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警衛員的墳包前佇立許久
上世紀70年代,李作倫曾回過一趟老家。
兒子李曉明陪父親回家。車進入山東省牟平縣境內,李曉明發現父親的情緒有了一些變化,沉默不語。突然,老人讓車停下來。
下了車,老人走到一個土包前佇立。許久,李曉明看見父親站在那兒一動不動。父親在想什麼?等了好一會兒,李曉明走到父親跟前,想催促父親一下。
李曉明說:“爸,咱們走啊。”在沉思中的老人回過身來告訴兒子“我的一個警衛員就犧牲在這裡!”
原來他是在悼念自己的一個戰友,面前的墳包里埋著的是他的一個警衛員。
後來,李作倫老人曾不止一次跟子女感嘆:“跟著我的警衛員只有一個犧牲了……”
他貼出告示命令鬼子把戰友的遺體送回來
李作倫十幾歲時就參加了革命活動,1938年入黨。1942年之前,他在家鄉領導著一支武工隊(武工隊的全稱為敵後武裝工作隊,在抗日戰爭中主要的任務是發動民眾、組織民眾、武裝民眾、蒐集情報、騷擾敵人、除奸除霸)。很小的時候,他就跟人習練武藝。隨著他打鬼子的事跡越傳越廣,在老百姓中間對他就有了神奇的描繪,說他能飛檐走壁。
那次戰鬥中,鬼子把李作倫帶領的武工隊包圍了起來。李作倫帶領同志們跟敵人迂迴作戰,從包圍圈的一個口子鑽了出去,但他的一個警衛員犧牲了,遺體落入敵人之手。
鬼子四處貼告示,說打死了武工隊員,還把遺體當街示眾,以宣傳自己的“戰功”。李作倫看了告示,一股怒火從心中燒起,他決定跟鬼子唱一出對台戲。
武工隊也在鬼子貼告示的地方貼上自己的告示,命令鬼子在限定的時間和規定的地點,把自己警衛員的遺體給送回來,不然,絕不讓鬼子有一天安寧,抓住以後絕不輕饒!
這“命令”很有效果!迫於武工隊的威嚴,敵人果然把烈士的遺體給送了回來。
李作倫給戰友買了一副最好的棺木,和大家一起掩埋了戰友的遺體。埋藏了悲痛,繼續跟鬼子戰鬥。關於他的許多傳說,在山東牟平地區流傳開來。
鬼子給他的腦袋定了500塊大洋的價碼
武工隊跟鬼子周旋,出其不意地打擊鬼子;鬼子也在四處嗅聞,想要找到武工隊的影子。敵我雙方突然“碰面”是經常的事。一天晚上,哨兵突然發出警報:鬼子來了!大家趕緊起身,李作倫用胳膊夾住警衛員躍上牆頭,一個翻滾就跳到地瓜地里,然後,一個俯身鑽進了厚厚的地瓜蔓子裡。
把身子藏在地瓜蔓子裡,屏住呼吸,搜尋的鬼子在周圍轉來轉去。大皮靴子踩地的聲音清晰可聞,但鬼子就是沒有發現他們,又一次撲了空。
李作倫的名聲越來越響,在敵人那裡,他的名字就像掛在頭上一顆炸彈,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爆炸。
鬼子張貼了告示懸賞,只要能抓到李作倫,無論生死,都大大地有賞。
鬼子給李作倫的腦袋定了500塊大洋的大價錢。神出鬼沒的李作倫讓鬼子頭疼不已,但就是抓不住他。
和警衛員倆人跟鬼子玩了一晚上
在山東抗日根據地有一份自己的報紙,叫做《膠東戰報》。《膠東戰報》曾刊載了這樣一則訊息:昨晚,李作倫率部重創日偽軍……
有人看見這則訊息,就問李作倫是怎么一個經過。李作倫啞然失笑:“什麼率部,就我和警衛員兩個人跟鬼子玩了一個晚上……”
那一晚,李作倫帶著一個警衛員在一個村子裡與鬼子和“皇協軍”遭遇,被包圍了。包圍圈越來越小,馬上就要被包了“餃子”,怎么辦?趁鬼子和“皇協軍”還沒摸清底數,李作倫帶著警衛員跟敵人周旋起來。兩人一會兒向東,一會朝西,這一邊打幾槍,那一邊扔兩顆手榴彈。鬼子和“皇協軍”懵了,搞不清楚對方有多少人,分辨不出敵我,胡亂地打起來,結果,錯把自己人當成了武工隊。
鬼子和“皇協軍”打了一夜,天亮了才發現弄錯了。這時,李作倫帶著警衛員早就趁鬼子和“皇協軍”打得熱鬧,從包圍圈鑽了出去。
施巧計借鬼子滅掉鐵桿漢奸
敵後武工隊和鬼子周旋,尋機殲敵,老是在急行軍。走累了,就天做被,地當床,隨便找個地方休息。
子女們聽父親講,武工隊員們有一個休息多長時間的“預定”方法,就是把胳膊枕在頭下。睡著了,感覺胳膊被壓得麻木了,就立刻起身,趕緊走!鬼子也許在後面攆上來了。常常是,武工隊前腳走,鬼子後腳就追來了。
敵後武工隊住在一些支持抗日的堡壘戶里,村子裡有漢奸給鬼子通風報信,鬼子就拿這些堡壘戶開刀。李作倫弄清楚誰是漢奸後,心裡有了主意。他帶著同志們住進了漢奸的家裡,漢奸戰戰兢兢,好吃好喝地招待,不敢怠慢 ,心裡有苦說不出。
然後,李作倫再通過“內線”把漢奸“招待”武工隊的事報告給鬼子,借鬼子的手懲治這些鐵桿漢奸。
1942年,正是抗日戰爭進行得最艱苦的時候,有很多人氣節不保,投了敵,而李作倫帶著武工隊堅持跟鬼子斗。
老人現在回憶,感嘆:那時太艱難了!犧牲了多少人啊!日夜不歇地與鬼子乾。他常跟子女們說,在戰爭年代,我的許多戰友都犧牲了,他們什麼也沒有得到,而我卻活了下來,這是多少條命換來的啊!
