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爾後,川北的三台、綿陽等鹽場,川東的彭水縣郁山鎮鹽場和雲南省的一平浪鹽場也相繼派人前來參觀學習。 抗日戰爭爆發後,沿海一帶被淪陷的工廠內遷,鹽務總局的部分機構也遷至本地,一時 人口驟增,學齡兒童入學出現困難,而五通橋僅有通材中學一所,牛華溪的學生就讀中學就更難。民國28年(939)秋,李從周與地處牛華溪的樂山鹽業界同仁數人聯名向鹽務當局申請在牛華溪籌辦一所中學。鹽局執意要由地處五通的鍵為鹽場和地處牛華溪的樂山鹽場共籌, 而鍵場拒絕合辦。在共籌不成,獨辦又不允的處境下,李從周等決定聯絡樂山鹽場的場商和運商共同籌辦。次年,在樂山鹽業界春節聯歡會上,李從周等鹽業界同仁創辦中學的提議得 到場、運兩商的支持。當即共同協定:校名定為樂U!鹽場私立震華.初級中學(今牛華中學前身)以晏公祠作校址,按"場七成運三成"的比例負擔經費。是年秋,該校正式開辦。之後, 在學校修建學生宿舍時,其磚瓦材料均系李從周個人捐贈。 1953年成立五通橋市工商業聯合會,李從周被選為第一屆主任委員.同年,四川省工商業聯合會成立,李從周當選為第一屆執行委員。第二屆仍連選連任,第三、四屆被選為副主 任委員.第五屆為名譽副主任委員。1954年,李從周被選為出席四川省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 代表。第二屆至第六屆均連選連任。1955年初,李從周將其經營的企業向五通橋市人民政府請求公私合營被批准後,全市製鹽行業分期分批進入全行業公私合營。爾後他被安排為公私合營五通橋鹽廠副廠長,同年9月,李從周被選為政協五通橋市第一屆委員會副主席。1956 年,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第二屆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李從周代表五通橋市出席了會議。並於12月18日在懷仁堂受到毛澤東主席等中央領導的親切接見並留影。會後,在中共樂山地委統戰部的安排下,手從周分別在五通橋市和幢為、抹JI、井研等縣作大會精神的傳達報告。 1956年12月至1959年1月,李從周任五通橋市副市民。i 1978年12月,政協樂山市(縣級〉第一屆委員會成立,孚從周當選為副主席,第二屆和 第三屆均連選連任. 1985年5月,李從周被選為政協樂山市第一屆委員會常務委員.同年6 月.五通橋建立縣級區後,李從周被選為五通橋區第一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第二、三屆連選連任。1990年,李從周被選為樂山市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93年2月, 85歲高齡的 李從周光榮退休後,在家頤養天年。
作品
李從周長期以來對鹽業史的考證饒有興趣,所撰寫的《永通鹽區述要》一文刊載於自貢市《井鹽史通訊》總第6期上I 1990年10月,中國鹽業史國際學術討論會在自貢市召開,他 應邀出席了會議,並發表論文《三十年代五通橋鹽場使用機器鑽井教訕←一淺談科技進步應立足於自力更生道路》。此文刊載於自貢市《鹽業史研究》 1992年第2期。
興趣
他喜游國內名山, 1959年約友游椒麓山, 1982年邀他人一道上盧山、黃山和莫乾山, 1987 年,已處79歲高齡的李從周竟在年內先後登揭山、泰山和蠟山。攀登泰山後,寫有七律一首,以紀其事。
萬里東來仰岱宗,攀躋直上日觀峰。
大河浩蕩浮如練,疊蠟蜿蜒卷若龍。
堪慰葷年猶造極,為償鳳願便凌空。
天街延伸望寥廓,齊魯風光入眼中。
李從周創作的《游平羌三峽》、《觀五通橋龍舟競賽》、《五通橋雜詠》、《登凌雲丸峰》等 29首詩刊載於1995年12月樂山市中區志辦編印的《樂山歷代詩集兒其前兩首,先後於1980 年10月17日、1984年6月13日在礫山和上發表。
1993年,李從周被列入中共四川省委統戰部主編的《四川統一戰線人物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