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心中假如沒有憂慮和雜念,又何必要下內省觀察工夫呢?佛教所說的“反心無其心:第一個“心”字指心的本體,後一個“心”字指一切思考與憂慮。
註解
心無其心:第一個“心”字指心的本體,後一個“心”字指一切思考與憂慮。心無其心是心中沒有任何邪念或思慮。 觀心:即哲學上所謂的“內觀”,也就是自我省察。 莊生:莊子,名周。剖其同:剖是剖天,萬物本為一體,而“齊物一卻是分割本來相同的事 物。
評語
“拿著苕帚不掃地,深怕掃起心上塵”,這句富於禪機的偈語,是說人心本來清淨,可用掃帚一掃,雖說目的是在掃除塵埃,反倒會把心中的塵土給掃起來。佛家的“觀人”,莊子的“齊吻”,原來都是為了說明心空物一 之理。六祖惠能禪題就曾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 處惹塵埃?”一塵不染,也就是像佛僧應有的四大皆空。以佛理來喻人事是 同樣的道理,假如一個人本性善良,就木應邯鄲學步,而應從其他方面夾鍛 煉自己,保持品性,加強修養。就象一個才涉世的人,有許多純真的品德,關鍵是保持下去,而不是為學習、為修養自己卻丟掉本質上好的東西而揀來 世俗的惡習。
儒解
善於自製、少有過錯的人是聖賢,有了過錯用於改過的人同樣是大丈夫。孔子說:人犯了錯誤,要再內心自己控制自己,不要重複犯同樣的錯誤。又說:犯了錯誤,就不要怕改正。改正錯誤,就沒有錯誤了,不改,才真正是大錯誤。君子知錯必改,小人犯了錯誤,總是想辦法掩飾。但人犯錯誤,就像日月之蝕,錯的時候,人人看得見,改的時候,人人仰望著。歸納起來,孔子說了四層意思:不掩飾錯誤,不重複犯同樣的錯誤,犯了錯誤要痛加反省,知錯必改。好的文章是改出來的,鋼鐵是錘鍊出來的,高尚的人格是修養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