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飛仙

基本信息

簡介

朱炎昭(1832年—1919年)字飛仙,號鴻升,鄲城縣城郊鄉朱屯村人,原籍安徽阜南縣朱寨鄉常白莊。。

作品

朱炎昭以詩、書、畫三絕“負有盛名”,(自評是字不如畫,文不如詩)。著有《蔬香閣詩草》和《飛仙遊記

生平

他天資聰慧,自幼家貧,承蒙鄉鄰照顧方得入塾就讀。9歲時阜南鬧饑荒,其父病餓而死在潁上縣辛集子,相繼其三弟又不幸夭亡。18歲時,天災人禍接踵而來,他隨寡母和弟弟妹妹外出逃命,途經泉河橋時,母親慘死於亂軍馬蹄之下。朱炎昭攜弟帶妹逃到了潁州(今阜陽)
不久,他離開潁州取道西行,到了太和縣境,妹妹被迫給人當了童養媳。他歷盡艱辛,終於到了鹿邑縣境的杏店集(今屬鄲城縣石槽鎮),被當地名門大戶朱啟元收為義子。後又被推薦到丁寨柘丘寺開館設塾(雅稱“松風書屋”)。由於他治學嚴謹,很快得到學生和家長的信任和崇敬。朱炎昭32歲時考中秀才。
朱炎昭考取秀才後,又去虎崗麥仁店投師於王三綱(名師、名醫),攻詩文、習書畫,學業大進。1867年,他參加了丁卯科鄉試,考中文舉。中舉後,他未馬上被啟用,又先後在柘丘寺、楊老家、麥仁店和太和縣的舊縣集、王寨等地從教。他一面教書,一面以寫詩賣畫為資,遊歷了曲阜、泰山、西湖、汴京、大昊陵、太清宮等古蹟勝地,寫下了不少名詩佳句。
1894年4月,62歲的朱炎昭才被吏部選官,始食俸祿,任鄭州東里書院學正。同年8月,皇帝敕命,對其父、其母進行了追封。1911年,79歲的他升任衛輝府教授。時值清廷瓦解,民國初建,1913年,他辭職返鄉。返鄉後,他乃以訪親會友、題詩作畫為樂,此時他的詩、書、畫盛名遠揚,藝術達到了“三絕境地”,今傳世之書畫,多為其老年之作。朱炎昭於1919年初冬病故於朱屯,享年87歲。

軼事典故

朱炎昭先生不僅在詩書畫方面頗有造詣,而且言吐詼諧,稱得上風流才子。其軼聞趣事,在鄲城縣廣為傳頌。
贈畫濟貧友
朱炎昭有個窮朋友叫朱多事,杏店集西郭莊人,“多事”本不是他的原名,只因他好管閒事,愛打抱不平,才落下這個外號。外號一傳開,他的真名便鮮為人知了。
那年剛入臘月,朱多事家眼看揭不開鍋,他想起了遠在鄭州管城做官的老友朱炎昭,於是取道淮陽、扶溝、通許步行六七天,才到了管城學正衙門。舊友相見那情景自不必言,每天酒宴款待,但多事哪裡住得下去。年關已近,全家都在等他尋米下鍋哩!於是他向朱炎昭說出了來意。朱炎昭不便強留,別時除贈給一些盤纏,又將一捆自作的書畫讓他拿上,並囑咐說:“我這清水衙門,沒有更多的錢財送給你,把這些字畫帶回去,或許能幫助你。”朱多事聽了很失望,但礙於情面,還是背上書畫起程了。
走了兩天,朱多事又飢又累,他越想越氣,一下子將那些書畫扔到溝里去。走了幾步他又覺得不合適,盤算著應該帶一幅回去,好歹向家人有個交待。他拐回去跳進溝里,拆開繩子,隨手挑了一幅石鷹畫,夾在腋下匆匆離去。
朱多事到家時已是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張燈結彩過小年,惟獨他家斷了炊煙。沒辦法,他只好拿上那張石鷹畫,朝著鄰村一大戶家走去。原來他只想換上三升二升雜糧,誰知人家張口就給兩布袋麥子,足足200斤。這時,朱多事才知道老友的心意和老友字畫的珍貴,後悔不該將到手的財富扔掉。 
題詩落孫山
朱炎昭投奔朱啟元門下後,第一次以鹿邑籍人士去淮陽參加院試。考試前,他瀏覽了太昊陵,那裡的古剎蒼松使他感嘆不已,於是題寫壁詩一首,詩中有“怪石瘦如名士骨,古松禿似老僧頭”之佳句。此詩被游陵的提學使發現,很是欣賞,並命書童抄下來帶回。此事很快在考生中傳開,引起鹿邑籍考生的嫉妒。清朝時考秀才,各縣都分配有一定的錄取名額,他們怕朱炎昭占了他們的指標,便有人揭發說朱炎昭不是鹿邑籍,是“冒名入學”的安徽人。結果朱炎昭的考試資格被取消。

歷史評價

朱炎昭遭到打擊,很多人都很同情,連提學使也深為惋惜。不過朱炎昭卻因禍得福,他的名字卻在各縣傳開,為他以後考取秀才、舉人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