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倫

李士倫,男,1935年1月生,浙江省紹興市人。教授,先後承擔並完成國家、部(省)級科研項目及重大外協項目30餘項,先後主管教學、科研、外事、圖書館和學報等工作,與其他學院領導一起取得了900萬美元無償援款。

基本信息

李士倫

李士倫,男,1935年1月生,浙江省紹興市人。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有突出貢獻專家,石油工業有突出貢獻教育專家。1960年畢業於蘇聯莫斯科石油學院,獲油氣田開發專業工程師稱號。畢業後一直在西南石油學院任教,長期從事教學、科研工作,圍繞“凝析氣田等複雜氣田開發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研究”、“油氣體系相態的理論和實驗研究”、“氣井試井”等專業方向進行科研。近10年來,先後承擔並完成國家、部(省)級科研項目及重大外協項目30餘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省優秀教學成果獎1項,在國內外公開發表論文60篇以上,專、譯著3部,已指導了博士後2人,博士研究生17人,碩士研究生26人。國內最早從事凝析氣田、氣田開發和油氣體系相態研究的人員之一,主持中國大型氣田、凝析氣田開發案編制和綜合研究10餘次,獲得顯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治學嚴謹,注意發揮群體優勢。作為西南石油學院副院長9年、中加天然氣中心主任10年和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學院部分),一直關心學院教學質量提高,先後主管教學、科研、外事、圖書館和學報等工作,與其他學院領導一起取得了900萬美元無償援款。

成果獲獎情況

近10年來,先後承擔並完成國家、部(省)級科研項目及重大外協項目30餘項。
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
二等獎4項。
省優秀教學成果獎1項。

從學經歷

李教授早年被選派到前蘇聯學習,那個時候是考試和組織選派相結合,從1955年到1960年,在莫斯科石油學院學習,那個時候學的專業是採礦系,是前蘇聯第一批學習氣田開發開採專業的,從那時起決定了李教授一輩子的研究方向。1960年李教授回國,當時國家正處於困難時期,因為是學習天然氣的,他就主動報名到四川,一乾就是46年,邊教學,邊搞研究,主要從事氣田、凝析氣田開發的教學和科研。當時國家處在困難時期,學校處於創業階段,到南充時,沒有車,就徒步到學校,住在一個洗澡間裡,沒有門,就用床巴子當門。不過留學回來幹勁挺大,勁頭十足,教學以外搞研究,騎腳踏車到東觀南充油田搞科研,19公里,不到幾個月身體受不住了,因為在蘇聯是不定糧,回國後在北京是三、四十斤定糧,到南充只有十幾斤,水腫,營養不良。強烈的愛國心、自尊心和事業心,一直激勵他正確面對逆境,樂觀地看到未來。文化大革命中雖然受到衝擊,但堅持在西充油田抓生產,理論聯繫實際,密切結合生產,奠定了以後從事科研、教學的基礎。接著李教授一步一步地從採油教研室副主任、開發系副主任、主任,直到87年擔任學院副院長,主管教學,他熱愛教育事業,在任期內為提高學校教學質量、學科建設、科研發展和國際學術交流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很有成效。和學校其他主要領導一起,爭取了價值900萬美元的國際無償援助,並長期擔任加拿大政府援款710萬美元建設的中加天然氣勘探開發技術培訓中心主任,順利地實現了中加油氣技術轉讓項目,同時也為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重點學科和博士後流動站的獲得和建設做了大量工作,為學校今後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李教授是搞氣田、凝析氣田開發的,這也是我們學校的特色。1985年在美國做訪問學者時就開始研究氣體狀態方程,經過三代人10餘年的努力,改進了三次方型狀態方程,與世界流行的PR等狀態方程相比,有其自身的特點和優點。在試驗方面,首先研究了多孔介質條件和地層滲流狀態下油氣相態,從定性到定量研究,已用於凝析氣田開發實踐中,處於學科和國際前沿。研製的水銀替代介質用於油氣PVT試驗,防止了環境污染,保護了人體健康。國內首家研製了用超音波測定密閉高壓、高溫油氣相態的儀器。推動了中國注氣提高採收率的研究,現在與各大油田都有合作,進行技術和理論指導。李教授先後承擔國家級、自然科學基金和省部級等重大科研項目60餘項,其中大型氣田開發方案、注氣工程設計項目20餘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獎1項,省部級一等獎3項、二、三等獎和優秀教學成果獎、教材獎(省部級)10項。發表專著和教材7部,其中國家教育部規劃教材1部,面向21世紀教材1部(獲四川省教改成果二等獎),發表論文100餘篇,指導博士後2人、博士生36人、碩士生45人、在讀博士8人。1995年李教授從校領導崗位退下來後,一直還在為中國石油、天然氣和學校發展不停忙碌地工作。離休後的生活依然忙忙碌碌,絲毫沒有失落感。李教授治學嚴謹,謙虛謹慎,團結同志,善於合作,注意發揮群體優勢,已形成了含博、碩士在內的百人學術隊伍。在科學研究中注意理論與實際結合,注重與生產實踐結合,注意校企合作,在石油界享有較高威望。凝析氣田開發、油氣體系相態的理論、實驗和套用研究開始早,研究深,應該說屬國內前列和國際先進。複雜氣田與凝析氣田開發綜合研究對科學、有效開發中國同類氣田具有指導意義。在注氣提高石油採收率方面對各大石油公司起到了理論指導、技術幫助和推動作用。

