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納[非洲西部國家]

加納[非洲西部國家]
加納[非洲西部國家]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加納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Ghana),簡稱“加納”,是非洲西部的一個國家,位於非洲西部、幾內亞灣北岸,西鄰象牙海岸,北接布吉納法索,東毗多哥,南瀕大西洋,海岸線長約562公里。地形南北長、東西窄。全境大部地區為平原,東部有阿克瓦皮姆山脈,南部有夸胡高原,北部有甘巴加陡崖。最高峰傑博博山海拔876米。 在西非國家中加納經濟較為發達。以農業為主。黃金、可可和木材三大傳統出口產品是加經濟支柱。1983年開始實行經濟結構調整計畫以來,政府把根治通膨、發展農業、鼓勵投資作為三大工作重點,經濟保持持續增長。被譽為非洲國家經濟結構調整的“樣板”,1994年被聯合國取消最不已開發國家稱謂。90年代末期,由於國際市場黃金、可可價格下跌等外部因素的衝擊,加經濟深陷困境,財政赤字劇增,貨幣塞地大幅貶值。2002年加入“重債窮國倡議”。2004年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確認達到重債窮國經濟完成點,開始獲西方國家大幅減債。2007年,加發現石油資源,探明儲量約12億桶,2010年底實現商業開採。按世界銀行標準,加自2010年起從低收入國家進入中等偏低收入國家行列。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早期歷史

古加納王國建立於公元3-4世紀,10—11世紀時達到鼎盛時期。

13世紀,阿坎族的古昂人、芳蒂人和特維人從北方遷入加納境內,埃維人和加人也由奈及利亞遷來此地,與當地居民融合,逐步形成了阿丹西、阿夸穆、鄧克拉、芳蒂、阿散蒂等小邦。這個時期,加納王國遭馬里帝國入侵而衰落。居民逐漸南移到今加納共和國境內定居。

殖民者入侵

1471年葡萄牙殖民者入侵加納海岸,發現豐富的黃金礦藏。

1482年建立第 1個殖民堡壘埃爾米納。繼而,又修建阿克西姆、阿克拉等要塞,掠奪黃金、象牙,販賣奴隸。加納沿海地區由此被稱為黃金海岸。

16世紀末,歐洲殖民者在黃金海岸展開了爭奪貿易壟斷權的鬥爭。

1595年荷蘭人到達黃金海岸。

1698年建立莫里堡和布特里堡,並於1637年和1642年分別奪取了葡萄牙人的埃爾米納和阿克西姆,壟斷了黃金海岸貿易。接著,丹麥人、瑞典人、布蘭登堡人和法國人也相繼來此建立據點。

從1631年起,英國先後建立了海岸角、詹姆斯、阿諾馬布等堡壘,成為荷蘭的主要競爭對手。

17世紀末,加納中南部的阿散蒂聯邦崛起。奧塞·圖圖及其繼承者先後擊敗和兼併了登基拉、多馬、塔福、阿基姆、塞弗威、塔基曼、加曼、班達、瓦索、達貢巴、阿辛等邦,並獲得了埃爾米納、阿克拉等歐洲人堡壘的租地契約。19世紀初,阿散蒂聯邦成為幾內亞灣沿岸的強國之一。

1844年,英國迫使阿辛、鄧克拉等8個邦簽訂“保護條約”,承認英國女王的權力和許可權。

1872年,英國接受了荷蘭出讓的埃爾米納等堡壘。

1873年,英國侵入阿散蒂腹地。

1874年,英國強迫阿散蒂簽訂福梅納條約,放棄對沿海地區的主權。

1897年黃金海岸全境淪為英國殖民地。

1896年,英國占領阿散蒂聯邦首都庫馬西。

1901年阿散蒂人民舉行反英起義,遭到殘酷鎮壓。次年,英國宣布阿散蒂聯邦和北部領土為直轄殖民地,歸黃金海岸殖民地管轄。

1922年,英國將其多哥託管地劃歸黃金海岸管轄。
加納淪為英國殖民地後,英國設總督進行統治。英國資本家壟斷了加納黃金、鑽石和錳礦的開採。殖民當局還在當地推行單一作物制,壟斷可可的購銷,剝削加納農民。

民族獨立

加納人民為反對英國殖民統治進行了長期的鬥爭。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知識分子發起了改革立法會議運動。

1931年發生了抗稅運動。

1937~1938年發生了拒售可可運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爭取自治和民族獨立的鬥爭日趨高漲。

1947年成立的“黃金海岸統一大會黨”,主張儘早自治。

1949年,在K·恩克魯瑪領導下,成立黃金海岸人民大會黨,主張立即實現完全自治,並組織了1950年的總罷工。1951年,英國被迫宣布黃金海岸在大英國協內自治,恩克魯瑪出任政府事務領導人。

共和國

1957年3月6日,黃金海岸獨立,改名加納,原英國託管的“西多哥”併入加納。

1960年7月1日成立加納共和國,首任總統恩克魯瑪。

1960年7月5日加納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

1966年,加納軍警發動政變,推翻恩克魯瑪政府,成立軍政府,宣布廢除憲法,解散議會,禁止一切政黨活動。

1969年 8月公布新憲法,舉行大選。1970年K·A·布西亞組織進步黨內閣,開始第二共和國時期。
1972年1月,以I·K·阿昌龐為首的軍人發動政變,推翻布西亞政府,成立救國委員會,阿昌龐自任國家元首。

