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加納

李加納

李加納,男,重慶巫溪人,1957年9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南大學農學部常務副部長、西南大學農學與生物科技學院教授、原院長、博士生導師。 農業部西南作物遺傳改良與育種重點開放實驗室主任、南方山地農業教育部工程中心主任、中國遺傳學會第九屆理事會理事及植物遺傳與基因組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遺傳學會理事、中國作物學會油料專委會常務理事、中國農技推廣協會油料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全國油料專家指導組成員、農業部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油菜執行專家組成員、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油菜專業委員會委員、重慶市油菜育種攻關首席專家、重慶市作物學會副理事長、重慶市遺傳學會副理事長和重慶市科技顧問團成員。 2018年6月,榮獲中國好人榜敬業奉獻好人。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李加納 ,男,1957年9月生。重慶巫溪人,現為西南大學農學部常務副部長、西南大學農學與生物科技學院教授、院長、博士生導師、農業部西南作物遺傳改良與育種重點開放實驗室主任。

個人經歷

1973年9月至1975年1月就讀於萬縣市第二高級中學(高75級):

李加納 李加納

1975年1月至1978年3月在為攀枝花市農科所工人;

1978年3月至1984年12月於西南農學院農學系讀本科和研究生;

1985年1月留校任教;

1995年7月至1998年10月於四川大學生物系植物學專業讀博士,獲理學博士學位。

1995年晉升教授,1996年任西南農業大學農學系主任,現為西南大學農學與生物科技學院教授、院長、博士生導師、農業部西南作物遺傳改良與育種重點開放實驗室主任。

1985.1-1995.10:西南農業大學農學系教師,助教、講師、副教授

1995-2005:西南農業大學農學與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5-2011:西南大學農學與生物科技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2-現在:西南大學農學與生物科技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南大學農學部常務副部長

獲得榮譽

李加納同志先後獲得農業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重慶市“爭光貢獻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等榮譽。

社會職務

現擔任中國作物學會理事、中國作物學會油料專委會常務理事,中國農技推廣協會油料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全國油料專家指導組成員,農業部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油菜執行專家組成員,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油菜專業委員會委員,重慶市油菜育種攻關首席專家,重慶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委員兼油料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重慶市首屆作物學會副理事長兼油料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重慶市遺傳學會副理事長兼植物遺傳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重慶市科技顧問團成員等職 。

科研情況

李加納同志長期從事油菜遺傳育種工作,先後主持承擔了國家和省市重點科研項目64項。近五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面上項目1項、國家973子項目1項、國家863項目4項、教育部高等學校骨幹教師資助計畫項目1項、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1項、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1項、科技部三峽移民科技開發專項1項、農業部“引進國際先進農業科學技術”948項目2項、重慶市重點項目3項。作為主持人先後獲得省級科技進步獎4項、省級自然科學獎1項、農業部豐收計畫獎1項,通過鑑定成果6項,申請專利5項,獲得2項,先後在國內外發表論文200餘篇,多篇論文在國際學術會議上口頭交流,先後參加和主持育成10個油菜新品種(國審品種2個),套用面積2000多萬畝,為西部開發和農民增收、企業增效做出了突出貢獻。先後指導碩士、博士研究生50多名,其中32人已畢業並獲博士、碩士學位。

研究方向

油菜遺傳育種;數量遺傳及分子數量遺傳學;作物雜種優勢。植物遺傳、油菜遺傳育種、數量遺傳學、生物統計學、試驗設計等

博士生、碩士生招生專業:作物遺傳育種專業。方向:作物雜種優勢利用;作物高產優質育種原理與方法。

科研項目

到目前為止,先後承擔國家和省市科研項目64項。目前承擔的科研項目有: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甘藍型油菜黃籽性狀遺傳基礎研究”,2004-2007;

2、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973)項目“油菜籽油脂形成的分子生物學機制及其代謝調控”課題“種子發育相關性狀影響含油量的遺傳學機制”,2006-2011;

3、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課題“油菜品種分子設計的資料庫建設”,2006-2010;

4、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重大項目“植物分子與細胞高效育種技術與品種創製”,“優質高產多抗油菜和花生分子與細胞品種創製”課題,2006-2010;

5、農業部“引進國際先進農業科學技術”(948)項目“高效型優質油菜”培育的分子技術體系引進和創新利用,2006-2010;

6、重慶市重點項目“優質高效雜交油菜新品種創新”,2007-2009 ;

科技成果

1、油菜優質高產育種的有關遺傳規律研究,獲1994年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第1完成人

2、油菜新品種雜油05示範推廣,獲1997年度重慶市科技進步三等獎,第1完成人

3、甘藍型油菜細胞核+細胞質雙重不育系選育研究,獲2002年度重慶市科技進步三等獎,第2完成人

4、甘藍型黃籽油菜新材料的選育與研究,獲2002年度重慶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第1完成人

5、甘藍型優質雜交油菜“渝雜18”的選育及配套技術研究,獲2000年度重慶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第1完成人

6、黃籽羽衣甘藍新材料研究與利用,獲2006年度重慶市自然科學三等獎,第1完成人

7、甘藍型黃籽雜交油菜示範推廣,獲2006年度農業部豐收計畫三等獎,第1完成人

8、甘藍型黃籽油菜粒色形成機理及調控技術研究,2005年6月通過重慶市科委組織的科技成果鑑定,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第1完成人

