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福婚姻,才有好孩子

《有幸福婚姻,才有好孩子》是2011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戴維·柯德。

出版信息

定 價: ¥28.00

作 者: 【美】戴維·柯德 著 千太陽 譯

出版時間: 2011-10

版 次: 1

印 次: 1

字 數: 203千字

開 本: 700×960 1/16

紙 張: 1

ISBN: 9787512405998

圖書簡介

沒有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快樂成長。但如今有太多家長做過了頭,一心只圍著孩子打轉。這不僅傷害了孩子,還破壞了婚姻。 現在好訊息來了:你再不用在伴侶與孩子間左右為難。從最新的神經科學出發,結合自身對全世界家庭的研究所得,本書作者戴維·柯德用輕鬆、易懂的語言,交給你最實用的工具,讓簡單和快樂重回家庭! 在這本書里,你將學到: ·為什麼你和伴侶吵得再凶也不要緊? ·為什麼與你的父母越親近,越能改善你自己的為人父母技巧? ·為什麼你和伴侶絕對是天生一對? …… 還有更多的奧秘等你自己挖掘。為了婚姻的幸福、孩子的未來,加油吧!

圖書目錄

引言

傷害家庭的三大誤區

擺脫混亂

從別人的錯誤中學習

情感離婚的夫妻

評估你的家庭

誤區1:我們給予孩子的關注越多,他就會變得越好

你怎樣處理與伴侶之間的關係

誤區2:爭吵會導致離婚

你如何看待你的婚姻

誤區3:如果我們對婚姻感到不滿,是因為選錯了結婚對象

改變一度,轉變一生

第一部分 我們是如何不自覺地傷害了孩子的

第一章 我們是怎樣在孩子身上創造了一個自我應驗的預言的

當你注意到時,已太過火

“室友夫妻”會傷害孩子

我們怎樣轉移著我們的包袱

投射到孩子身上的四個步驟

步驟一:家長的焦慮在尋求一個宣洩口

步驟二:看護者尋求專家肯定

步驟三:全家形成一致

步驟四:孩子也認同了投射下的進程

基因 VS原因

身心聯結:我們的意願會影響孩子的身體

投射總結

孩子不是你的好朋友

警示鐘

第二章 為什麼我們對孩子好心做壞事

“如何”與“為何”

和其他動物一樣,人類也要斷奶

母子聯結:確保嬰兒健康成長

調諧:看護者與孩子之間的對話

斷奶:孩子走向獨立的關鍵一步

看護者和孩子是如何黏住了彼此的

調諧:焦慮上升的信使

我們大腦的杏仁體: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孩子成人後重播這一幕

總結:我們如何、為何把包袱轉移給了孩子

第二部分 我們怎么傷害婚姻就怎么傷害孩子

第三章 我們為什麼會傷害我們最愛的人

我們沒有意識到,我們在“向快樂開槍”

替罪羊:把焦慮轉移給別人

責備者與自責者

導致伴侶或子女困境的常見模式

少刺激,多控制

第四章 沉默是婚姻的殺手

“戰”或“逃”反應中的“逃”

迴避伴侶比爭吵更糟糕

常見的無意識疏遠方式

沉默處理

手機和筆記本電腦

孩子們的活動

疏遠父母

情感離婚:遠離伴侶,靠近孩子

第五章 焦慮:人際關係中的矛盾起因

所謂“壓力”實際是內在焦慮

緊張的值勤士兵

那是一片原始叢林嗎

被設定的過度反應

烙印:我們把包袱傳給了孩子

焦慮傳播快速地遍及“族群”

不完全斷奶與烙印

孩子接收了一切:鏡像神經元

洞察焦慮的惡性循環

緩解焦慮:自我意識

第三部分 解決方案:把你的婚姻放在第一位才能養育快樂的孩子

第六章 草不會更綠——你已經選擇了最理想的伴侶

化學反應:伴侶之間的一種原始本能

同等強度的焦慮感

驚嚇反應

是什麼讓我們在一起,又讓我們分離

化學反應是不會撒謊的,接納你的伴侶吧

我們的處理方式如同打牌

第七章 快速了解一下你的家庭史,你將不會重蹈覆轍

第一條好處:接納你所愛的人

第二條好處:改善你的性格 讓我們繼續探索

第三條好處:通過改善與父母的關係,來改善你的婚姻

自我審視的樂趣

現在,我需要內心安寧

第八章 在你自己身上找問題

第一步:確定孩子的問題,並在你自己身上尋找同樣的問題

第二步:追蹤孩子的問題,要回到問題的起源處:你所出生的家庭

第三步:觀察孩子的問題,把它看成是你或你婚姻中出現焦慮的信號

如果你感到內疚

第四步:越多地意識到你自身的缺陷,你就越能減少焦慮,更少地將包袱傳遞給你孩子

總結:避免會應驗的預言

第九章 我們得到了很多好的建議,但為什麼不能堅持

“幫助”實際上就是傷害

如何減少你對別人怎樣看你的擔心

偵破家庭之謎

團聚:把惡魔從壁櫥里揪出來

努力的成果

例一:出其不意地永遠改變你的孩子

例二:泰勒和瓦爾寫下的“家規”

例三:道格和琳尼將用餐時間變成了享受

例四:吉米“強迫”湯米熱愛冬季運動

真正的同情心意味著什麼

寫下你的信念

想讓孩子幸福?先找到屬於你自己的生活

送給上班族媽媽的話:只管去吧

第十章 走走,吃吃,談談,通向幸福之家的道路

與你伴侶建立終生的友誼

在用餐時間聊聊天

幸福婚姻的捷徑:拜訪父母

從這裡出發,我們將到達哪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