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傳喜[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教授]

李傳喜[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教授]
李傳喜[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教授]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經濟學博士。中國註冊稅務師。會計師。中共黨員。現任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教授。 兼任廣東省國際稅收研究會理事,華南師範大學兼職教授,發表過多篇專業論文。

基本信息

學 歷

1982,9-1985,6, 湖南嶽陽師專物理系物理專業,大學專科;

1986,9-1989,6, 湖南師範大學物理系物理專業,大學本科

1989,9-1992,3, 中央財政金融學院稅務系,碩士研究生;

2001,6-2004,12,上海財經大學財政系財稅專業,博士研究生。

主要經歷

1985,6—1989,9,湖南省汨羅市第一職業中專,教師;

1992,3--1993,10,湖南省稅務局長沙市稅務局,幹部;

1993,10-1997,9,海口市稅務局、海口市中律稅務師事務所,幹部;

1997,9-2001,6,交通部長沙交通學院財經系(工商管理系),教師;

2005,1-2006,8,廣東省地方稅務局雜誌社(科研所),幹部;

2006,9—-,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稅務系,教師。

主要特長

1、教學方面,擔任過全日制本科和正規碩士研究生的教學和畢業論文指導、答辯,任教課程有《財政學》、《個體經濟學》、《財政與金融》、《國際稅收》、《財務管理》、《中級會計實務》、《稅務會計學》、《審計學》、《經濟法》、《市場行銷學》、《管理名著精讀》等。

2、實務方面,在稅務機關和稅務師事務所工作多年,參加過各種稅收實務工作,擔任過某市稅務師事務所所長和數十家大中型企業的常年財稅顧問。多次被評為省、市財稅大檢查先進個人和單位先進工作者。為稅務機關和企業舉辦過多次專題講座和涉稅培訓。

3、科研能力方面,在《財政研究》、《財貿研究》、《人民日報》(市場版)、《企業經濟》、《財經理論與實踐》、《稅務與經濟》、《財金貿易》、《中國稅務報》、《上海投資》等報刊雜誌發表專業論文三十多篇,參與多個國家財稅課題研究和研討會。

發表的專業論文

1、《財貿研究》(ISSN1001-6260/CN34-1093/F,核心期刊),2004年第1期:《經濟全球化與我國的稅收安全體系建設》(獨著),約9500字;[人復: 《財政與稅務》(2004.5)及《經濟法網》等轉載。]

2、《上海投資》(ISSN1005-7552,核心期刊):2004年第2期,《從財政角度看浦東發展面臨的幾個突出問題》(獨著),約8500字;

3、《財政研究》(CSSCI來源期刊)(ISSN1003-2878,核心期刊),2000年第9期:《規範汽車稅費,推動汽車工業加速發展》(獨著),約5500字;

4、《教育與經濟》(CSSCI來源期刊)(ISSN1003-4870/ CN42-1268/G4),2004年第02期:《近期不宜再提高高等教育的收費標準》(與吳昌南合著);

5、《稅務與經濟》(CSSCI來源期刊)(ISSN1004-9339,核心期刊),2000年第2期(雙月刊3月):《西方稅收法制主義評析》(獨著),約5000字;

6、《理論與改革》(ISSN1006-7426,核心期刊),2003年第6期(雙月刊):《公共選擇理論與憲政分權學說評析——兼論我國的預算監督體制改革》(獨著),約5500字;《人大報刊複印資料》轉載);

7、《2003年中國財政發展報告》(ISBN7-81049-913-0/F),2004年5月,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本人寫作“中國的財政監督與管理”部分,約66000字;

8、《人民日報》(市場報)2000年5月1日理論版:“管理論壇”:《多元化經營未必就好》(CN11-0068)(獨著);《人民網》同日轉載;

9、《人民日報》(市場報)2000年4月17理論版: “管理論壇”:《巨型企業利弊談》(CN11-0068)(獨著);《人民網》同日轉載;

10、2005-2006年度中國國際稅收研究會重點課題:《目前廣東地稅系統反避稅工作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的對策建議》(廣東省子課題)(執筆人);

11、《財經理論與實踐》(ISSN1003-7217,雙月刊,核心期刊),2000年第3期:《試論會計要素的計稅標準----兼談進一步完善我國的稅務會計學》,約7500字;(《人大報刊複印資料》轉載)