9、油菜細胞質雄性不育系微量花粉調控研究,2000年3月通過四川省科委和重慶市科委共同組織的科技成果鑑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第2完成人

10、甘藍型油菜高蛋白材料“輻油一號”,1994年4月通過四川省科委組織的科技成果鑑定,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第1完成人

11、甘藍型黃籽雜交油菜新品種“渝黃3號”,2004年12月通過重慶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渝審油2005001),第3完成人

12、甘藍型黃籽雜交油菜新品種“渝黃2號”,2004年10月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國審油2004022),第1完成人

13、甘藍型黃籽雜交油菜新品種“渝黃1號”,2001年5月通過重慶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渝審油2001005),2003年11月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國審油2003024),第1完成人

14、甘藍型油菜新品種“渝油19”,2001年11月通過重慶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第2完成人

15、甘藍型雜交油菜新品種“渝雜18”,1998年1月通過重慶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第1完成人

16、甘藍型雜交油菜新品種“渝油12”,1995年5月通過四川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第2完成人

17、甘藍型雜交油菜新品種“渝雜09”,1995年3月通過重慶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第2完成人

18、甘藍型雜交油菜新品種“雜油05”,1994年9月通過四川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第2完成人

19、國家發明專利 “甘藍型黃籽油菜粒色調控方法”(專利號ZL200310110898.x),第2發明人

20、國家發明專利“甘藍型油菜含油量調控方法”(專利號ZL200310110899.4),第2發明人

出版專著與發表論文

1、 數量遺傳學概論,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主編

2、 優質油菜高產栽培新技術,中國農業出版社,1999,第二作者

3、 若干遺傳參數在油菜雜交分離世代中的變異性研究,遺傳,89年6期,第一作者

4、 套用AHP建立作物育種選擇函式,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1991.011(001).,第二作者

5、 甘藍型油菜主要農藝性狀的遺傳模型和基因效應分析,遺傳學報,92年4期,第一作者

6、Genetics Model and Gene Effect Analysis on the Main Agronomy Characters in Rapeseed (Chinese J.Genetics) Vol.19(1)1992, 第一作者

7、 不同施肥水平對油菜CMS不育系和雜一代育性影響研究,作物學報,96年2期,第一作者

8、Breeding of Genetic and Cytoplacmic Double-MS Line of Rapessed (B.napus L.) ,1995,Vol114(6),第一作者

9、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and manure elements on the fertility change of CMS lines and their F1 in rapeseed, 1995,7,《Rapeseed Today and Tomorrow》, PBI Cambridge Press,第一作者

10、Genetic variation of yellow-seeded rapeseed lines (B. napus L.) from different genetic sources, 《Plant Breeding》, 1997, 116(5), 通訊作者

11、 育性性狀的遺傳分析和試驗設計,生物數學學報,1998 Vol13(6), 第一作者

12、Genetic study and commuercial application of the yellow-seeded rapeseed (Brassicanapus L.),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apeseed science, Science Press New York, 2001: 28-34, 第一作者

13、 甘藍型黃籽與黑籽粒色性狀的動態分析,作物學報, (2001)27(5), 通訊作者

14、 甘藍型油菜種皮黑色素形成機理的研究,作物學報,(2002)28(5), 通訊作者

15、Genetic diversity of testa pigments and RAPD marker of yellow-seeded repeseed (Brassicanapus L.),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2002, 2(5), 通訊作者

16、The relationship of color formation with related enzymes and protein contents in the seedcoat of oilseed rape(Brassicanapus),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2004,Vol.3(5), 通訊作者

17、 甘藍型油菜耐陰性的品種差異,作物學報,2004,30(4), 通訊作者

18、 利用mRNA差異顯示技術尋找甘藍型油菜黃籽基因,中國農業科學,2004,37(11), 通訊作者

19、 芥菜型油菜×羽衣甘藍種間雜種的獲得及其性狀表現,作物學報,2005,31(8), 第二作者

20、Analysis of the lignin content and related enzymes activities in seed coat between black-seeded and yellow-seeded rape (Brassicanapus L),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2005, 4(12), 通訊作者

21、QTL mapping of seed coat color for yellow seeded Brassicanapus, 遺傳學報,2006, 33(2), 通訊作者

22、Physiolog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yellow-seeded and black-seeded rapeseed(Brassicanapus L.) with different testa characteristics during artificial ageing, Seed Sci.& Technol.,2006,34, 通訊作者

23、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tohormones and male sterility in thermo-photo-sensitive genic male sterile (TGMS) wheat, Euphytica,2006, 150, 通訊作者

24、Ben-Bo Xua, Jia-Na Lia, Xue-Kun Zhang, Rui Wang,Ling-Li Xie, You-RongChai,Cloning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a functional flavonoid 30-hydroxylase gene from Brassicanapus,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2007,164: 第二作者

25、Molecular cloning of two genes encoding cinnamate 4-hydroxylase (C4H) from oilseed rape (Brassicanapus),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2007, Vol 40(2): 247-260, 通訊作者

所獲榮譽

2018年6月,榮獲中國好人榜敬業奉獻好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