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木待問(1140---1212年)字蘊之,號抱經居士。宋浙江永嘉郡(今浙江省溫州市茶山街道潘山)人。先世自五代晉時由閩徙瑞,出生於崇仁里藤岙村(今屬馬嶼鎮),.紹興十四年(1144),隨父母遷居永嘉城區問政坊(七楓巷),後寓居楓林。
他從小聰明好學,頗得著名學者洪邁(1123----1179年)的賞識,並做了洪邁的女婿, 娶德清李彥穎女為繼室,洪氏誥封魏國夫人,李氏誥封魯國夫人。曾拜另一著名學者鄭伯熊(1127---1179年)為師.隆興元年(1163年)狀元及第。成為南宋第十二名狀元,也是孝宗朝第一名狀元,又是永嘉第一位狀元。歷任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著作郎、知州等。嘉泰二年(1202)以禮部侍郎知貢舉,累官禮部尚書(從二品)。嘉定五年(1212)壽終正寢。終正議大夫(從三品),贈少師(從一品)、光祿大夫(正三品),謚“文簡”。木待問少力學,天資穎悟,博覽群書,詩文俱佳,惜僅存詩若干,吉光片羽,彌足珍貴。著《抱經集》3卷。
與學兄同榜進士好友黃府(1130—1210)字大方又字用藏,號東美。行火二十一,黃徹季子相善,歷簽書平江軍節度判官,轉從政郎,改知江南揚州府江都縣令,平海軍(今泉州)僉判、節度判官、副都統,皆頗有惠政,士民德之,廉介有聲。彼此交遊詩文,並贈與福建莆田黃石金墩黃府詩一首《游洋志》“聞道七閩鄒魯風,鳳公麟祖笑英雄;瑞雲自古呈瑞色,一氣光芒顯德中”。
人物生平
木待問於宋乾道六年(1170年)任洪州(今南昌市)通判,乾道八年七月以校書郎兼國史院編修官,及實錄院檢討;九年二月轉著作佐朗.十二月升著作朗,淳熙二年(1175年)四月離職回鄉守喪,淳熙五年六月,守喪期滿仍赴京任著作郎,六年二月遷起居舍人,至光宗朝累至太子詹事,紹熙四年(1193年)出任寧國知府(今安徽省宣城).任寧國知府時,正值荒年,留心賑災救濟,深得人心,為當地百姓稱頌。寧宗慶元元年(1195)十二月,以顯謨閣待制出任福州知府。二年十一月出任婺州(今浙江省金華市)知府.最後歷煥章閣代制,至禮部尚書,卒於任上.他長於詩文,工於書法,有詩作傳世。
木待問與鄭伯英糾葛辨析
新編《溫州市志》第589頁:“木待問,鄭伯熊學生。吳子良《林下偶談》說他貴顯後,因擴建府邸,侵占鄭宅,與鄭伯熊(當時已亡故)胞弟鄭伯英發生爭執,受到士論譴責。《宋元學案》認為:待問以大魁官至侍從,然無所表見,其於師門九等人表,當在下中。荊溪吳氏言其貴後,頗侮歸愚(鄭伯英之號)而侵其居,則又小人之靡也。”宋吳子良《木尚書訴鄭景元》說:“敷文(伯熊)死,後木尚書造宅,侵鄭氏地界。景元(伯英)不平,往與木詈垢而手擊之。景元亦大為木之子弟所箠。明日木訴之郡,逮景元。時景元待次教官,扶其母以出,木慚悚,退縮而止。木素無聞望,止以大魁為從官爾。因此事,永嘉人薄之。”“國朝(宋)官稱,謂大學士至待制為‘待從’。”
