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芒筱竹

有芒筱竹

有芒筱竹(T.aristatus(Gambge)E.G.Camus),稈高4m,徑1.5cm,節間長10cm,具縱條紋及被短柔毛,節較平。分布在印度的東北部,錫金、孟加拉的西部。我國西藏亞東,海拔2000~2500m。

基本信息

外觀

有芒筱竹(T.aristatus(Gambge)E.G.Camus)
稈籜革質,具顏色條紋,向上漸尖,鞘口寬7mm,基部具刺毛;籜舌短,微具短柔毛;籜葉鑽狀,具條紋。

 葉片矩圓狀披針形,長15cm,寬1.2cm,簇生枝頂部。

分布

印度的東北部,錫金、孟加拉的西部。我國西藏亞東,海拔2000~2500m。

形態特徵

地下莖的竿柄(即“假鞭”)粗短,長1.5---6.5厘米,徑粗8—22毫米,共7—14節,節間長1-8毫米,其上的鱗片(鞭籜)互動排列緊密,無毛而有光澤。竿叢生,;高達5米,共約30節;節間長40(-45)厘米,直徑8—30毫米,幼時綠色,老則呈黃色,圓筒形或在有分枝一側的節間下半部具淺溝槽,表面無毛,但被灰白色蠟粉,竿壁厚2—3毫米;籜環和竿環均較隆起而無毛;節內長2—3毫米;竿每節生3—4(—7)枝,枝帶紫紅色,與竿作35—45度的夾角而開展,枝長3.5—6.5厘米,約6-10節,節間長1.5—12毫米,徑粗1.5—3毫米,稍扁,無毛,但在枝的籜環下方幼時微被白粉。籜鞘長橢圓形兼三角形,先端漸窄(寬4—6毫米),背部暗褐色並具紫色斑點,疏被易落的白色小刺毛(尤以鞘基部為甚),縱肋明顯,惟鞘上半部因質地較薄故小橫脈明顯,籜鞘內面無毛,在其上半部同樣具縱肋和小橫脈,邊緣生纖毛狀小刺毛;籜耳小,長圓形,上具灰白色縋毛數條,毛長2—3毫米;籜舌矮,高約1毫米,三角狀突起或稀為截形,黃褐色,邊緣作缺刻狀破裂;籜片直立,線狀披針形或長三角形,無毛,惟上表面的基部呈深褐色而有微毛,縱脈顯著,因基部與籜鞘頂端無關節,故不易脫落。末級小枝具2—4葉葉鞘長2.2-3厘米,淡綠色,無毛,惟在外葉舌處生灰白色短粗毛;葉耳微小,上具5-7條灰色至黃褐色縋毛,後者作放射狀開展,勁直或微波曲;葉舌矮,紫褐色,錐形或略為截形,無毛;葉片窄披針形,長(3)5.5—9厘米,寬(5)8-15毫米,上表面綠色,下表面淡綠色,兩面均無毛,先端長漸尖,基部楔形,次脈3—5對,再次脈5—7條,小橫脈明顯,葉緣之一側具小鋸齒而粗糙;葉柄長1-1.5毫米,無毛。筍期5—7月。我國際本尚未見有花,茲根據J.S.Gamble的原記載侈澤如下,以供參考。花枝無葉或有葉花序簇生在竿的或枝條的各節,在每片大型佛焰苞(其長為3.7—5厘米,寬1—1.7厘米,紅棕色或黃色,頂端具流蘇及葉片狀的縮小葉)內汁包藏有呈圓錐花序狀的小穗3—5枚;小穗含2穎及4—8朵小花,體扁,長2.5—5厘米;小穗軸節間呈棒狀,微彎曲,在其頂端折斷的口部被白色小纖毛;穎長圓形至披針形,灰色,膜質,表面粗糙但無毛,(3)5—7脈,中肋成脊,先端具小尖頭;外稃卵形,先端長漸尖,深暗包,被小硬毛而粗糙,有明顯的9脈;內稃與外稃近等長,卵狀,漸尖,背部具2脊,脊上生小纖毛,通常在頂端具2齒尖,脊間具2脈,脊外至邊緣功;各具2脈;鱗被披針形,先端銳尖,下部較肥厚並具3脈紋,邊緣生纖毛;花葯可伸出花外,紫色,鈍圓頭;子房卵圓形,頂端生短的花柱,再向上則具廣展呈羽毛狀的3柱頭。穎果深褐色,線狀長圓形,無毛,先端尖,有腹溝存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