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鍋

朋鍋

“朋鍋”,是大同地區以及內蒙古武川方言,就是一個光棍漢到一對夫妻家中,和人家同睡一盤炕,同吃一鍋飯,同撐一個家。它記在當地的縣誌里,因為它客觀地反映了當年那個時代走西口人在武川的真實情況。

民歌

《朋鍋》內蒙古武川當地的一首山曲。廣泛流行於河套一帶。

“霜殺的麻子黑顆顆,哪一個大女子沒哥哥?白格生生臉臉花卜楞楞眼,小妹妹的人樣兒賽天仙。綿格楚楚胳膊俏格溜溜手,人裡頭就數你風流。拿上個饃饃敬黑狗,今夜我要把妹妹瞅……”

方言

“朋鍋”,是大同地區以及內蒙古武川方言,就是一個光棍漢到一對夫妻家中,和人家同睡一盤炕,同吃一鍋飯,同撐一個家。它記在當地的縣誌里,因為它客觀地反映了當年那個時代走西口人在武川的真實情況。

實際上,“朋鍋”這種事在過去的武川縣是十分平常的,有些村子甚至十戶中有五六戶就這樣過,民風如此,誰也不笑話誰。這“朋鍋”的漢子一般都是咱山西走西口的。

其實,“朋鍋”這種現象出現在武川,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這兒山高皇帝遠、又地廣人稀,每家每戶平均都有上百畝地,單靠自家的男人根本種不過來,有錢人家還可僱傭長工,沒錢的人呢?於是,“朋”一個又能幹活、還不用付工錢的“夥計”就是很自然的事了。同理,對本身沒有什麼錢、空有一身力氣的走西口者來說,長期的動盪生活,也給了他們一種更為現實的人生觀:“朋”上個好人家,也不失為無奈中的一種選擇。

因為是一種無奈的選擇,“朋鍋”的人不幸福也是很自然的事。就拿武川縣城邊一個叫“大興”的村子來說,這個村子裡至今還有七八個孤老頭子住在敬老院裡,他們早年都是咱們河曲、保德一帶的“雁行客”,來武川後都當過“朋鍋”。後來,有的因“朋”的人家女人早死了,就被人家兒女們趕出了門;有的則是和女方感情不和、或者和這家男人處不來,早早就“離異”了的;還有的是因後來這裡風俗變的看不起“朋鍋”人而自動“退”出來的……但不管哪種情況,因他們的“特殊身份”所限(所生子女一律不姓他們的姓,也不認他們為父,老家也早已沒人可投靠),最後晚年都過得很淒涼——我們去時,這些老人就偎依在村頭的陽坡上取暖,看了讓人心酸……

小說用詞

曹乃謙小說中用詞

《到黑夜想你沒辦法》中大量有“朋鍋”出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