1978年阿昌龐辭職,由F·W·K·阿庫福繼任國家元首。

1979年6月,J·J·羅林斯發動軍事政變,推翻阿庫福政權,成立武裝部隊委員會。同年7月舉行大選。人民民族黨獲勝,希拉·利曼當選總統,加納進入第三共和國時期。

1981年12月羅林斯政變上台,奉行民族和解和經濟復興政策,政局較穩定。

1982年 1月,羅林斯宣布加納對外奉行不結盟政策,強調非洲團結和睦鄰友好,支持南部非洲民族解放運動。

1984年 3月,羅林斯表示對內要進行政治體制改革,通過選舉成立有代表性的人民會議作為最高權力機構。

1992年開始實行多黨制,順利實現由軍政府向民選政府的國度。

2000年,庫福爾領導的新愛國黨(NPP)在選舉中獲勝。

2004年,庫福爾蟬聯總統。

2007年,庫福爾當選非洲聯盟輪值主席,加納被選為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

2008年12月,加納進行大選,民主大會黨(NDC)總統候選人米爾斯當選。

2012年7月24日,米爾斯總統因病去世,副總統喬·馬哈馬就任總統。

2012年12月,加納舉行新一輪大選,民主大會黨(NDC)總統候選人喬·馬哈馬獲勝,成功連任。

2016年12月, 加納舉行總統選舉。據加納選舉委員會9日公布的選舉結果,最大反對黨新愛國黨總統候選人納納·阿庫福·阿多贏得選舉,成為加納新總統。

自然環境

區域位置

加納在世界的位置 加納在世界的位置

加納位於非洲西部、幾內亞灣北岸,西鄰象牙海岸,北接布吉納法索,東毗多哥,南瀕大西洋,海岸線長約562公里。國土面積238537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加納全境地形中間為盆地,周圍有高原山地,該國有50%以上領土屬白沃爾特河盆地。博蘇姆推湖加納唯一內陸湖,著名旅遊勝地。位於庫馬西地區,由火山噴發或隕石衝擊而成,呈圓錐形。湖面積為49平方公里。直徑7000多米,湖中心70多米深,四周向中心傾斜,好像用圓錐打出來的,被認為世界上最圓的湖。

氣候特徵

沿海平原和西南部阿桑蒂高原屬熱帶雨林氣候,白沃爾特河谷和北部高原地區屬熱帶草原氣候。4至9月為雨季,11至翌年4月為旱季。各地降雨量差別很大,西南部平均年降雨量2180毫米,北部地區為1000毫米。

水系分布

加納最大河流為沃爾特河,在加境內長1100公里,下游築有阿科松博水壩,在境內形成巨大的沃爾特水庫,面積達8482平方公里。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豐富,主要礦物儲量:黃金約17.5億盎司,1994年已探明儲量3167.20萬盎司,已經開採了500多年,黃金儲量仍可供開採700多年;鑽石約1億克拉,1994年已探明儲量872.85萬克拉,居世界第四位;鋁礬土約4億噸,1994年已探明儲量1891.19萬噸;錳4900萬噸,1994年探明儲量489.17萬噸,居世界第三位。此外還有石灰石、鐵礦、紅柱石、石英砂和高嶺土等。2011年底,加北部省發現儲量巨大的鐵礦。2007年6月,加政府宣布在西部省西海角三點地帶發現豐富的輕質原油資源,初步探明儲量為12億桶,於2010年年底實現商業產油。2012年原油產量2635萬桶。加納森林覆蓋率占國土面積的34%,主要材林集中在西南部。黃金、可可和木材三大傳統出口產品是加納經濟支柱。加納盛產可可,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可生產國和出口國之一。可可的產量占世界產量的13%左右。

行政區劃

區劃

全國共設10個省,即大阿克拉省(Greater Accra Region)、阿散蒂省(Ashanti Region)、布朗-阿哈福省(Brong-Ahafo Region)、中部省(Central Region)、東部省(Eastern Region)、沃爾特省(Volta Region)、西部省(Western Region)、上東部省(Upper East Region)、上西部省(Upper West Region)、北部省(Northern Region)。省下設有138個縣。

地區Region 面積 (平方公里) 首府
上東部Upper East 8842 博爾加坦加Bolgatanga
上西部Upper West 18476 瓦城Wa
北部Northern 70384 塔馬利Tamale
塔馬利Tamale 731 塔馬利Tamale
布朗阿哈福Brong Ahafo 39557 蘇Sunyani
阿散蒂Ashanti 24389 庫馬西Kumasi 奧布阿西Obuasi
庫馬西Kumasi 299 庫馬西Kumasi
西部Western 23921 塞康第-塔科拉蒂Sekondi-Takoradi)
Shama Ahanta East 384 塞康第Sekondi
中部Central 9826 海岸角Cape Coast
海岸角Cape Coast 135 海岸角Cape Coast
東部Eastern 19323 科福里杜亞Koforidua
New Juaben 216 科福里杜亞Koforidua
大阿克拉Greater Accra 3245 阿克拉Accra
阿克拉Accra 185 阿克拉Accra
特馬Tema 565 特馬Tema
Ga 692 Amasaman
Dangbe East 721
Dangbe West 1522
沃爾特Volta 20570 霍城Ho
加納Ghana 238533 阿克拉Accra

主要城市

加納行政區劃 加納行政區劃

阿克拉(Accra):加納首都,人口約229萬(2012年),系西非地區重要航空港,與倫敦、阿姆斯特丹、蘇黎世、米蘭、紐約、亞的斯亞貝巴及周邊國家均有直達航班,同國內主要城市間亦有航班往來。

庫馬西(Kumasi):加納第二大城市,人口約100萬;

特馬(Tema):加納第一大海港城市,重要工業中心,人口約32萬;

塔克拉底(Takoradi):加納第二大海港城市,人口約40萬。

國家象徵

國名

加納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Ghana),沿用該國歷史上一個古老的國名。因盛產黃金,獨立前稱“黃金海岸”。加納被稱為“可可之鄉”,據說全世界每6塊朱古力中,就有一塊原料來自加納。

國旗

加納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自上而下由紅、黃、綠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黃色部分中間是一顆黑色五角星。紅色象徵為了國家獨立而犧牲烈士的鮮血;黃色象徵國家豐富的礦藏和資源;也代表加納原來的國名“黃金海岸”;綠色象徵森林和農業;黑色五角星象徵非洲自由的北極星。

國徽

加納國徽 加納國徽

加納國徽中心圖案為盾徽。盾面被一個鑲金邊的綠色聖喬治十字分為四部分:左上角為藍地上交叉著金色官杖和出席儀典時用的金劍,象徵地方政府;右上角的藍色波紋象徵海洋,城堡象徵國家行政機構;左下角為一棵可可樹,右下角是一個礦井,均象徵國家的財富。綠十字中心是一隻金色獅子,象徵加納和大英國協之間的聯繫。盾徽上端有一顆鑲金邊的黑色五角星,寓意同國旗;兩側各有一隻展翅的雄鷹,其脖子上繫著國旗三色的帶子並各掛一顆黑五角星;底部的金色綬帶上用英文寫著“自由和正義”。

