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1965-1970 武漢大學數學係數學專業 本科
1989-1990 英國愛丁堡大學人工智慧系 高級訪問學者
工作經歷
1975-至今 華中科技大學電子工程三系、計算機系、圖像識別與人工智慧研究所、課題組長、研究室主任、人工智慧研究所所長、計算語言研究所所長
1980年 評為講師
1985年 評為副教授
1991年 評為教授
1994年 評為博士生導師
個人簡介
李德華,1946年9月出生於武漢,祖籍廣東省豐順縣,中共黨員。1953~1959年在武漢大學附屬國小學習;1959~1965年就讀於武漢市第十五中學;1965年考入武漢大學數學係數學專業,1970年畢業。1989~1990年作為國家公派的高級訪問學者在英國愛丁堡大學人工智慧系進修並從事科學研究工作。
讀國小時,他得到郭日煥、吳兆芳、何定英、熊注英等老師的悉心教導;中學在讀期間,深受柴宣、樂承文、胡承質、黃以義、陳桂英、何俊豪、方善登等老師的深刻影響和教育;在大學期間,崔建瑞、陳銀通、陳嵩強等老師成為他的良師和指導者。他常說:“沒有這些老師的教導和影響,就沒有我的一切。”
1956年6月1日加入中國少年先鋒隊,歷任少先隊小隊長、中隊委、兒童團連長、少先隊大隊長。1961年6月28日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歷任團支部書記、團委委員、團委宣傳部長、基幹民兵連長、民兵師副師長。1985年2月9日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直屬黨支部組織委員、中共愛丁堡地區中國留學生黨組織負責人。
1973年,青年時代的李德華曾經懷揣400元人民幣,行程一萬多公里逐個拜訪了國內一些著名的學術大師,並結識了一批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了解了當時國內外科技發展趨勢。決定投身計算機科學和信息科學領域。1975年,他從武漢大學調到華中工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系,開始了新的科研教育工作。1977年,他與鄒海明教授草擬了國內最早的開展人工智慧研究的計畫書,引起航天部的高度重視,得到了巡航飛彈核心技術-地形匹配技術的研究任務。五年時間內,他心繫國防科研,兩次放棄了當時極為難得的出國深造機會。他領導的研究集體在試驗設備極其簡陋的條件下,上機12000小時,經過52萬次之巨的計算機模擬試驗,以二萬多張數據表格和曲線圖、31份100餘萬字研究報告,通過了航天部的鑑定:這個項目為我國在巡航飛彈和其他無人駕駛飛行器上採用地形匹配技術奠定了工程設計的理論基礎,他又親身參加並通過飛行試驗,現在該技術已套用於我國的國防科研工作。
1984年初,他向錢學森教授提交了關於巡航飛彈的研究報告和工作匯報,錢老親筆給他回信,並寄來兩篇關於思維科學研究的論文,把他視為“同道”,邀請他“成為這個隊伍中的一員”。和這位科學巨人的交往成為李教授科學征途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在錢老的鼓勵下,他果斷地把研究方向調整到思維科學與人工智慧基礎理論套用和研究上來。二十年在這個領域中的辛勤耕耘終於結出了累累碩果:他主持研製成世界上第一個柑橘專家系統、我國第一個園藝類專家系統-章文才柑橘園藝專家系統;我國第一個計算機科學發現系統-經驗定律發現系統;我國第一個專業電影導演專家系統;我國第一個“礦工肺癌風險人群計算機預報系統”;我國第一套電視台全數位化無壓縮/可壓縮編播系統;主持研製成GPS/GIS/GPRS/RS衛星定位無線通訊車載監控系統;他主持研製的“棉花生產管理專家系統”居國內領先水平,已推廣套用於1661.5萬平方公里,獲得了重大經濟效益。他在思維科學領域中進行了深入研究,更在國內外率先提出“創造性思維中的可能性構造空間理論PCST”,得到了錢學森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鮑約翰教授和國內外許多學者的肯定與好評,在這個領域中,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
1995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李教授與三維掃描技術結下了不解之緣。一天,當他和中央電視台著名動畫製作專家趙梓雄先生一起看電視時,電視節目裡有一種電影特技製作設備叫三維雷射掃描系統,這個技術系統引起了兩位專家濃厚的興趣,因為中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研究團體或個人從事過這方面的研究,是一項很有前景但是卻要冒沒有任何研發基礎和經驗的風險。經過詳細分析預估後,李教授最終決定在這個領域開始自己的拓荒之旅。通過幾個月的努力,他終於解決了原理和方法問題,於是這個由李教授和幾個研究生組成的小團體,在簡陋的科研條件下,土法上馬,開始了長達兩年的艱辛研發路。1997年他們終於研製成功了中國第一台三維雷射彩色掃瞄器。1999年5月,中國中央電視台科技博覽節目連續兩天對這個成果做專題報導,國家“攀登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計畫陸續總計投入數十萬資金支持該項研究,這項成果成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建國五十周年重點推廣的98項成果的第14項。1997年11月23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嵐清副總理在湖北省和武漢市領導的陪同下參觀了三維掃瞄器。2003年11月,中央政治局委員、湖北省委書記俞正聲同志參觀了三維掃瞄器,鼓勵他將此項科研成果產業化,投入實際套用。確實,一項好的技術和成果出來了,不應該將它束之高閣。為了使這項成果轉化為產品走入市場,李教授又開始探索科研成果產業化的路子。同時,李教授從未中止技術的革新和完善,先後經十年艱辛努力,繼三維掃瞄器影視型(3DLCS100型)研製成功之後,又相繼推出了好幾種工業型產品:我國第一台多關節機械臂式掃瞄器(3DS400型),在上海國際模具博覽會上展出;第一台高精度彩色掃瞄器(3DLCS200型)達到2絲到5絲的精度,初步構成三維掃瞄器系列產品,分別使用在不同的領域,發揮著科技的巨大魔力。