已發表論文

[1]李士倫 郭平 杜建芬 汪艷.提高凝析氣藏採收率和氣井產量新思路[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2007,29⑵:1~
[2]惠健 劉建儀 葉長青 孫良田 李士倫.高含CO2水合物生成條件模擬與預測研究[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2007,29⑵:14~
[3]潘毅 孫雷 李士倫 孫良田 張慶生.凝析氣藏解除反凝析污染、提高氣井產能方法[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2007,29⑵:37~
[4]嚴文德 孫雷 李士倫 孫良田 姚林君.凝析氣藏氣-液-液體系相態特徵模擬研究[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2007,29⑵:49~
[5]孫雷 楊小松 戚志林 李士倫 孫良田.凝析油氣體系流固耦合相平衡計算新方法[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2007,29⑵:157~
[6]黃全華 李士倫 唐海 孫雷 張振文.低滲應力敏感地層凝析氣井試井分析[J].天然氣工業,2007,27⑷:95~
[7]李士倫 杜建芬 郭平 孫雷 嚴文德.對高含硫氣田開發的幾點建議[J].天然氣工業,2007,27⑵:137~
[8]湯勇 孫雷 杜志敏 孫良田 李士倫.異常高溫氣井凝析水產出機理及動態研究[J].西安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22⑴:68~
[9]張國強 孫雷 孫良田 吳應川 李士倫.CO2吞吐工藝操作參數的整體最佳化設計[J].鑽采工藝,2006,29⑷:47~
[10]湯勇 孫雷 杜志敏 孫良田 李士倫.注乾氣吞吐提高凝析氣井產能研究[J].石油天然氣學報,2006,28⑸:85~
[11]杜建芬 李士倫 尹永飛 崔麗春 熊波 楊曉敏.多孔介質對凝析氣藏露點的影響機理研究[J].西南石油學院學報,2006,28⑷:26~
[12]李士倫 孫雷 郭平 李健 陳林.再論中國發展注氣提高採收率技術[J].天然氣工業,2006,26⑿:30~
[13]曹學良 郭平 楊學峰 李士倫.低滲透油藏注氣提高採收率前景分析[J].天然氣工業,2006,26⑶:100~
[14]李士倫 郭平 孫雷 劉建儀 湯勇.拓展新思路、提高氣田開發水平和效益[J].天然氣工業,2006,26⑵:1~
[15]張國強 孫雷 孫良田 楊小松 吳應川 李士倫.小斷塊單元油藏單井多周期CO2吞吐強化採油研究[J].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2006,25⑸:85~
[16]常志強 孫雷 康征 潘昭才 李士倫 孫良田.高溫、高壓凝析氣井井簡動態分析新方法[J].斷塊油氣田,2006,13⑵:48~
[17]郭平 樊建民 徐艷梅 李士倫.低滲油藏注氣發展潛力與問題[J].低滲透油氣田,2006,11⑶:69~
[18]湯勇 孫雷 周涌沂 李士倫 孫良田 杜志敏.注富烴氣凝析/蒸發混相驅機理評價[J].石油勘探與開發,2005,32⑵:133~
[19]田文忠 孫雷 孫良田 石德佩 張俊良 李士倫.異常高壓油(氣)藏物質平衡新方法的套用評價[J].西南石油學院學報,2005,27⑶:37~
[20]湯勇 孫雷 李士倫 孫良田 杜志敏 劉利.用相平衡理論評價注氣吞吐消除凝析氣井反凝析污染機理[J].天然氣工業,2005,25⑿:83~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