國花

加納國花【海棗】 加納國花【海棗】

國花為海棗。海棗是棕櫚科高大植物,原產中東地區,在當地是一重要經濟作物,其果可供食用,樹身其它部分亦具經濟價值。

國歌

《上帝保佑我們的家園-加納》

歌詞大意:高舉起加納的國旗,快樂的星在天空里閃耀著祖先的榮光,他們庇蔭著我們生生不息。紅色是英雄的血灑在戰地上,綠色代表富饒的莊田農場,燦爛的金帶位於中央,它象徵我們祖國的寶藏。

人口民族

加納全國總人口有2482萬(2012年),人口增長率2.1%(2008年估計)。全國有4個主要民族:阿肯族(52.4%)、莫西—達戈姆巴族(15.8%)、埃維族(11.9%)和加—阿丹格貝族(7.8%)。

政治

政體

加納首任總統夸米·恩克魯瑪塑像 加納首任總統夸米·恩克魯瑪塑像

加納實行總統共和制政體,政局基本保持穩定。馬哈馬總統就職後,順利組建新一屆政府,吸收反對黨和無黨派人士入閣,繼續落實米爾斯政府時期制訂實施的建設“更美好加納”各項政策,著力提高政府施政效率,擴大在民生領域的投入。

憲法

現行憲法於1992年4月26日全民公決通過,1993年1月7日起生效。憲法規定:加納是一個民主國家,致力於實現自由和公正,尊重基本人權、自由和尊嚴;總統是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武裝部隊總司令,任期4年,可連任一屆;內閣由總統任命,議會批准;議會需在通過法案並得到總統同意後方可行使制憲權;司法獨立,有解釋、執行和強制執行法律的權力。

議會

國家最高權力機構,有立法和修改憲法的權力。議員經全國選舉產生,任期4年。本屆議會於2012年12月選舉產生,共275個議席。其中全國民主大會黨148席,新愛國黨123席,人民全國大會黨1席,獨立議員3席。議長為愛德華·多伊·阿賈霍(Mr.Edward Doe Adjaho),2013年1月7日就任。

司法

分為司法系統和公共法庭系統。司法系統包括最高法院、抗訴法院、高等法院、巡迴法院、少年法庭、檢察長辦公室等。最高法院為終審法院,由首席法官和6名以上法官組成,首席法官任院長。各級公共法庭是為了確保“人民參加司法程式”,以最終實現司法民主化而於1982年建立的。全國公共法庭為終審法庭。最高法院院長伊薩克·柯賓納·阿班(Isaac Kobina Abban)。總檢察長兼法務部長納娜·丹夸·阿庫福-阿多(Nana Dankwa Akufo-Addo)。

此外,加納還存在著傳統法庭,由酋長根據習慣法處理當地民事糾紛。

政黨

1992年5月加開放黨禁後,形成羅林斯派、丹夸-布西亞派和恩克魯瑪派三大政黨派系。經過改組、聯合,註冊的合法政黨共17個:

(1)全國民主大會黨(National Democratic Congress):執政黨,羅林斯派,現有黨員約200萬。1992年6月10日成立。成員多為羅林斯的支持者,也有不少前恩克魯瑪派和丹夸—布西亞派的成員。1993-2000年執政,2009年再次贏得總統寶座。主張政治民主化和經濟私有化,開展多方位外交。主席夸比納·阿傑伊(Kwabena Adjei),總書記詹森·阿塞杜·恩凱提亞(Johnson Aseidu Nketia)。該黨擁有議會148個席位。

(2)新愛國黨(New Patriotic Party):最大在野黨,丹夸-布西亞派,現有黨員約400萬。1992年6月2日成立。以知識界精英為骨幹。2001-2008年執政,重視人權、民主和法制,主張實行政治多元化和市場經濟,推動私有化,對外奉行務實外交,以吸引外資,解決經濟問題。主席傑克·奧貝切比·蘭普特亞努(Mr. Jake Obetsebi Lampteyanu),總書記克瓦德沃·奧烏蘇·阿弗利耶(Mr. Kwadwo Owusu Afriyie)。該黨擁有議會123個席位。

(3)大會人民黨(Convention People's Party):在野黨。恩克魯瑪派。1998年6月15日由人民大會黨(People's Convention Party)和全國大會黨(National Convention Party)合併而成。成員主要為社會知名人士。主張根據恩克魯瑪思想建立關心社會正義和人民福利的政府,實行混合經濟,維護非洲團結與世界和平。主席薩米婭·雅巴·恩克魯瑪(Samia Yaba Nkrumah),總書記伊瓦爾·科比納·格林斯特里特(Ivor Kobbina Greenstreet)。該黨在議會無席位。

政要

總統:納納·阿庫福·阿多(John Dramani Mahama)。出生於1944年,曾擔任加納法務部長、外交部長等。2008年和2012年,阿庫福·阿多兩次作為新愛國黨候選人參加了總統競選,但均以失敗告終。2016年12月7日,加納舉行總統選舉,阿庫福·阿多贏得選舉,成為加納新總統。

經濟

概況

加納經濟以農業為主,主要農作物有玉米、薯類、高粱、大米、小米等,主要經濟作物有油棕、橡膠、棉花、花生、甘蔗、菸草等。加納工業基礎薄弱,原材料依賴進口,主要工業有木材和可可加工、紡織、水泥、電力、冶金、食品、服裝、木製品、皮製品、釀酒等。自1983年開始實行經濟結構調整後,加納經濟保持持續增長的勢頭。2008年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和國際油價上漲等不利因素影響,經濟發展陷入困境,米爾斯政府上台後採取一系列穩定經濟政策,加之加創匯支柱產品黃金和可可產銷兩旺,油氣資源實現商業開採等利好因素,國際金融機構和投資這對加信心回暖,直接投資呈較快增長趨勢。2011年,加GDP增長率達13.6%,成為非洲乃至世界經濟成長最快的國家之一。馬哈馬出任總統後基本延續米爾斯政府各項經濟政策,加經濟繼續保持較快發展。西方和周邊國家航空公司紛紛增開至加納航線,加作為西非交通及物流樞紐地位進一步得到加強,經濟發展前景看好。

2012年加納主要經濟數據
國內生產總值372.39億美元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7.1%貨幣名稱塞地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500美元通貨膨脹率8.8%匯率1美元=1.93塞地