李教授在科研工作中勇於拼搏和開拓,在學科建設、後繼人才培養方面也都做出了突出的成績。他長期在一線面向碩士博士生講課教學,在華中科技大學首開了《專家系統》、《人工智慧》、《創造性思維》等課程,不斷完善了課程體系結構,形成了獨特的教學方法和講授思路,對這些學科知識的發展和傳播做出了貢獻,也讓眾多學子從中受益良多。多年前李教授常說一句話;“我這一生有個願望,就是要為國家培養超過100個研究生!”樸實的話語中透出了一種對社會和國家的強烈責任感,作為一位人民教師,培養出合格優秀的學生確實是最神聖的。給每一位即將畢業走入社會的學生送一首自作的並用毛筆、宣紙親筆題寫的古體律詩,這是李教授一直堅持做好的事情。每位學生拿到卷好的詩作,都如獲至寶、感慨良深。因為這首詩不僅承載著濃濃的師生情意,也寄託了老師對學生成才的希望和祝福!至今,李教授已經培養了103名碩士博士生,當中的很多人,在各自崗位上已成為重要骨幹,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他們用自己的努力實踐著李老師的人生價值觀,回饋浩浩師恩!
幾十年來,李德華教授堅持繼承我黨老一輩科學家錢學森和父親 李國平院士等忠於黨、忠於人民、忠於社會主義事業的光榮傳統,堅持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黨的建設社會主義的理論改造自己的世界觀、指導科研工作、教育年青一代。至今,他辦公室的牆上仍然高高懸掛著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毛澤東和鄧小平的畫像。一副大紅通牆標語上赫然寫著“培養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的科學家與工程師!”這就是李教授精神世界的核心!"
研究方向
人工智慧、模式識別、認知科學(思維科學)
精確制導武器系統
無人作戰平台
綜合集成研討廳系統
三維彩色信息獲取系統、圖像處理系統
主要貢獻
李德華同志1980年提升為講師,1985年破格提升為副教授,1991年破格提升為教授,1994年任博士生導師。1992年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現任華中科技大學人工智慧研究所所長、計算語言研究所所長。歷任國家“攀登計畫”認知科學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思維科學學會全國籌備核心小組成員、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農業知識工程學會常務理事、武漢思維科學與智慧型系統學會理事長、中國電子學會計算機工程與套用學會理事、湖北省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湖北省青年聯合會第六屆委員、武漢市科協委員、中國科學院武漢數學物理研究所兼職研究員。《模式識別與人工智慧》、《光學精密工程》、《複雜系統與複雜性科學》、《中華現代醫學管理雜誌》、《計算機工程與套用》、《計算機與數字工程》、《思維科學》、《思維科學通訊》雜誌編委。
Lianghai Jin, Dehua Li. Zijian Lu, Improved adaptive spatial distance-weighted median filter. Optical Engineering。
Lianghai Jin, Dehua Li. An Efficient Color-Impulse Detector and its Application to Color Images. IEEE Signal Processing Letters。
Lianghai Jin, Caiquan Xiong, Xingzhong Yao, Dehua Li. Image interpolation using median characteristics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Proceedings of SPIE。
獲獎記錄
30多年來,李德華教授在我國著名數學家,父親 李國平院士、我國傑出貢獻科學家錢學森院士和著名數理邏輯學家胡世華院士的直接指導下,潛心從事計算機科學、人工智慧和思維科學等領域的基礎理論和套用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期間受到董占球教授、戴汝為院士學術思想的深刻影響。他先後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140餘篇,獲省部級一等獎一項。三等獎三項,獲得國家專利三項,多次獲得省市優秀科技論文獎。先後被評為“國家七五科技攻關先進個人”、“武漢市電子技術推廣套用先進工作者”、“武漢科協先進工作者”。他的事跡被載入《中國智慧財產權年鑑》、人民畫報社中國畫報社聯合編撰的《繼往開來-科學技術卷》、《湖北科技精英》、《湖北省專家詞典》、《亞洲科技名人錄》、英國劍橋《國際名人錄》和《面向21世紀的科技名人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