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1983年畢業於山西財經大學,獲經濟學學士學位,1991年畢業於中南財經大學,獲經濟學碩士學位,1999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獲經濟學博士學位。現任北京師範大學管理學教授、博士,中國巨觀經濟管理教育學會理事,國家職業技能鑑定專家委員會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評審專家,人本發展與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領域是人力資本理論、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
主要著作
[1]《公共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經濟科學出版社,2007年9月版。普通高等教育“十 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2]《人力資源管理學》,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8月版。
[3]《職業生涯管理:原理·方法·原理》,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7月版。
[4]《人本制勝:人本管理學要義》,企業管理出版社,2007年3月。
[5]《人本發展經濟學》,專著,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年9月版。 李曉西教授在《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6年第11期發表書評。《新京報》2006年12月8日“書評周刊”C24版介紹。
[6]《戰略性激勵: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精要》(第2版),專著,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年8月版。
[7]《戰略性投資:現代組織學習型人力資源開發全鑒》,專著,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年1月版。
[8]《廣告學教程》(第二版),編著,人民郵電出版社,2004年9月版。被評為“2006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9]《追求永遠:中國企業家謀求長程發展行為案例研究》,專著,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年8月版。
[10]《人本方略:現代公共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通論》,專著,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年9月版。
[11]《戰略性激勵: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精要》,專著,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年8月版。
[12]《人力資源管理案例教程》,主編,人民郵電出版社,2002年8月版。
[13]《廣告學教程》(第一版),編著,人民郵電出版社,2002年2月版。
[14]《人力資本運營》,專著,企業管理出版社,2001年9月版。
[15]《人力資本與經濟發展》,專著,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7月版。此著為本人博士論文,榮獲中國人民大學優秀博士論文獎。中國財經報2000年9月5日“讀書”版發表書評。獲國家圖書獎和第二屆全國教育圖書獎一等獎。
[16]《市場經濟中的國家計畫》,專著(主筆,與王乃靜合作),濟南出版社,1997年7月版。國家發展計畫委員會長期發展規劃司系統幹部規劃方法培訓用教材及參考文獻。
[17]《巨觀經濟分析》,主編,中國經濟出版社,1994年版。
論文
[1]中國企業人力資本產權變革三次浪潮評析,《財經問題研究》2007年第7期。
[2]關於高考制度改革若干基本問題的戰略思考,《新華文摘》2007年第11期。
[3]加強勞動法規建設,創建和諧勞動關係,《北京勞動保障》,2007年第5期。
[4]從戰略高度謀劃國企人事制度改革:訪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學院博士生導師李寶元;創新不是無中生有(署名鮑源),《中石化人事管理》,2007年第3期。
[5]國企改革再掀“股權激勵”新浪潮,《中國報導》,2007年第5期。
[6]中國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擔與機會均等,《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7年第1期。《新華文摘》2007年第10期觀點摘編。
[7]關於高考制度改革若干基本問題的戰略思考,《湖南社會科學》,2007年第1期。
[8]市場經濟廣域性與體制改革新突破,《學習與探索》,2006年第6期。
[9]樹立廣義薪酬概念,注意內在激勵作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研究所、中國勞動學會薪酬專業委員會《勞動工資動態》2006年第10期。
[10]中國市場化改革:新時期要有新突破,《經濟研究參考》,2006年第83G-4期。
[11]回歸人本管理:百年管理史從“科學”到“人文”的發展趨勢,《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2006年第5期。
[12]人本發展經濟學要義:阿馬迪亞·森“以自由看發展”思想的一個理論拓展,《財經問題研究》,2006年第9期。
[13]礦難頻發的巨觀制度根由及對策,《經濟研究參考》2006年第54P-5期。
[14]中國市場化改革:歷史回顧與未來展望,《湖南社會科學》2006年第3期。
[15]轉型期企業人力資源契約化管理的法規環境約束,《湖南社會科學》2006年第1期。
