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構造
板橋全長27.5米,寬4.5米,建築採用的是石墩屋蓋式。整座橋只有一個橋墩,是由六根高近9米的大石條並例組成,頂端再用一根條石打橫。 為防止打滑、位移,又在橫石上鑿槽,把豎石上端做成榫頭狀,使之牢牢固定。橋墩與兩岸之間平鋪直徑尺余的原始大木作為橋板,蓋上橋屋。屋共有十間,其中跨溪七間,貫通如長廊,兩邊各另有一間。長廊兩側設有長凳,供過往行人休息之用。橋北迎面掛著一塊匾,上書“會龍橋” 三字,應是當初給這座橋取的名字。
北堍有路直通橋底,溪水不大時,可以站在橋墩旁仰頭觀望,高高的石條,粗大的原木,給人以一種古樸、粗獷的感覺。而坐在上面的橋屋中,你又會覺得如置身亭台樓閣,頓生典雅之情。上下之間好像有些不協調,卻給以魅力,產生一種吸引力,必欲細細觀賞。
這裡原是交通要道,過橋往南通白鹿、大嵐等地,還有人推測,這裡是當年周圍山民物物交換的場所。隨著公路的修建,經濟的快速發展,廊橋漸漸失去作用。現在,橋上行人稀少,南岸的道路也已芳草萋萋。從實用性來說,它的地位下降了,但另一方面,它的建築風格,它百年來的風雨經歷,能供現在人們去欣賞、去借鑑,它的歷史地位是不會下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