貨幣

塞地(Ghana Cedi)¢ GHS 1GH¢=100 pesewas (比塞瓦,Gp)

殖民時代

獨立之前,加納的貨幣發行由西非貨幣局(WACB)承擔。由該局發行的西非英鎊、先令和便士作為法定貨幣在加納一直流通到1958年7月。

獨立後發行的首套該國貨幣

加納獨立後,新的貨幣主管機構加納銀行於1958年7月14日首次自主發行了加納英鎊、先令和便士。從此,加納銀行正式取代西非貨幣局,開始發行該國硬幣和紙幣。

“塞地”的誕生

1965年初,加納決定擺脫英國的殖民貨幣體系,開始廣泛採用十進制體系。1965年7月19日,加納發行了第二套貨幣,以塞地紙幣和比塞瓦硬幣代替了加納英鎊、先令和便士。塞地紙幣上印有總統Kwame Nkrumah的肖像,一塞地可兌換八先令零四便士。紙幣的名稱“塞地”源自“Sedie”,一種在19世紀末被廣泛用做貨幣流通的貝殼。而硬幣的名稱“比塞瓦”代表金沙計量的最小單位,採用這一名稱命名硬幣是為了取代帶有英國殖民色彩的“便士”。

新塞地

1967年,加納大會人民黨(CPP)政府被推翻,新上台的軍人政府決定用不帶有Nkrumah總統肖像的新貨幣取代過去帶有總統肖像的舊貨幣。2月17日,新貨幣誕生,被命名為“新塞地”,其與1965年版舊塞地的比價為1:1.2,“新塞地”一直流通到1973年3月時,其名稱才被簡稱為“塞地”。

加納第四套貨幣的發行

1979年3月9日,加納政府宣布發行第四套新塞地以替代舊幣。此次貨幣發行中,新舊塞地的兌換採用總額5000塞地以下7折,5000塞地以上5折的比例折算。從此,舊塞地退出流通,新發行的塞地面值分別為1、2、5、10、20和50。

加納貨幣面值的變遷

1965年至今,加納流通的各種塞地和比塞瓦面值變化很大,紙幣從1塞地至5000塞地,硬幣從0.5比塞瓦至500塞地。1965年發行的貨幣面值分別為1、5、10、50、100、1000塞地和5、10、20比塞瓦。1972至1994年間,加納共發行了7種紙幣和8種硬幣,紙幣面值從2塞地至5000塞地;硬幣面值從100至50000比塞瓦不等。2002年起,加納政府又發行了兩種面值分別為10000和20000的塞地紙幣投入流通。

新加納塞地的發行

2007年,加納政府宣布發行新貨幣“加納塞地”,自7月起開始流通。新貨幣發行後,舊貨幣可以繼續沿用至2007年12月31日,之後正式退出流通。

工礦業

工業基礎薄弱,原料依賴進口。工業在國民經濟中地位有所上升。2012年工業增長率為7%,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7.6%,為第二大經濟部門。黃金、石油開採等採礦業近年成為最有活力的部門,產值年均增長59.8%,自2000年來,礦業收入是加外匯主要來源,占其外匯收入年均比例38%。2011年,黃金產量達292.4萬盎司,出口創匯近46億美元,同比增長28%。鋁礬土礦產量持續擴大,同比增長30%,達47萬噸。2011年製造業和建築業分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7%和9.2%,分別增長13%和20%。製造業主要有木材和可可加工、紡織、水泥、食品、服裝、皮製品、釀酒和碾米等。有3家鋼鐵廠,主要以廢鋼鐵為原料生產鋼筋,年產量12萬噸,可滿足加市場需求。為保護本國紡織業,2005年7月政府採取徵收懲罰性關稅等措施限制紡織品進口。

農業

農業是加經濟的基礎,2011年,農業產值占國民生產總值的25.6%。2012年農業增長率為2.6%。農業人口約1063萬,占全國總人口的56.2%。可耕地731萬公頃,利用率為30%。可灌溉土地11萬公頃,但灌溉面積僅占7.5%。糧食作物主要分布在北部,種植面積約250萬公頃,主要作物為玉米、薯類、高粱、大米、小米等,產量不穩,正常年景可基本滿足國內需要。可可為主要經濟作物,種植於北部省以南所有省份,是傳統出口產品。上世紀20至70年代曾居世界之首,2009年產量達71.1萬噸,僅次於象牙海岸居世界第二位。2012年1月至7月可可出口創匯達18億美元。其他經濟作物有油棕、橡膠、棉花、花生、甘蔗、菸草等。非傳統農業出口商品有較大幅度增長,2009年達12億美元。

林業

木材為第三大出口產品,森林覆蓋率占國土面積的34%,由於缺乏保護和管理,森林覆蓋率逐年遞減,根據2007年統計,森林面積為5.29萬公頃。主要用材林在西南部,面積為8.2萬平方公里。有樹木360種,可出口的約40多種。為保護森林資源和提高出口附加值,政府規定每年只砍伐1/40的森林,從1996年起禁止原木出口,改為出口木材製成品和高附加值產品。2004年林業增長21.7%,木材出口創匯2.117億美元,此後呈逐年下降趨勢。2012年林牧業負增長18%。

漁業

加納漁業資源豐富,分為海上漁業、瀉湖漁業和內河漁業,海上漁業居主導地位,但捕魚設備簡陋,漁船燃料短缺,阻礙了漁業發展。50萬人從事漁業生產,年均捕魚量約為40萬噸,年需求量為72萬噸,仍有32萬噸需要進口解決。鮪魚和蝦類為主要出口產品。2009年捕魚總量為38.9萬噸,收入占農業收入總額的12.4%,同比增長4.9%。2005年通過鮪魚製品出口創匯1億美元,成為加納出口創匯第四大產業。2012年漁業增長2.3%

服務業

服務業系加國民經濟重要部門,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成為帶動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2000年已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0%,增長率為5.4%。其中交通運輸、倉儲、通訊及酒店業等增速較快。受不利的外部經濟環境影響,2001年服務業出現負增長。

旅遊業

政府重視利用自然和人文資源,大力發展旅遊業。旅遊業已成為增速最快的產業,超過木材成為黃金、可可後的第三大創匯產業。遊客主要來自美國、英國、德國及荷蘭。2010年接待國際旅遊人數93萬人次,收入約18.75億美元。