辨析木待問與鄭氏糾葛,首先要確定鄭氏住處分布情況。楠溪表山《鄭氏宗譜》載,溫州始祖鄭鎰,字永平。治《春秋》,以乾符元年(874)甲午中式二十名,三年(876)丙申,授永嘉刺史,為政三年,教化大行。適公族侄鄭虔昱亦授永嘉刺史,建議叔父留居下來,於是他就於郡城西北的八字橋築室居住。嘉祐四年(1059),鄭鎰五世孫鄭珂《鄭氏宗譜序》云:“鎰生洪肇。洪肇生奭。奭生默,太學國錄。天聖二年(1024)甲子,為楠溪之游,至表山,愛其山川之勝,風土之宜,田可耕,水可釣,遂卜築於茲,……於吾為禰,實鄭氏百世不祧之始祖也。”清道光二十年(1840),鄭蘭《表山鄭氏重修宗譜序》云:“我始祖永平公,唐僖宗時為永嘉刺史,值黃巢之亂,築柳木為柵,功在社稷,道梗不能歸,始家於溫。越四世至默公,由郡八字橋遷居表山,是為表山百世不祧之始祖,而永平公則始祖所自出之祖也。今夫國家之典章必籍文獻而後傳,祖宗之事跡必考譜牒而始知。由宋曆元明洊經兵燹,宋元無論已,明季譜亦罕有存焉者,即如龍圖公墓亦埋沒於荒煙蔓草之中,若非止齋(陳傅良)一志,則龍圖之名不可得而正。”鄭伯熊,表山鄭珂曾孫,鄭鎰八世孫,其墓地位於今花坦鄉東村證覺寺後。其弟伯英墓地位於溫州城西山余家奧。鄭伯熊與陳傅良交往密切。《宋史》卷434,“陳傅良,字君舉,溫州瑞安人。……永嘉鄭伯熊、薛季宣皆以學行聞,而伯熊於古人經制治法,討論尤精,傅良皆師事之。”陳傅良《跋雲山壽昌院右帖公據後》云:“《圖經》云:中和二年(882)置,與院牒合。……余壯時,從薛常州士龍學,士龍數為余言,道雪庵為人,由是定交。直龍圖閣鄭景望將造朝,與余游雁盪,會天大雪,行十數里,訪師於深林叢茅中。”《弘治溫州府志》卷十六《寺院·永嘉》:“壽昌禪院,在仙居鄉,中和二年(882)建。”鄭伯熊與陳傅良游雁盪山就近取道今屬於永嘉縣西源鄉的雲山寺,可見當時鄭仍居住表山。
陳傅良《東村澄覺寺北山宋太恭人陳氏墓暗志文》載,“……最後以伯英遇淳熙癸卯(1183)慶典,受今封。八十有七,當乙巳(1185)二月庚辰(二十六)日卒。”考鄭母卒年乙巳(1185)二月二十六日上距鄭伯熊之卒年淳熙八年辛丑(1181)七月初三的四年間,木待問職事為起居舍人(1179)、敦宗院、宗正寺卿、太子詹事、知太平州(1183)、吉州(1186年罷任)。“伯英,字景元,一字去華。紹興(1131~1162)末,上《中興急務》十篇,極言秦檜之罪。登隆興癸未(1163)進士第四人,任秀州判官,調杭州、泉州推官,母老,不忍行,食岳廟祿九年。終母喪,授寧德縣丞、福建提刑司乾官,猶不行,終其身不復仕。其論議憤發,筆墨豪健,俊者褫魄,貴者奪色。一時英俊皆推尊之,稱伯熊為大鄭公,伯英為小鄭公。紹熙三年(1192)卒,年六十三,著有《歸愚集》。”“以母老不肯仕宦,奉岳祠養母,不出者二十年。……晚自號歸愚翁。有《歸愚集》,其婿蔡幼學(行之)帥閩,鋟版三山。”可見,鄭伯英奉祠養母在永嘉家鄉,而木待問受誣在當塗任內,也就是紹熙四年(1193)知寧國府時,已在鄭母卒年之後。伯英卒於紹熙三年(1192)四月,此前,木待問並無任禮部尚書的履歷。無論時間或空間,木待問在永嘉郡城造宅侵鄭師地,顯然不可能。
臨海陳耆卿(1180~1236)及其表弟吳子良和永嘉戴栩都是葉適(1150~1223)的晚年學生。吳子良於寧宗寶慶二年(1226)中進士,官至湖南轉運使、太府少卿。一生反對南宋投降政策,與史嵩之(史彌遠侄兒,覲縣人)積不相能,時受排擠。而史家同溫州士人尤其是木待問,有著密切的關係。其中不排除吳子良對木待問有故意貶低的意氣因素。
