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履歷
1962年4月參加工作,
1969年12月從第四機械工業部第八五一廠入伍,
1972年3月入黨,在解放軍基本建設工程兵第四〇一團歷任戰士、文書、班長、排長、宣傳幹事、組織幹事,連政治指導員。1982年部隊撤改,1983年2月轉業。到地方後歷任貴州省遵義縣人事局工作員、縣委組織部秘書組組長、縣委黨史辦公室主任、縣委黨史研究室主任。縣委辦公室副主任、縣委行政科科長、縣委黨史研究室主任,
1996年6月調任縣檔案局(館)任副局(館)長(正科級)。
因政治工作成績顯著和行政管理嚴格,曾獲團黨委3次通令嘉獎和團黨委授予的連隊行政管理先進個人稱號。從部隊轉業到地方後,先在遵義縣人事局任工作員。
1984年初被縣委組織部抽調考察擬提任的科局長以上幹部, 後留在縣委組織部任秘書組組長。
1985年4月提任中共遵義縣委行政科副科長,隨即被中共遵義地委組織部抽去參加中共貴州省委組織部組織的考察組,赴銅仁縣考察農村黨員帶頭勞動致富和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考察結束後,被中共貴州省委組織部借調去協助編審《農村黨支部農村黨員帶領民眾治窮致富經驗選編》一書。
1986年春節剛過,被中共遵義縣委任命為縣委駐區整黨指導小組組長,領導鄉級整黨工作,獲縣委表彰為指導整黨工作先進個人。
1986年7月主抓縣委職工宿舍樓修建,被評為先進工作者,獲中共遵義縣委、遵義縣人民政府表彰。
1987年6月被中共遵義縣委任命為中共遵義縣委黨史辦公室主任,開始從事中共遵義縣地方黨史徵集、研究、編撰、出版工作。
1992年改任中共遵義縣委黨史研究室主任
1993年任中共遵義縣委辦公室副主任、縣委行政科科長、縣委黨史研究室主任。
1996年6月機構改革,撤銷縣委黨史研究室,調到縣檔案局(館)任副局(館)長(正科級),利用館藏檔案開展檔案編研工作。
主要成就
主編並通改了《中央紅軍在遵義》、《中共遵義縣歷史(1929—1949)》、《中共第一代領導核心的形成初探》3本書,《遵義縣黨史通訊》12期840萬字,懇請國家主席楊尚昆為《中央紅軍在遵義》一書題寫了書名,國防部部長張愛萍為《中央紅軍在遵義》一書作了《序》。《中央紅軍在遵義》、《中共遵義縣歷史》由貴州民族出版社出版發行,《中共第一代領導核心的形成初探》內部出版發行。《中央紅軍在遵義》獲得中國近現代史史料學會二等獎,貴州省黨史系統社科成果一等獎,編纂出版了《中共遵義縣史話(1929—1949)》,獲貴州省黨史系統社科成果優秀獎。參加 了《遵義縣政黨志》、《 中共遵義縣組織史資料·遵義縣政軍統群組織史資料(第一卷)》編撰出版的組織領導工作。創作的話劇小品《夙願》獲貴州省個體 協會義藝調演一等獎。在主編《中央紅軍在遵義》一書的過程中,認真研究紅一方面軍長徵到遵義的歷史,發掘出中央政治局在遵義會議之後,在遵義縣 楓香鎮苟壩村繼續舉行會議,進一步確立和鞏固了毛澤東在黨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初步形成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這一重大歷史事件;撰寫的《淺析苟壩會議的歷史地位和作用》一文,被《中共黨史資料通訊》全文刊發,《貴州黨史通訊》、《上海黨史通訊》報、《遵義黨史通訊》全文轉載。先後被遵義地區、貴州省黨史系統評為先進黨史工作者。
編纂了《遵義縣檔案館指南》一書書稿17萬字,《遵義縣檔案給全宗介紹》4萬餘宇,使遵義縣檔案館順利通過二級達標考評驗收。撰寫《革命老區遵義縣綜合報告》l萬餘字,使遵義縣及所轄27個多鎮被中共貴州省委、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為革命老區縣和革命老區鎮鄉。組織領導井編纂出版了《中共遵義縣組織史·遵義縣政軍統群組織史》(第二卷),全書120萬宇,親自編纂了70萬字。撰寫《中國共產黨英烈大典》傳主70餘人,被《中國共產黨英烈大典》入編20餘名。2001年被中共遵義縣委任命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駐村指導組組長,被中共遵義縣委要評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先進工者。
2002年中共遵義縣委決定編輯出版《從轉折走向輝煌——苟壩會議文集》一書,宣傳遵義會議,宣傳苟壩會議,宣傳遵義縣。受縣委組織部、縣檔案局領導指派負責編輯工作,組稿40多萬字,自撰的有25萬字之多。
2002年11月去北京懇請中央領導題寫書名,得到國防大學校長邢世忠上將接見。並懇請中共央軍委副主席張震題寫了書名,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石仲泉、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吳廷述,中共遵義市委常委、縣委書記袁利民作了《序》。轉業後,曾任過第七屆、第八屆政協遵義縣委員會委員,第九屆、第十屆政協遵義縣委員會特邀文史委員。以遵義縣檔案館館藏檔案和民間口碑檔案為依據編研撰寫丁近萬60萬字的文史、黨史專題檔案資料,先後被貴州人民出版社、《中國檔案大觀報》、《遵義縣文史》、《遵義文史》、《六盤水文史》採用。
人物評價
工作經驗體會:求真務實,堅持原則,與時俱進,奮力拚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