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燒傷是平時和戰時的常見創傷,多器官功能衰竭是燒傷病人死亡的首位原因。研究證明,過度的全身炎症反應可能是多器官功能衰竭最重要的誘發因素。因此,防止全身炎症反應失控,調節體內致炎/抗炎反應平衡,是有效減輕燒傷後組織損害與提高燒傷救治成功率的關鍵。柴家科等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在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資助下,結合動物實驗與臨床觀察,從整體、器官、細胞、分子和基因水平等不同層次,對全身炎症反應綜合徵和膿毒症的發生機理、病理生理效應及臨床防治進行了系統、深入的研究。
他們通過對燒傷膿毒症大鼠動物模型實驗研究,第一次發現燒傷後存在骨骼肌“有氧糖酵解”現象。這一發現,深化了對燒傷後機體代謝紊亂的認識,為臨床採取針對性干預措施提供了新的線索。他們根據燒傷臨床實踐和研究,率先建立了符合臨床實際的燒傷膿毒症診斷標準,為早期診斷、干預和判斷預後提供了客觀依據。他們通過對5330例燒傷患者和其中451例膿毒症患者進行前瞻性和回顧性研究,發現燒傷膿毒症的發生除與燒傷面積的大小、深度、年齡、有無吸入性損傷等有關外,休克與感染是燒傷膿毒症發生的重要誘因,所以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發病前均有膿毒症表現,證明膿毒症是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發病基礎,早期採取有效措施進行干預,減輕和去除助發膿毒症的各種因素,將有助於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發生及改善患者預後。據此,他們創建了燒傷膿毒症及其併發症的綜合防治方案,首次提出了“充分的液體復甦、迅速恢復腸道血供、防治氧自由基損傷”抗休克治療的三個目標;實施早期切除燒傷焦痂,用異體和自體皮膚覆蓋創面;採用大劑量激素、山莨菪鹼和潘生丁短程聯合治療膿毒性休克,有效地改善全身血液動力學和微循環障礙,為後續治療贏得時間;採用自行研製的血仿膜無肝素血液透析療法治療膿毒症並發高鈉血症患者。這一綜合防治方案經全國20多個省市100多家醫院推廣作用,使我國燒傷膿毒症的臨床防治有了突破性進展,嚴重燒傷病人膿毒症發病率由43.9%降為26.0%,多器官功能衰竭發病率和病死率分別由17.3%和87.5%降為6.9%和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