財政金融

90年代,加政府赤字負擔沉重。2001年新愛國黨政府上台後,通過巨觀經濟調控,減少政府開支,加強徵稅,財政赤字逐步減少,占國民生產總值比重由2000年的8.5%降至2004年3.2%。2008年,受國際金融危機等因素影響,政府財政赤字大幅攀升,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達14.9%,米爾斯政府實施穩健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後,加財政狀況得到改善,外匯儲備從2008年底的12億美元增至2010年底的47億美元。2012年加財政狀況趨緊,財政赤字達86.49億塞地,占國民生產總值比重12%,外債為132.38億美元,外匯儲備58.88億美元。

加共有23家銀行及326家支行,央行加納銀行負責管理銀行及其他金融部門。1989年,加納證券交易所(GSE)成立,現有30家上市公司及2種債券。上市公司主要為製造、釀酒、銀行、保險、礦業和石油行業。

對外貿易

在國民經濟中占重要地位,但外貿長期逆差。進入90年代以來,對外貿易逐年增長,外貿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0%左右。實行貿易自由化政策,取消進口許可證,消除出口限制,提高進口稅率,向銀行和出口商提供技術援助。長期以來近90%的外匯收入來自可可、黃金和木材三大傳統出口產品,2009年黃金、可可出口收入分別為25.5億美元和18.6億美元。主要貿易夥伴為美國、法國、荷蘭、奈及利亞和中國。2012年外貿總額約為316億美元,出口額約137億美元,進口額約179億美元。

外國援助

雙邊援助主要來自日、美、德、英、法等國;多邊援助主要來自世界銀行、歐盟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世界銀行對加納的首批貸款始於1962年,截至1996年共貸款約35億美元。2000年加共獲雙邊援助3.85億美元,多邊援助2.221億美元。2002年加共獲雙邊援助4.06億美元,多邊援助2.41億美元。歐盟1997至2001年向加贈款2230萬歐元,2003年達6810萬歐元,2008年至2014年將向加提供約4.2億歐元資金支持。2005年,加獲贈款和貸款總額約12億美元。2006年加獲贈款與貸款總額14.16億美元。2009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宣布向加提供5.32億美元。2011年加獲援助總額約10億美元。2012年3月,世界銀行撥款1億美元資助加農業貿易。

文化

語言

加納官方語言為英語。另有埃維語、芳蒂語和豪薩語等民族語言。

宗教

加納全國居民69%信奉基督教,15.6%信奉伊斯蘭教,8.5%信奉傳統宗教。

民俗

酋長制

加納獨立後,政府實行共和制。不過在農村仍保留著酋長制。酋長為男性,擁有政治、土地和法律方面的權力。酋長由任命產生,如表現不稱職,會隨時被罷免。酋長是本部族的發言人,向政府反映本部族的要求和意見,調解民事糾紛,組織領導本地的公益活動,在部族中享有崇高威望,具有很大的社會影響。

凳子

凳子是酋長權力的象徵,老百姓也保存著一個自己喜愛的凳子,凳子還作為嫁娶的必需品。

其他

加納每個部族每年都有自己傳統的節日,如“飢餓節”、“木薯節”、“獵鹿節”等,在盛大的節日裡都舉行非常有趣的擊鼓會。大廣場上放置各種各樣大小不一的非洲鼓,鼓手們可用抑揚頓挫不同的鼓聲表示對酋長的歌頌,也可用慢聲表示敘述往事,或宣布部落的新聞、大事,進行“斗鼓”比賽。

節日

獨立日:1957年3月6日

共和國日:1957年7月1日

軍事

1957年3月獨立時建立陸軍,1959年建立海軍、空軍。總統為全國武裝力量總司令。聘用英國、加拿大等國顧問或教官參與軍隊的訓練和軍官培訓。裝備主要來自英國。

2005年武裝部隊總人數約7000人,其中陸軍三個旅及院校學員約5000人,空軍約1000人,分駐阿克拉、庫馬西和塔科拉迪三個基地。海軍約1000人,分駐特馬、塔科拉迪兩個基地。2007年和2008年,國防預算分別為1.05億美元和1.19億美元。

70年代起參與聯合國和西非地區維和行動,分別向波赫、黎巴嫩、賽普勒斯、伊科邊境、西撒哈拉、賴比瑞亞、獅子山、象牙海岸等國派駐過軍隊或觀察員,是非洲派出聯合國維和部隊人數最多的國家,居世界第六位。此外,加還派兵赴蘇丹達爾富爾等地區積極參與非盟在衝突地區的調解維和任務。

交通

公路

加納交通運輸以公路為主。政府重視道路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投入占發展總支出的近50%。占全國總貨運量的98%。2000年以來,政府不斷加大該領域投入,公路基礎設施發展迅速,2007年公路總長達6.3萬公里,其中幹路1.1萬公里,支路4.2萬公里,鄉村公路近1萬公里。路面保養及維護工作取得進展,較差路面比例從2000年的46%降至2006年的32%。

鐵路

總長1300公里。連線阿克拉、庫馬西和塔科臘迪。主要擔負大批量出口商品,如錳、鋁礬土、木材和可可的運輸。加政府對部分鐵路進行修復,2007年貨運量達1.13億噸。

水運

主要有特馬港和塔科臘迪港。特馬港是非洲最大人造海港,2007吞吐量達873萬噸,主要用於進口物資。塔科拉迪港2007年吞吐量約405萬噸,主要用於出口物資。加納還在沃爾特湖建造河港,開闢內河航運網,但港口和航運設施不完備。

空運

加納航空公司為加主要航空公司,發展較快,與非洲大陸內外各航空公司結盟,希望成為非洲與其它地區往來的主要渠道。此外,加納空軍航空公司、穆克航空公司、麥福拉航空公司等3家公司也經營國內航線。首都阿克拉科托卡新國際機場於2004年啟用,年旅客運送量約為12萬人次,是西非地區重要航空站,共有近20條國際航線可以直飛歐洲、美國、南非和西非各國。塔科臘迪、庫馬西和塔馬利等國內主要城市開設國內航班。隨著中非間的貿易不斷升溫,中非之間的直飛航線增加了十幾條,其中埃塞航空公司迅速簽署北京泛源國際運輸服務有限公司作為貨運代理企業,從此中國、加納之間的貨運量與日俱增 。