木待問,諡文簡。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說:“唐制,兼三品得謚。國初已來,正三品方得謚,其他兼贈例不得謚”(胡道靜《夢溪筆談校正·逸文》)。宋真宗以後,若死後贈官至正三品者,也可請謚(宋敏求《春明退朝錄》卷下)。三品賜謚,這一辦法大體上為後代所承襲。《逸周書·溢法解》:“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學勤好問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壹德不解(懈)曰簡,平易不疵曰簡,正直無邪曰簡。”《新唐書·選舉志上》:“李棲筠曰:夏之政忠,商之政敬,周之政文,然則文與忠敬皆統人行。且諡號述行,莫美於文,文興則忠敬存焉。”“文”字型現了儒家文治的最高理想和為官的最高要求。百官以謚“文”為榮,而趨之若鶩。文武忠孝貞正等字都是上等的美謚。木待問卒後賜謚“文簡”,可知並非薄德小人。“野史雜說,多有得之傳聞及好事者緣飾,故類多失實,雖前輩不能免,而士大夫頗信之。”木尚書侵占鄭宅地,訴鄭景元一事不可信。
詩作欣賞
附宋代狀元木待問詩作六首:
1.《千里思》
君行千里輕所歷,妾馳千里心匪石。
春房酌酒意匆匆,愁不在離愁在憶。
鴛鴦瓦上昏無色,鸚鵡杯中塵更積。
燈前獨坐制君衣,淚濕剪刀裁不得。
2.《火後寄詮老》
攙槍墮九霄,列缺亂阡陌。
西城若黔廬,東墟已堆甓。
幽棲僅容膝,隱市意自適。
天公不我相,同此編戶厄。
平生一丘壑,未信天地窄。
終焉感窮途,萬慮集中夕。
載觀宇宙內,內在等公宅。
鄙夫六尺軀,俯仰嘆逼仄。
炙手事當路,快意已爛額。
野子今兀然,乘除付陳跡。
此身亦何有,而復身外惑。
相逢肯分山,試面九年壁。
3.《郊寺》
紅委牆陰花寂寂,翠滋亭角草纖纖。
風翻書葉常交案,雨壓爐煙不過簾。
4.《游洋志》
[游瑞雲山賦詩]
聞道七閩鄒魯風,鳳公麟祖笑英雄;
瑞雲自古呈瑞色,一氣光芒顯德中.
5.《忍貧詩》
忍貧如忍灸, 痛定疾良已。
餘子受一飽, 美疹不知死。
步兵哭窮途, 文公謝五鬼。
百世賢哲心, 可復置憂喜。
誦經作飢面, 偉哉天隨子。
九原信可作, 我會耕甫里。
錄於洪邁《夷堅丁志》卷十一。
按:阮籍(210~263),三國魏文學家、思想家。曾為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與嵇康齊名,為“竹林七賢”之一。其《詠懷》八十餘首,表現磋生憂時、苦悶仿徨的心情。韓愈(763~824),唐文學家、哲學家。卒諡文,世稱韓文公。其《送窮文》:“凡此五鬼,為吾五患。”五鬼,指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等五種窮鬼。陸龜蒙(?~881),唐文學家,曾任湖、蘇二州從事,後隱居松江甫里,自號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有田四頃,歲常足食,惟遇潦則浸沒不得獲。忍飢誦經,蓋此時也”(洪邁《夷堅丁志》卷十一)。該詩借阮籍、韓愈和陸龜蒙等賢哲身處困境自我排遣的典故,表現自家遭受火劫,財產告盡,飢兒待哺的慘狀,決心隱居鄉間。使用典故,信手拈來,貼切自然。
6.《雁盪山觀瀑布》
懸崖滴溜流瀑泉,岩下斜陽罅里天。
醉坐此中寒欲栗,卻消酒力阿誰邊。
木待問墓
位於永嘉縣楓林鎮的南宋狀元、禮部尚書木待問墓,屬於永嘉縣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