1958年,李桓英全家早已移居美國,但是她婉言謝絕了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續簽5年契約的聘請,瞞著家人回到了祖國。1970年,由於海外留學、工作的經歷,李桓英被下放江蘇泰州麻風村工作,那是她第一次接觸麻風病的防治工作。
1978年,幾近退休的李桓英選擇了麻風病防治這塊“硬骨頭”。當年底,她被調到北京友誼醫院熱帶醫學研究所,從事麻風病的研究和防治,57歲的她從此開始了人生的第二次遠航。西南地區是我國麻風病的高發地區,她把目光首先投向了那裡。“一年怎么也得去個兩三次,一次最少呆兩三個星期。”李桓英一直將這個工作習慣保持了幾十年。
1979年,李恆英隻身來到雲南勐臘縣南醒麻風寨。在那裡,她做了讓麻風村里人“連想都不敢想的事”——不穿隔離衣。李桓英與病人握手,擁抱,拍肩膀,手在病人皮膚上摸來蹭去。她用行動告訴那些村幹部:“醫生都不怕,你還怕什麼。”病人向她招手用餐,李桓英大聲應答:“就來,就來。”她想告訴大家:“李教授敢吃病人家的飯。”
帳篷搭起手術室,竹片架成工作檯。李桓英在簡陋且艱苦的條件下悉心摸索,苦苦追求。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在西南麻防基地,經她治癒的病人已達1萬多人,復發率僅為0.03%,遠低於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1%的標準。1994年,世界衛生組織公布一則訊息:中國麻風病專家李桓英,運用一種名為“短期聯合化療”的方法,經過兩年的治療,十年的觀察,有近萬名麻風病病人完全治癒。訊息一傳出,震驚了世界麻風界。同年,該組織開始向全世界推廣李桓英的做法。世界衛生組織官員諾丁博士這樣評價她:“全世界麻風病防治現場工作,你是做得最好的。”
從1985年起,李桓英就開始給雲貴川三省的省、州、縣麻防人員辦學習班。每個班40人,迄今上萬人次接受過她的培訓。
李桓英工作起來不要命,她曾四次遇險,身上傷痕累累。翻車了,她說:“按乘車的機率也該輪到自己了”;船翻了,她說:“我胖得像個皮球,沉不了”。一側鎖骨、三根肋骨骨折,可她依然拼在麻防一線。
如今,老人年紀大了,去西南的時間較以往少了,但那裡的鳳尾竹牽掛她,那裡的紅土地思念她,那裡的麻風病人更是忘不了她,85歲高齡的李恆英依然矢志麻防工作。
相關詞條
-
李東恆
李東恆,成都人,影視演員,英文名James,曾出演電視劇《大唐雙龍傳》,《十大冤案》等,電影《情癲大聖》,紀錄片《成都形象宣傳片》。
-
李月恆
龐玉輝系李漢魂的表兄,與李月恆素有交情,且深知他的為人,故對他亦另加青眼。 1940年春,李漢魂特派李月恆任南路糧食調節處主任,這是他第一次在族叔兼青少...
個人檔案 個人經歷 -
恆大
恆大集團(香港聯合交易所股票代碼:3333,在香港上市),以民生住宅產業為主,集商業、酒店、體育及文化產業為一體的特大型企業集團。總資產4600億,員工...
集團簡介 管理團隊 公司資質 集團戰略 發展歷程 -
恆大淘寶
廣州恆大淘寶足球俱樂部是一家位於中國廣州的職業足球俱樂部,前身是廣州足球隊,成立於1984年6月,是中國第一支地市級專業足球隊,現征戰中國足球協會超級聯...
歷史沿革 球隊陣容 管理團隊 戰績統計 年度報告 -
恆大俱樂部
廣州恆大淘寶足球俱樂部是一家位於中國廣州的職業足球俱樂部,前身是廣州足球隊,成立於1984年6月,是中國第一支地市級專業足球隊,現征戰中國足球協會超級聯...
歷史沿革 球隊陣容 管理團隊 戰績統計 年度報告 -
恆大足球隊
廣州恆大淘寶足球俱樂部是一家位於中國廣州的職業足球俱樂部,前身是廣州足球隊,成立於1984年6月,是中國第一支地市級專業足球隊,現征戰中國足球協會超級聯...
歷史沿革 球隊陣容 管理團隊 戰績統計 年度報告 -
李氏
李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在百家姓中排第四位。為區別其他同音姓,常說“十八子李”或“木子李”。在台灣、朝鮮和越南,李姓也是常見姓氏,在朝鮮李姓為第二大...
姓氏起源: 聚集地: 歷史分布 人口分布 傳統文化 -
金英權
金英權(김영권,1990年2月27日-),韓國職業足球運動員,司職中後衛,現效力於廣州恆大足球俱樂部。出道於韓國足球青訓名校全州大學隊,隨後留洋日本J聯...
早年經歷 運動生涯 場外生活 生涯數據 獲獎記錄 -
裘慧英與兒子李恆勝在李白烈士墓前
圖為1959年裘慧英與兒子李恆勝在虹橋公墓李白烈士墓前。李恆勝 李白烈士之子,中共黨員。1945年12月出生在上海,曾就讀於北京郵電大學。1965年在四機部第23所工作。1992年在上海市虹口區委機關黨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