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宿村

1958年9月,改稱大隊管委會。 1968年6月,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 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

基本信息

概況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建村。因建村時地曠人稀,野獸眾多,建村人之岳母心裡惦念,常眺望婿家。婿感岳母之情,遂命村名為望婿。另一說為,姜本來此定居,與泉水頭村初姓之女結婚。初氏父母牽掛女兒,每天站在高處,遙望女婿家的煙囪冒不冒煙,日子久了即命名為望婿村,後演變為望宿村。 望宿村位於海陽市西部,地處東經120°57′,北緯36°52′。東距古家夼村2公里,西距夾格莊1公里,南距駒風頭村1公里,北距魯疃1公里。距市政府駐地32公里,隸屬小紀鎮。 全村轄區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52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有小麥、玉米、大豆、花生、蘋果、板栗等。 2002年,全村535戶,1540人,均為姜姓,漢族。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43年成立望宿國小。1953年成立望宿完小。1969年成立望宿聯中,學生240人。1986年,由舊教室搬遷至新教室。自建國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專院校者43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人。村中有農藝師2人。 人民生活20世紀80年代,本村告別了煤油燈,家家用上電燈。到2002年,家家有電視,60%的戶有彩電,全村有中型客車3輛,農用汽車2輛,機車88輛,拖拉機300多輛,人均存款2600元。 村莊建設本村原是出了名的“九條胡同九盤碾,九個石臼舂米川”。運輸方式祖祖輩輩靠肩挑人抬。改革開放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村統一歸劃,建起9條10米寬的大街,汽車可以隨便通行。拖拉機戶戶都能開到門口。肩挑人抬的時代一去永不復返。50%的戶住上了進深為6米的磚瓦房。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5平方米。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39年,中共望宿村黨支部成立。在黨支部領導下,發動民眾擁軍支前,組織民兵參軍參戰。1949年10月,黨員身份公開,全村有黨員13名。2002年,全村有黨小組5個,黨員59名。曾有姜振祜、姜振祿、姜振貞、姜扶寶、姜俊玉、姜玉順、姜學禮、姜同師、姜同波、姜同柱、姜洪慶擔任黨支部書記。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1年設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9月,改稱大隊管委會。1968年6月,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下設民政、調解、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曾有姜振祿、姜振寶、姜俊玉、姜連太、姜學禮、姜元珠、姜元榮、姜玉進、姜同柱、姜元成任村委主任。2000年1月,姜同武任村委主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