社會

民生

加納經濟雖持續增長,但由於塞地連續貶值,導致人民實際生活水平下降。貧困人口從1991年的52%下降至2005年的約33%,但減貧人口分布不均。政府職員、工人及其他公務員享有醫療、住房、交通等多種補貼及退休金和退休保險。全國約1/3人口生活貧困,收入低於平均水平的2/3,低於全國平均水平1/3的赤貧者占總人口的7%。80%貧困人口生活在農村。全國共有國立醫院4所,以及省級醫院、衛生中心和診所等近3000家,平均每1萬人擁有一名醫生。2000年後,政府大力發展國家健康保險計畫,該計畫已覆蓋全國48%的人口。人口增長率約2.7%,人口平均壽命為58歲。2005年成人愛滋病感染率為2.9%。2006年嬰兒死亡率約為11.1‰。平均每1000人擁有625台收音機,14部電話和39部行動電話。全國共有網際網路用戶17萬。

教育

加納教育部長 加納教育部長

獨立初期,恩克魯瑪重視發展教育事業,實行免費教育等政策。1988年實行教育體制改革,縮短學制,加強基礎教育。政府提出“普及義務基礎教育計畫”,到2005年使每個學齡兒童都享受義務基礎教育,經費主要來自政府撥款和美國、加拿大等外國援助。1996年開始實施第一階段義務教育和普及基礎教育計畫。已建成512座教工宿舍、81座教學區。2000年起實施第二階段計畫,計畫興建688座教工宿舍和69座教學區,並修繕2000間教室。2005-2006學年,初等教育入學率為91.1%,其中女孩入學率從2004年的80%上升至87.8%。現行學制:國小6年,國中3年(以上兩個階段屬義務教育),高中3年(或中等技術學校3~4年),大學2~4年。重要的大學有6所,總共約有學生40000人,其中加納大學、庫馬西恩克魯瑪科技大學和海岸角大學較為有名。另有38所師範學院,10所地方技術學院。全國現有國小12225所、國中6418所和高中474所。2002年15歲以上人口文盲率為男18%,女34%。

醫療

加納地處西非,公共衛生環境較差,熱帶疾病較多,人口預期壽命60歲,常見疾病有:霍亂、瘧疾、黃熱病、肺結核、腦炎、肝炎等。其中瘧疾和霍亂最為普遍。加納愛滋病感染率低於非洲平均水平,僅為1.9%。

除首都及少數大城市外,大多數醫院設備較舊,缺醫少藥。首都阿克拉及特馬港口區均有中國人開設的私人醫療診所。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11年加納全國衛生醫療衛生總支出占GDP的5.3%,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人均醫療健康支出99美金。

體育

2010南非世界盃是南非世界盃上第一個小組出線的非洲球隊。第一次進入8強。台北時間6月27號凌晨,在南非世界盃1/8決賽的第二場交鋒中,加納隊2:1淘汰美國隊優先晉級8強。第5分鐘,凱文-博阿滕為加納取得領先;第62分鐘,多諾萬點球扳平比分。第93分鐘,吉安送出絕殺助加納晉級八強。歷史上首次挺進八強。加納VS烏拉圭球隊進入8強,拉平了以往非洲球隊取得的最好成績。

奧運會

自1956年參加奧運會以來,加納總共在13屆奧運會中獲得一銀三銅的成績。

媒體

主要報紙:《每日寫真報》,1950年由英國“每日鏡報”集團創辦,為官方報紙,最大的全國性日報,英文版,日銷售量約60萬份。1998年開始採用新華社訊息。《加納時報》,第二大官方報紙,英文版,1957年由恩克魯瑪創辦,日發行量約6萬份。

加納通訊社:官方通訊社,成立於1957年,是國內其他新聞單位主要新聞來源。

加納廣播公司開設兩家全國性的廣播電台,一台以埃維、阿肯等6種民族語言廣播,二台用英語播送新聞、商務、娛樂等節目,每天播放15.5小時(節假日17.5小時),另外還使用英語、法語對外廣播。

加納從1965年7月開始播放電視節目,1986年開始播放彩色電視節目,1996年出現私營電視台。現主要有加納電視台、電視三台、都市電視台以及兩家衛星電視台。

外交

外交政策

奉行積極中立和不結盟的對外政策。主張在處理國與國關係時,堅持正直和誠實的原則。同西方國家關係密切。外交政策的重點在非洲,認為解決非洲問題的唯一途徑是實現地區經濟一體化;努力致力於地區和平與穩定,積極參加聯合國、非洲統一組織和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維和部隊的活動。對外政策愈加突出經濟因素,致力於引進外資和為其非傳統出口商品擴大市場。積極參與國際多邊外交活動,是非統組織和不結盟運動的創始會員國之一。與91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在國外共設50個使領館機構。現有47個國家在加設使領館,18個國際組織在加設代表處。

對當前重大國際問題的態度

加納衛星地圖 加納衛星地圖

關於經濟全球化:認為全球化為各國經濟發展提供了機遇,開發中國家必須加強人力資源培訓,提高基礎設施現代化程度以參與全球市場競爭,已開發國家有責任幫助開發中國家提高競爭力,以適應全球化進程。關於非洲聯盟:認為非盟的成立標誌著非洲發展進入新的歷史階段,非洲國家將在民主、良政和法治的理念下實現非洲復興。非盟將進一步促進非洲國家間的了解、交流與合作,推動非洲大陸一體化進程。

關於打擊國際恐怖主義:強烈譴責國際恐怖主義,認為國際恐怖主義已經成為世界和平與安全的重大威脅,貧困是滋生恐怖主義的根源。國際社會應加強合作與協調,不應該因反恐而減少對非洲和其它地區發展問題的關注。

關於非洲發展新夥伴計畫:認為非洲發展新夥伴計畫為非洲發展提供了宏偉藍圖,是非洲聯盟的經濟宣言,但計畫的實施需要已開發國家及時有效的援助與支持。

關於地區一體化:認為這是非洲一體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次地區聯合自強的必然趨勢。表示全力參與西非經濟共同體的建設,加強與西非國家的協調,爭取早日實現西非貨幣統一。