活下來不容易,老人因此把很多東西看得很淡了。子女們現在回憶父親的往事,常常欽佩父親心胸的開闊。父親對名利沒有欲求,上級讓做什麼工作,他就去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
一路走來他用高風亮節樹起了自己的形象
在抗日戰爭中,李作倫名震膠東。他是家鄉人眼裡的“李向陽”。抗戰勝利後,他又參加了解放戰爭;韓戰爆發,他入朝參戰。
長期艱難困苦的戰鬥生涯,對老人的身體造成非常大的損害。他得過胃癌、腦出血、糖尿病……現在,老人已是90歲高齡,但很多人現在還記得當年李作倫矯健的英姿。
上世紀50年代,李作倫調任浪頭場站站長。場站的工作是保證機場的正常運轉,每到冬天,機場最怕的就是下雪。如果下雪,不管是在什麼時候,就得立刻把機場跑道的雪清理乾淨,以保證飛機的正常起落。
只要下雪了,第一個趕往機場的一定是李站長。人們記得有一年正逢過春節,夜裡突然下了大雪,去往機場的路被雪封住了,李站長想到了場站生產班養著幾匹軍馬,他趕到那裡,騎上一匹馬就往機場趕。這時,司機頂著大雪開著車趕來了,李站長揮揮手說,你回去吧,下這么大的雪怎么走?現在馬比車好使,說完就揚鞭驅馬直奔機場。
他騎著馬的威武形象印在了很多人的心裡,多年過去,人們仍能清晰記得
相關詞條
-
李作權
李作權出生於1913 年,祖籍江門市新會荷塘鎮,著名實業家,李作權出身於教會學府,深受宗教仁愛的薰陶,他不惜在商務繁忙中挺身而出,膺任束華三院總理,也是...
-
羅家倫
羅家倫(1897—1969),字志希,筆名毅。浙江紹興柯橋鎮江頭人 。他是“五四運動”的學生領袖 和命名者,我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社會活動家。父...
人物介紹 生平簡介 往事略集 清華歲月 任職校長 -
倫[姓氏]
倫[倫,讀音作lún(ㄌㄨㄣˊ)]在伶倫的後裔子孫中,皆以先祖名字為姓氏,稱倫氏。也就是從此,世代掌管宮廷音樂的官員,皆被稱為“伶人”。伶,成為歌舞藝術...
基本介紹 姓氏淵源 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郡望堂號 -
李氏
李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在百家姓中排第四位。為區別其他同音姓,常說“十八子李”或“木子李”。在台灣、朝鮮和越南,李姓也是常見姓氏,在朝鮮李姓為第二大...
姓氏起源: 聚集地: 歷史分布 人口分布 傳統文化 -
倫姓
倫,讀音作lún(ㄌㄨㄣˊ),在伶倫的後裔子孫中,皆以先祖名字為姓氏,稱倫氏。也就是從此,世代掌管宮廷音樂的官員,皆被稱為“伶人”。伶,成為歌舞藝術演員...
基本介紹 姓氏淵源 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郡望堂號 -
李姓家譜
李姓家譜種類繁多,數量驚人,據說美國猶他家州譜學會存有115種,北京圖書館收藏有67種,民間保存者不計其數。從時間上說,李姓族譜始於宋代,盛於明、清,還...
家譜序言 家譜編修 李姓祖訓 李姓起源 李姓遷移 -
李正倫
李正倫,男,一九五六年九月生於雲南省宜良縣。一九六四年至一九七四年在宜良縣讀國小、國中、高中。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零年在昆明地質學校地質專業讀書。一九作年...
主要貢獻 專業特長 主要作品 -
柯倫泰
亞歷山德拉·米哈伊洛夫娜·柯倫泰(Александра Михайловна Коллонтай,1872.03.31~1952.03.09)是俄國共產...
生平簡介 革命元勛 女權先鋒 外交生涯 作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