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該村現有農戶32 戶,共鄉村人口137 人,其中男性78人,女性59人。其中農業人口137人,勞動力68人。該村是純漢族集居地。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通路、通電、通水、通電視、通電話五通。全村所有農戶均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28 戶(占農戶總數的 87.5%);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2戶(占總數的100%)。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省內。
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73.53%。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核桃、萬壽菊特色產業,種植面積20畝;發展養殖業,發展豬120頭、牛30頭、羊160隻;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6人。到"十二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9年的1350元增加到1750元。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通路、通電、通水、通電視、通電話五通。全村所有農戶均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28 戶(占農戶總數的 87.5%);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2 戶(占總數的100 %)。該村到鄉道路多為水泥路;進村道路為砂石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7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7公里。全村共擁有機車12輛。
該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7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5 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該村到鄉道路多為水泥路;進村道路為砂石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7 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7公里。全村共擁有機車12 輛。
該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7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5 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5 公里,距離鄉衛生院 7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2 戶,占農戶總數的6.25 %。
農村經濟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 214.51畝(全部為旱地),人均耕地 1.61畝,主要種植玉米、小麥、洋芋等作物;擁有林地512.1畝,其他面積1251.08畝。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省內。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73.53%。
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1萬元,占總收入的61.76 %;畜牧業收入10萬元,占總收入的3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11頭,肉牛13頭,肉羊85頭);第二、三產業收入0.99萬元,占總收入的4.45 %;工資性收入0.67 萬元,占總收入的3 %。農民人均純收入1350元,農民收入以農產品、畜產品銷售收入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0.64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 人(占勞動力的1.49 %),在省內務工2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烤菸,主要銷售往本縣。2009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8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 47%。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種植業、養殖業等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烤菸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71戶,共鄉村人口308人,其中男性177人,女性131人。其中農業人口308人,勞動力183人。該村以彝族為主,彝族301人漢族7人。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87人,參合率75%;享受低保14人,五保戶3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5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2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大栗完小,中學生就讀到東山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5公里,距離中學12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5人,其中小學生2人,中學生13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9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2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792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0.09萬元,有固定資產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務公開和賬務人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部份民眾住房條件差,進村道路及村中道路沒有硬化。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抓好烤菸,大力發展畜牧業和種植業,硬化村中道路及進村道路,促進農民增收。
基層組織
該村黨員總數7人,其中男黨員7人 少數民族黨員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