對外關係

同中國的關係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加納共和國於1960年7月5日建交。1966年10月,政變上台的加納政府單方面中斷同中國的外交關係。1972年2月,阿昌龐政府主動恢復同中國的外交關係,此後中加關係發展順利。

2006年6月,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對加納進行正式訪問。2007年3月,全國政協副主席阿不來提·阿不都熱西提作為胡錦濤主席特使出席加納獨立50周年慶典。2007年4月,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訪問加納。2006年11月,時任加納總統庫福爾來華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2006年11月,庫福爾總統來華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2008年8月,庫來華出席北京奧運會開幕式。2008年3月,時任加納副總統阿利烏來華進行商業考察。2008年4月,時任加納議長塞基-休斯訪華。2009年11月,溫家寶總理在出席中非合作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期間,會見了加副總統馬哈馬。2010年9月,加副總統馬哈馬來華出席聯合國貿發會議第二屆世界投資論壇,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會見馬一行。9月底,加納總統米爾斯來華進行國事訪問,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分別與米會談、會見。2011年2月,全國政協副主席李兆焯訪問加納。1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周鐵農以及中央軍委委員、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梁光烈先後訪問加納。2012年4月,加副總統馬哈馬應加駐華使館邀請訪華。8月,胡錦濤主席特使、民政部部長李立國赴加納出席米爾斯總統葬禮。2013年1月,胡錦濤主席特使、水利部部長陳雷赴加納出席馬哈馬總統就職典禮。

同英國的關係

英國作為加納前宗主國,在加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存在傳統利益和影響。英是加最大投資國和第二大貿易夥伴國。加是英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第三大市場和最大受援國。70年代及80年代初,兩國關係一度較冷;後漸有好轉。2005年2月,英財政部首席國務大臣博亭訪加。7月,在英出席8國集團首腦會議的庫福爾總統致電英女王,對倫敦爆炸事件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表示慰問。9月,英武裝力量國務大臣英格拉姆訪加。10月,庫福爾總統訪英。2005年,英向加提供援助1.36億英鎊。2010年,英國際發展部與加政府簽署協定,英將向加提供4800萬英鎊預算支持,用於發展加醫療、教育就業等事業。2006年7月,加納國防部長阿多-庫福爾訪英,英國國際發展大臣托馬斯訪加。2007年3月,庫福爾總統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2009年5月米爾斯總統訪問英國。2011年,英向加提供3600萬英鎊預算支持。2012年,英為加大選提供1700萬塞地援助資金。

同美國的關係

美對加經濟技術援助始於1955年。加是世界上第一個接受美和平隊的國家。1976年後,兩國關係一度冷淡。80年代後期以來,美支持加經濟改革,恢復對加援助。2005年4月,美免除加欠美全部債務共464.416萬美元。6月和10月,庫福爾總統兩次訪美,並同布希總統舉行會談。8月,美駐歐洲盟軍司令沃爾德將軍訪加。2006年4月,庫福爾總統訪美,並會見布希總統。8月,庫福爾總統赴美出席加獲美千年挑戰賬戶約5.47億美元援助的儀式。2008年2月,美總統布希訪加。2009年4月,美軍非洲司令部副司令耶茨訪加。7月,美總統歐巴馬訪加。2010年8月,米爾斯總統赴美度假。2011年,美國際開發署承諾向加政府提供3.4億美元用於實施加熱帶草原發展計畫。8月,美向加提供5350萬美元資金支持,用於發展漁業。10月,美國全球教育合作機構向加捐贈500萬美元,用於支持教育事業。2012年3月,米爾斯總統訪美,美向加提供7.9億美元貸款用於基礎設施建設。2011年,美加貿易額約21億美元。2012年第一季度,美向加直接投資4.0721億美元,居各國榜首。

美國在加投資主要在採礦和金屬加工部門(金礦開採)、石油、海產、電信、化工及批發貿易。1998年從加進口1.16億美元,出口2.05億美元。

同德國的關係

德自1961年開始援助加納,1980年曾為加最大的援助國。至1998年德國共向加提供22億馬克的發展援助,對加39家企業進行了直接投資,成為美、英之後第三大投資國。2004年1月,德總理施洛德訪加,這是加獨立47年來德總理首次訪加。兩國就德取消加納欠德全部債務(總計1640萬美元)達成協定。2005年,德政府向加提供援助4819萬美元。2007年1月,德國總統科勒對加進行工作訪問,並與庫福爾總統共同主持第二屆德國非洲會議。2008年,德國宣布向加提供3900萬歐元,幫助其實現千年發展目標和2015年成為中等收入國家的計畫。2012年10月,德國開發銀行向加提供4000萬美元貸款,用於加應對氣候變化等項目。

同法國的關係

法國重視加納,2000年,法國承諾每年向加納提供3400萬美元援助,法還宣布將加列入優先團結區國家名單。此外,法較重視同加納在文化、教育等領域的合作。2004年,法宣布取消加欠法1.16億歐元債務。2005年,法向加提供援助3945萬美元,並決定將加6300萬歐元債務轉為贈款。10月,庫福爾總統訪法。同月,法軍艦“OURAGAN”號訪加,並同加海軍舉行海上聯合軍事演習。2007年2月,庫福爾總統作為非盟輪值主席出席在法國舉行的第24屆法非峰會。2008年2月,法在多邊財政支持框架下免除加2008-2010年210萬歐元到期債務。2009年10月,法國向加納提供2050萬歐元資金,用於基礎設施建設項目。2010年5月,米爾斯總統赴法國出席法非峰會。2011年6月,法總理菲永訪加,向加提供4000萬歐元貸款和50萬歐元贈款。2012年,法向加提供900萬歐元贈款。

同日本的關係

日是向加提供雙邊援助最多的國家。日將加作為其援非的重要基地,兩國關係迅速發展。1998年加接受日提供的官方發展援助1.477億美元,成為日在非洲的最大受援國。截至2005年12月,日本共向加提供援助5.8億美元。2006年5月,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訪加。11月,庫福爾總統訪日,兩國元首實現互訪。日本宣布未來三年日對加援助數額將翻番。2008年,庫福爾總統出席東京非洲發展國際會議和八國集團與非洲國家領導人對話會議。2009年1月,日前首相小泉純一郎出席米爾斯總統就職典禮。2009年7月,日本宣布向加提供9000萬美元無償援助,用於加公路改擴建項目。2010年3月,日本皇太子訪問加納。10月,米爾斯總統訪問日本。2011年3月,日向加提供1440萬美元賑災援助。2012年5月,日向加提供價值1200萬美元的糧食援助,另提供1240萬美元贈款用於衛生項目。