12、《八省市地方稅收合作研討會論文集》,2005年8月:《轉移定價條件下省區間稅收合作的損益分析》(與黃桂祥合著),湖北省地方稅收研究會編;

13、《財金貿易》(ISSN1004-5406,核心期刊),2000年第4期:《會計國際協調之我見》(獨著),約3500字;

14、《廣東地方稅務》(粵O第1037號),2005年第6期(雙月刊):《加強區域協作,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獨著);

15、《地稅內參》,2005年第2期:《中國現代化水平真的落後美國100年嗎?》(獨著),約9000字;

16、《企業經濟》(ISSN1006-5024,核心期刊)2000年第3期(6月):《談談會計國際化問題》(獨著);

17、《中國人力資源網》,2005-07-13,《談談企業激勵機制的建立》(獨著)(原投《企業管理》雜誌,被“新浪財經”等轉載);

18、湖南省社科基金重點課題:《湖南省國有企業資本經營研究》(立項:湘宣字[1998]32號,結項證書:湖南省社科基金規劃辦2001014號),課題參與人;

19、2006年度廣東省地方稅收研究會課題,2006年3-9月:《論稅收執法與構建和諧社會》(魯蘭桂會長主持人),參與人;

20、《亞太經濟時報》,1991,2,13理論版:《近期不宜全面推行稅利分流》(獨著);

21、《交通財會》(ISSN1005-9016,核心期刊)2000年第11期(交通部主辦): 《企業資本經營中兩個問題的探討》(獨著);

22、《老區建設》(ISSN-1005-7544),2000年第4期:《國有中小企業改革的財政支持》(與鄭永生合);

23、《廣東地方稅務》(粵O第1037號),2005年第3期(雙月刊):《經濟全球化下建設稅收安全體系的思考》(獨著);

24、《海南日報》(政策理論版,1994,3,29): 《新稅制改革中的增值稅問題解答》(獨著);

25、《海南日報》(政策理論版, 1994,3,25): 《海南在新稅制改革中有哪些優惠政策》(獨著);

26、《稅利分流理論與實踐》(國際體改委編, 中國勞動出版社,1991年出版, ISN7-5045-0855-1/F.136)論文:《稅利分流、稅後承包是完善承包制的一種好形式》,9100字(獨著);

27、《現代稅收征管改革的理論與實踐——來自海口市稅務局的報告》(ISBN7-5005-2418-8/F.2293;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我們是怎樣開展稅務代理工作的》(獨著);

28、碩士學位論文:《我國稅收法律體系的理論分析》(導師:董慶錚教授),中央財經大學稅務系,1991年12月;

29、博士學位論文:《跨國公司轉移定價避稅——經濟學分析與治理》(導師:楊君昌教授),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待出版)。

30、《研究生論壇》(1991第2期):《談談稅收效率與稅收超額負擔》(轉載於《中國稅務報》(1991,5,19理論版)(獨著);

31、《河北稅務》:《關於稅收征、管、查三分離的調查報告》(獨著),1991年第8期;

32、《研究生論壇》:《談談我國的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獨著),1992年第1期;

33、《會計之友》雜誌,(ISSN1004-5937/CN14-1063/F),2000年第3期:《論計稅標準》(獨著);

34、《長沙稅務》:《企業所得稅改革中幾個問題的探討》(與楚星燦合),1994年第2期;

35、《廣東地稅信息化建設紀實》(書),廣東省地方稅務局編(待出版),前期主要參編者之一;

36、上海市浦東生產力促進中心,2003-2004年度課題:《上海浦東新區生產力布局和財政問題研究》(與王維剛、唐新貴等),參加人;

37、《湖南稅務專科學校學報》,1991年第4期(雙月刊):《西方稅收法制主義評析》(獨著);

38、《英漢房地產辭典》(ISBN7-5304-1380-5/Z602),副主編,北京科技出版社,2001年5月;

39、中央財政金融學院學報,1991年第1期,《國家體改委稅利分流研討會綜述》(與卜詳來合著);

40、《中國財經信息》(CN11-6106/F)(財政部科研所),2000年第2期,《試論會計要素計稅標準》(獨著)。--等等,及各類課題多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