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邑,是朱氏“沛國堂”的發源地。根據朱漢民老宗長在“朱氏源流”里介紹,周武王克商紂,封曹俠於邾國,以國為姓——邾,邾俠為朱氏系姓治祖,後來楚國滅掉邾國,邾俠之十五世孫革之子茅夷鴻逃難於沛,去邑留朱,即把邾姓改為朱姓。茅夷鴻生子秺(du),為朱姓,其子孫後代定居於沛國相縣,是為朱姓傳代之始,堂號“沛國堂”。作為居住地的相邑和蕭縣,從兩漢到南北朝,長期作為沛郡、沛國的首府。而朱氏在沛郡日益繁衍、昌盛,蔚為沛國望族。美中不足的是目前只剩下一個小土坡,原有舊城邑之遺蹟及解放前尚存之古廟,現已全部毀滅,四周蓋滿民房,沒有任何可供瞻仰的古蹟。據聞當地宗親正計畫立碑紀念,這是好事,可以向海外來訪的客人表明這裡是沛國的遺址和發源地。
“朱浮祖祠”。沛國朱氏有確切的傳承世系,乃由東漢初期的朱浮公開始。朱浮公是沛國朱氏源流史上第一個承先啟後的關鍵人物,他是東漢開國的大將軍、大司空、皇帝賜封新息侯。浮公家族經歷東漢、魏、晉、南北朝到隋唐,近千年而長盛不衰。其子孫蕃衍,唐代著名的孝友先生朱仁軌、宰相朱敬則,都是來自沛國朱氏的傑出人物。
朱浮家族是朱沛國堂的代表,現在世界各地朱氏組織都稱為沛國朱氏,如印尼的巨港,雅加達、萬隆和棉蘭,新加坡的朱氏公會,吉隆坡的沛國堂朱氏聯合會,檳城的朱氏沛國堂,泰國朱氏宗親總會以及香港、台灣和美國各大城市的朱氏沛國堂等。朱浮紀念館,也可稱朱氏文化館。歷史久遠,始建於唐朝。館內史料豐富多彩,形式多樣。朱氏先祖的輝煌史跡,以及朱文公、朱元璋、朱德和朱鎔基等偉人的事跡資料在館中都有所體現。
朱浮公之二十六代世孫,唐朝宰相朱敬則之長兄。朱仁軌有良好的個人修養和高尚的道德品質。他和三個堂兄弟住在一起四十多年,從沒有在財產上有過分歧糾紛。其弟敬則公為官後,他就隱居侍奉雙親。他的孝行遠近聞名,皇帝下令表彰,授為太子洗馬的官職,後人稱為“孝友先生”。他常用十六個字教訓子弟:“終身讓路,不枉百步;終身讓畔,不失一段”,強調的是一個“讓”的美德。
朱集村的朱氏宗祠“光裕堂”。堂內祀奉的除了朱氏列祖列宗外,還有歷代朱家偉人像。堂下一塊光裕堂石碑,上刻“喬木發千枝,豈非一本;長江流萬派,總是同源”。大殿兩旁的牆上有牌匾各一幅,上書“繼先人遺志”、“揚光裕家風”,寓意深邃,發人深省。
蕭縣乃中國書畫藝術之鄉,畫蝦大師朱玉忠、書法家朱士君以及書法家朱玉璋等宗長都參加了會談。蕭縣朱氏文化研究會會長朱功舉首先致詞歡迎我們的到來,介紹了與會的朱氏宗親。朱會長希望我們的訪問能促進蕭縣朱子文化研究會與世界朱氏聯合會以及其他國際文化組織的聯繫,希望在發展蕭縣文化事業上,得到世界宗親的具體指導和大力幫助。蕭縣長老,著名的歷史文獻作家朱漢民老先生也作了工作匯報。在朱老的報告中,介紹了(一)蕭縣朱氏文化研究會的組織;(二)訪查與搶救歷史文物;(三)對外活動;(四)編寫資料;(五)建祠立碑;(六)正在籌建的三大工程:相邑遺址紀念碑;修建朱浮陵墓;興建朱氏祖祠。朱老的報告共8頁,他已屆耄耋之年,但還筆耕不斷。諸凡蕭縣歷史、文物、遺址和名人傳記等,朱老皆瞭然於胸中,記錄於筆下,呈現於各種刊物中,廣為流傳。在這次的交流座談中,我們收穫不淺,除了獲贈三位書畫名家的丹青和墨寶外,還深刻地了解朱氏沛國堂的來龍去脈,驚嘆於我朱家的豐富歷史,真箇是沛國祖德千秋,朱家源遠流長。我希望世界朱氏聯合會能安排一個會長訪問團拜會他們,互相交流,發揚文化,增進族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