同奈及利亞的關係

加同奈及利亞關係密切。2000年,兩國經濟合作有所加強,11月,兩國達成協定,尼每天向加供應3萬桶原油。2001年1月,尼總統奧巴桑喬參加庫福爾總統就職儀式。尼系加第一大進口國。2004年,加從尼進口約5.5億美元,尼成為加第一大商品進口來源國。2005年6月,尼總統奧巴桑喬訪加。11月,庫福爾總統訪尼。2007年3月,奧巴桑喬總統作為特邀嘉賓出席加納獨立50周年慶典。2008年12月,尼向加納選舉委員會捐贈20萬美元,支持加全國大選組織工作。2009年10月,奈及利亞撒哈拉石油公司宣布將每月向加提供40萬桶原油,用於加熱電廠發電。2010年2月,加納總統米爾斯出席在奈及利亞舉行的第37屆西共體第37屆首腦峰會,會見了尼代總統喬納森。2010年5月,米爾斯總統赴奈及利亞弔唁尼已故前總統亞拉杜瓦。2010年11月,米爾斯總統訪問奈及利亞,與喬納森總統舉行會談。2011年10月,奈及利亞總統喬納森訪加。2012年,加總統馬哈馬多次訪尼。

同鄰國的關係

加曾同布吉納法索關係密切。1987年10月布發生軍事政變後,兩國關係降溫,1988年以來略有好轉。1997年羅林斯總統訪布。1998年8月,布總統孔波雷訪加。加將特馬港作為轉口港供布使用。1999年布新開首都瓦加杜古至加首都阿克拉的航線。2001年1月,孔波雷總統出席庫福爾總統就職儀式;庫福爾總統和阿利烏副總統先後於3月和6月訪布。2002年7月,孔再次訪加。

加與多哥在“西多哥”歸屬問題上存在爭議,關係曾長期不睦。1994年7月羅林斯當選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主席後,兩國關係趨於改善;11月加駐多大使遞交國書,結束兩國12年未互派大使的歷史。2000年,兩國在經濟及一體化建設等方面的合作增多。庫福爾新政府上台後,兩國關係得到進一步改善。2001年1月,多總統埃亞德馬參加庫福爾總統就職儀式,庫上台後即對多正式訪問,接受多莫諾大十字國家最高榮譽勳章,兩國關係得到進一步改善。多是加2000年第一大出口市場,占加出口總額的15%。2002年5月,庫福爾總統對多哥進行工作訪問。2004年9月,庫福爾總統對多哥進行工作訪問。2005年2月,多總統埃亞德馬病故後,多國內出現政治危機。庫福爾總統積極參與斡鏇。同年5月,多新總統福雷訪加。2007年8月,多總理訪加,2007年11月,多總統福雷訪加。2010年2月,多哥總統福雷應邀出席在加納舉行的第七屆非洲投資論壇,並與加納總統米爾斯舉行會談。2010年3月,加納向多哥大選派遣四名觀察員。2012年3月,米爾斯總統訪多。4月,兩國就跨國供水工程達成協定。

加與象牙海岸關係一度處在“冰凍狀態”,2000年1月,科領導人蓋伊將軍訪加。2001年5月,科總統巴博訪加;10月,加總統庫福爾訪科,兩國達成24小時開放邊界、科向加提供天然氣等協定。2002年9月,象牙海岸發生叛亂後,庫福爾總統表示堅決支持科合法政府,並積極致力於科危機的和平解決。2004年3月,庫福爾總統訪科,調解衝突各方分歧。4月,科總理迪亞拉訪加。7月,庫福爾總統出席科問題阿克拉峰會,呼籲科衝突各方共同參與和平進程。2009年1月,科總統巴博出席米爾斯總統就職儀式。加納與象牙海岸的海洋劃界爭議長期存在。2009年,象牙海岸向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遞交劃界申請,將兩國爭議的海域劃為己有,引起加方強烈不滿,兩國關係由此受到影響。後在聯合國等機構調解下,雙邊關係有所緩和。象牙海岸出現選舉危機後,加納明確反對西共體對科進行軍事干預。2011年10月,科總統瓦塔拉訪加,與加政府、聯合國難民署共同簽署了關於遣返在加1.8萬名科籍難民的三方協定。2012年9月,加總統馬哈馬訪科。

同其他國家的關係

2011年10月,古巴國務委員會副主席赫南德茲訪加,分別會見米爾斯總統、馬哈馬副總統,雙方就重啟兩國合作聯委會達成一致。11月,米爾斯總統訪問加拿大。7月,米爾斯會見伊朗總統內賈德。

旅遊

加納為非洲十大旅遊國之一。主要旅遊點有阿布里植物園、阿科松博、庫馬西文化中心、海岸角、埃爾米納奴隸堡及金礦帶等。

阿布里植物園 阿布里植物園

阿布里植物園(Aburi Botanical Garderns)是加納最漂亮、最幽靜、最吸引人的地方。該園於1890年3月開始接受遊客參觀,占地面積64.8公頃,從海拔370米至460米的高度可俯瞰阿克拉的沿海平原。阿布里植物園不僅是每個加納人,而且也是每個到加納來旅遊的遊客一定要去的地方。

海岸角是曾經黑奴貿易中有名的“奴隸堡”,曾為當年英國殖民者的政府所在地。

加納[非洲西部國家] 加納[非洲西部國家]

莫爾國家公園是西非國家加納的國家公園,位於該國西北部,占地4840平方公里,成立於1958年,海拔高度150米,每年平均降雨量超過1000毫米,野生動物包括非洲象、河馬、水牛、疣豬、水羚、赤羚、馬羚、狷羚、麂羚、東非狒狒、綠猴、赤猴、疣猴、侏儒鱷、非洲狹吻鱷、鬣狗、獅子、豹等。

最佳旅遊時間: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最佳,因濕度較低和降雨較少,也是全年中觀鳥的最佳時間,常駐鳥類與從歐洲和亞洲北部遷徙過來的鳥類都能被觀賞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