[16]以人為本:高校企業保持競爭力的關鍵,《中國高校科技與產業化》2005年第9期。
[17]論現代公共組織民主化變革與整合,《經濟研究參考》2005年第68I-2期。
[18]撥開蒙在理論上的迷霧,《企業管理》2005年第7期。
[19]關於首都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考,《經濟研究參考》2005年第52P-8期。
[20]中國企業改革戰略格局中MBO的制度邏輯解義,《財經問題研究》2005年第7期。
[21]發展繁榮我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若干戰略問題思考,《湖南社會科學》2005年第3期。
[22]從“授權”到“競合”:關於組織中人際溝通的兩個焦點問題,《中國高校科技與產業化》2005年第3期。
[23]公共組織及其變革:一個制度經濟學視角與解析,《天津行政學院學報》2005年第1期。《新華文摘》2005年第7期以“傳統事業單位管理體制的特點”轉摘。
[24]關於MBO:朗鹹平之錯,《齊魯周刊》,2005年第1期。
[25]組織學習論:組織行為在社會生態學意義上的一個解說,《財經問題研究》2005年第1期。
[26]政府再造,公民社會浪潮與中國公共組織變革,《湖南社會科學》2004年第5期。
[27]教育危機與行政壟斷,《經濟研究參考》2004年第40P-4期。
[28]關於教育產業的經濟學意義,《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第2期。
[29]論三層四維戰略性績效評估,(2)《經濟研究參考》2004年第22P-2期。
[30]我們距離卓越有多遠:轉型期中國企業家的行為缺陷,《企業管理》,2004年第1期。
[31]簡論腐敗的制度性根源及其治理戰略,《湖南社會科學》,2004年第1期。
[32]論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制度激勵,《學習與探索》,2004年第1期。
[33]戰略性激勵: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精要,《生產力研究》2003年第12期。
[34]現代化,國際競爭力與人本方略,《財經問題研究》,2003年第12期。教育部《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4年第1期轉摘。
[35]美國西南航空公司的團隊整合力,《中國中小企業》,2003年第11期。
[36]現代組織人力資源管理要義探析,《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第3期
[37]戰略性激勵論,《財經問題研究》,2003年第4期。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工業企業管理》2003年第6期轉載。
[38]制度創新與小康建設,《學習與探索》,2003年第2期。
[39]淺談全方位市場化制度創新,《人民日報(內部參閱)》,2003年第8期。
[40]投資經營教育產業得回報合乎經濟學情理,《教育與經濟》,2002年第4期。
[41]不學張瑞敏,《企業管理》,2002年第12期。
[42]現代企業人力資本運營簡論,《經濟研究參考》,2002年第76G-5期。
[43]教育產業化的經濟學詮釋。《人民日報(內部參閱)》,2002年第41期。《科學新聞》,2003年第3期(轉載)。
[44]企業人力資本產權制度史論解析,《財經問題研究》,2002年第10期。
[45]國家發展規劃的理論基礎與戰略視界,《經濟學家》,2002年第5期
[46]國有企業人力資本運營轉型研究,載《轉型期中日發展比較》,經濟科學出版社(中文版)2002年9月;日本學文社(日文版),2002年9月。
[47]正面審視教育產業化運作的制度邏輯,《經濟研究參考》,2002年第36期。
[48]人力資本產權安排與國有企業制度改革,《新華文摘》,2002年第1期。
[49]三域社會再生產網路與新型國家發展規劃體系,《經濟問題》,2001.10。
[50]轉型期國有企業人力資本運營問題研究,《國有經濟論叢》(2001),吉林人民出版社。
[51]創新即成企業家,《商界》,2001年第11期。
[52]企業經營者人力資本股權化:制度意義與實現途徑,《管理現代化》,2001年第5期。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工業企業管理》2002年第1期轉載。
[53]人力資本產權安排與國有企業制度改革,《財經問題研究》,2001年第8期。教育部《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2001年第6期以“國有企業人力資本產權安排構想”為題轉摘。
[54]杜拉克教你當企業家,《中外管理》,2001年第8期。
[55]新型國家發展規劃體系研究,《經濟研究參考》,2001年第60期。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國民經濟管理》2001年第5期轉載。
[56]中國的巨觀經濟發展戰略:跨世紀審視與前瞻,《天津行政學院學報》,2001年第3期。
[57]人力資本約束與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1年第4期。
[58]關於中長期規劃內容體系的思考與設計,《價格理論與實踐》, 2001年第3期.
[59]人本方略:21世紀中國經濟發展的戰略選擇,《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01年第3期.
[60]轉型發展中政府的角色定位及轉換,《財經問題研究》,2001年第1期。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國民經濟管理》2001年第5期轉載,教育部《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2001年第2期轉摘。
[61]比較優勢、科教興國與人本經濟發展方略,《經濟研究參考》,2000年第37期。
[62]如何形成合理的教育收費機制,《前線》,2000年第5期。
[63]人力資本產權與中國企業改革,《學術論壇》,200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