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那是在兒時,那個有幾分調皮又有幾分任性的年齡,耳邊總少不了大人們的反覆叮嚀:帽子不能反著戴,衣服不能反著穿;男孩子不能穿女孩子的衣服;逢年過節時不論自己多么喜歡都不能穿白色的衣服、鞋子;除夕要和衣而睡,還有什麼“正月里不能剃頭,剃頭就會死舅舅”等等。問大人們為什麼,有時候能夠告訴我原因,有時候連他們自己也不清楚,於是勒令說:“照做就是了,反正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
帶著這樣的不解我們一天天長大。一次讀書時恰讀到,二百多年前有一位英國船長也遇到了類似的疑問。1777年,英國航海家柯克帶領著一支探險隊來到位於中太平洋玻里尼西亞群島的湯加島上。他發現島上的土著人中有一種非常奇特的生活現象,比如某種物品只限酋長、巫師、頭人使用,而一般人不許使用;有些東西只能用於某種特殊的目的,一般目的不準用;一些場所只允許成年男性進入,而不許女性或兒童進入等。當地土語稱這種現象為“塔布”(Taboo或Tabu)。柯克船長將“塔布”一詞帶回了歐洲。此後,包括人類學家在內的許多科學家、學者開始關注並系統地研究這一有趣的現象。經過廣泛取證和深入研究,科學家們發現,並非只有太平洋群島的人們才有“塔布”現象,幾乎世界上所有的民族中都存在類似的問題。
在中華民族的傳統語彙中,這些讓人頗費腦筋的問題有一個共同的歸屬:禁忌。“禁”與“忌”雖意義相近,卻各有側重。“禁”是禁止亦即不允許的意思,“忌”是因害怕或憎惡而力求避開。
圖書目錄
一、日常穿戴復何為 禁忌就在細微處
髮膚之畏
舊鞋自珍有緣由
晾衣、收放不自如
箕踞如袒裸
瑣事一籮筐
二、節日慶典當有規 總有禁忌緊相隨
“忌”在舊符換新時
上巳戴花,清明插柳
端午系瑞符
重陽簪菊佩茱萸
“鬼節”扮鬼
三、儀禮裝束應有禮 禁忌凸顯於制度
小兒忌諱多
婚服禁忌
喪服忌俗
陰陽不同俗
往來勿犯忌
四、環境變異會有則 各有禁忌大不同
周邊不似中原俗
遮露兩重夭
十里認人,百里識衣
拖鞋的尷尬
五、身份相左人之故 禁忌亦呈世間情
“行頭”的禁忌
龍袍與布衣
男女有別
六、彩裝繽紛隨人意 禁忌隱在奼紫間
貴賤何所據
吉凶本無憑
不可忍的“綠帽子”
世界各地的色彩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