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孔璋

太平天國起義後,他與老師避地於黟祁山中,“時彰十六七,雖顛沛流離,師弟三人未嘗不講學,行則負笈,憩則說經,聞舉說文字質疑於師得解則錄之。 曾府期間,接觸了不少名士大師,學問日有所增。 辛亥革命後,他與其子朱師轍相繼應清史館聘請,參與《清史稿》編修,並成傳稿數十篇。

朱孔璋(1842-1918),清代著名經學家、國小家和歷史學家,原名孔陽, 字仲我,又字仲武,號半隱,晚年自署聖和老人。他出生在黟縣石村,自幼繼家風治經解字,又對黟縣方言十分熟悉,發現了“黟人語言合於許氏說文及孫氏諸書者不少”,因此在漢學語言方面繼承父業,亦有所著。太平天國起義後,他與老師避地於黟祁山中,“時彰十六七,雖顛沛流離,師弟三人未嘗不講學,行則負笈,憩則說經,聞舉說文字質疑於師得解則錄之。”時恰逢曾國藩扎江南大營於祁門延攬人才,聞其治經,曾延請為慕客。曾府期間,接觸了不少名士大師,學問日有所增。光緒八年(1882年)中舉。隨後,朱孔璋與父親命運相似,屢試不第。於是,他遊學於吳越江淮之間,後襄校江南官書房,被兩江總督劉坤一聘修《兩淮鹽法志》、《鳳陽志》,兼主淮南書局、江楚譯書局,並協修《江南通志》,還曾主講於淮南蒙城書院、安徽存古學堂。
朱孔璋“由國小以通經學,以為國朝大師治《說文》略備,惟重文,無走書,乃博採眾說,稽考金石,著《說文重文》七卷;又別成《說文粹三篇》、《說文通訓定聲讀補遺》、《釋說文讀若例》、《說文訊語》、《九經漢注》等”,還有《周易漢注》、《春秋糓粱傳漢注》、《三朝聞見錄》、《中興將帥別傳》等,由此朱孔璋名聲大振。辛亥革命後,他與其子朱師轍相繼應清史館聘請,參與《清史稿》編修,並成傳稿數十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