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全村國土面積58.93平方公里,海拔1900米,年平均氣溫15 ℃,年降水量1700毫米,適合種植茶葉、甘蔗、八角、核桃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4427 畝,人均耕地2.5 畝,林地64462.00 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26.4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98.00 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988畝(其中:田1610畝,地3378畝),人均耕地3.5畝,主要種植糧食、茶葉等作物;擁有林地64462畝,其中經濟林果地79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46畝,主要種植山蒼子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635畝,其中養殖面積4畝;草地1420畝;荒山荒地3623畝,其他面積 13261畝。
基礎設施
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村內無路燈。全村有81戶通自來水,有1戶飲用井水,有303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78.7%)。有385戶通電,有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85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0%和48.05%);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8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80戶(分別占總數的100%)。
該村到鄉道路晴通雨阻;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28.0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28.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4 輛,拖拉機12輛,機車62 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0.00畝,有效灌溉率為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0 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0畝.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8 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戶;建有小水窖0口;無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全村有2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 6個自然村已通電;有2個自然村已通路;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話;無通路燈的自然村。有4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6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2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38 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725.2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56.67萬元,占總收入的35.39%;畜牧業收入175.08萬元,占總收入的24.1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650頭,肉牛69頭,肉羊176 頭);漁業收入1.20萬元,占總收入的0.17%;林業收入61.97萬元,占總收入的8.55%;第二、三產業收入15.30萬元,占總收入的2.11%;工資性收入6.70萬元,占總收入的0.92%。農民人均純收入1680 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6.70萬元。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5 人(占勞動力的2.09%),在省內務工26人,到省外務工9 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86戶,鄉村人口1739人,其中男性937人,女性802人。其中農業人口 1726人,勞動力970人。該村以漢族、僳僳族為主(是漢族、僳僳族混居地),其中漢族1079人,僳僳族379人。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6人,占人口總數的0.35%;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432人,參合率83.6%;享受低保151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300平方米,有村醫2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23 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村內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村內無生活排水溝渠設施,有人畜混居的農戶10戶,占農戶總數的2.6 %。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 所,校舍建築面積749平方米,擁有教師6人,在校學生65人,距離鄉中學23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80人,其中小學生130人,中學生50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村內無圖書室、業餘文娛宣傳隊。
村務公開
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5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530.00 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50.00 畝。尚未建立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 。年末集體總收入5.44萬元,有固定資產6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4.03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尚未成立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公示。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5個黨小組,共有黨員42人,其中男黨員37人、女黨員5人,少數民族黨員14人;60歲以下黨員30人,60歲以上黨員12人。
村委會由楊從恩、楊恩華、余學明等組成,下轄木城坡、新寨河、塔扇溝等9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7個,共有團員52人。
人文地理
木城坡是一個漢族和僳僳族混居的山區村委會。僳僳族主要聚居在木城坡、新寨河、街賀3個自然村。僳僳族信仰基督教,在木城坡村小組還有英國傳教士的墳墓,街賀、新寨河、木城坡分別建有禮拜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