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光(1889~1971)
1920年後,任北京大學地質學系教授、系主任。 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所長。 他的關於中國構造體系及其套用的研究獲1982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李四光(1889~1971)
正文
中國著名地質學家和地質教育家。中國地質事業的奠基人之一和主要領導人。原名李仲揆。1889年10月26日生於湖北黃崗,1971年4月29日逝世於北京。早年留學日本,1913年入英國伯明罕大學學習地質學,1918年獲碩士學位,1931年獲科學博士學位。1920年後,任北京大學地質學系教授、系主任。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所長。1934年赴英講學,主持倫敦、劍橋等八所大學舉行的“中國地質學”講座。1948年獲挪威奧斯陸大學榮譽博士學位。1946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年自英回國,歷任全國地質工作計畫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55),中國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所長,地質部部長,中國地質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50年代中葉,他還曾擔任世界科學工作者協會執行委員會副主席。1958年當選為蘇聯科學院外籍院士。李四光早年研究科化石,注意科外殼的微細構造。1923年提出了科鑑定方法,創立了十項標準作為分類演化的依據,沿用至今,從而開拓了微體古生物研究的道路,並解決了華北主要煤系地層的時代問題。他是中國第四紀冰川的發現者和研究的奠基人。他倡導和創建的地質力學形成有世界影響的獨立學派。他以力學觀點研究構造形跡的發生、發展及組合的規律,建立了構造體系的概念,為構造地質研究開闢了新途徑。他在20年代後期發表的關於東亞及全球構造的論文是涉及全球構造及其綜合解釋的嘗試。他的關於中國構造體系及其套用的研究獲1982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從50年代起,李四光十分注意構造體系對礦產分布的控制,指出新華夏體系廣闊的含油遠景,後來的工作證實了這一論斷,為此他獲得1982年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集體)。60~70年代他又倡議將地應力分析用於地震及地區穩定性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效,成為基礎理論與實際套用相結合的典範。他的主要著作有:《地球表面形象變遷之主因》(1926)、《中國北部之科》(1927)、《古生代以後大陸上海水進退的規程》(1928)、《東亞一些典型構造型式及其對大陸運動問題的意義》(1929)、《中國地質學》(1939)、《地質力學之基礎與方法》(1945)、《冰期之廬山》(1947)、《旋卷構造及其他有關中國西北部大地構造體系複合問題》(1955)、《地質力學概論》(1962)、《天文、地質、古生物(資料摘要)》(1970)和《論地震》(1977)等。配圖
相關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