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跡
抗日戰爭時期,聯絡一批進步青年到處奔走呼號,宣傳抗日。1938年春與堂弟啟宇、堂妹啟傑、侄鼎樞等人一起參加漣水縣抗日同盟會。為發展抗盟力量,他們發起組織 “抗日兄弟團”,以拜把子形式,先後聯絡八、九十人,發誓同心抗日。又組織附近青年,先後成立基幹隊、先鋒自衛隊等民眾抗日武裝。由於他們的努力,以朱南盪為中心的漣、淮交界地區,威 為當時淮、漣、泗民眾抗日運動最活躍地區,後來還成了淮、漣、泗地區最早的抗日根據地,被稿 眾稱為“小延安”。1939年3月率20餘人加入漣水縣民眾抗日獨立營。6月參力加八路軍隴海南進支隊第8團,任2營營長。隨著共產黨領導的民眾抗日武裝的建立和發展壯大,來往於朱南盪這個聯絡中心的革命人士更是川流不息。朱啟勛家每天要接待十幾人,甚至幾十人。朱啟勛和朱啟宇除千方百計供給糧餉外,還出賣土地,為游擊隊購買槍枝彈藥。為此,敵人對朱南盪進行多次掃蕩、襲擾,朱啟勛家三次被抄、被燒。1940年秋8團上升為主力後,任八路軍獨立第5旅3團2營營長。此後經常率領部隊轉戰於泗、沭、宿一帶。他帶兵有方,槍法好,勇敢善戰,智勇雙全,所以屢戰屢勝,聲威遠播。1942年6月,2營接受了拔除日軍設在宿遷陸集的中心據點任務。用政治攻心、夜戰、偷襲等戰術,靈活機動地打擊敵人,僅10多天時間就順利地掃除了陸集外圍據點,並生俘罪大惡極的慣匪孫小麻子。這時敵人龜縮到中心據點內固守待援。該據點工事堅固,碉堡群立,勢平坦,易守難攻。因久攻不下,部隊便在陸集街布防待命。第二天,大批宿遷援敵猛撲過來, 一下子衝到陸集街頭。面對猝不及防的危急形勢,果斷地對警衛排發出命令:“衝出去!”說完,拔出盒子槍,帶頭衝出,一槍撂倒了封鎖街道的敵機槍手。就在這時右腹中彈,本能地用右手捂住傷口,用左手繼續射擊,連又擊斃數人,嚇得尾追之敵不敢逼近。隨即指揮警衛排火速突圍,當忍著劇痛翻過一道牆頭時,由於傷口大,用力猛,腸子流了出來。他捂著已經流出的肚腸,以驚人的毅力指揮警衛排且戰且退。鮮血漸漸染紅了下半身。當撤離戰場約2里遠時,終於倒在血泊中,戰友們趕忙抬著他向後方醫院轉移。因傷勢過重,途中不幸犧牲,時年33歲。
歷史評價
朱啟勛犧牲後,經醫生檢查身中九彈,流出的肚腸多處破裂。盤腸大戰的英雄事跡,傳遍了整個淮海大地。1942年10月10日,獨立旅3團、淮海行署、漣水縣政府及成集區署聯合在朱南盪隆重舉行追悼大會,淮海區政府主席李一氓致悼詞。漣水人民為了紀念朱啟勛和他的堂妹朱啟傑烈士,建兄妹烈士碑於成集烈士公墓中,並把小洋河改名為“傑勛河”,把他們的家鄉改名為“傑勛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