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比較兇猛,以小魚小蝦為食,不但有舌頭,而且還會變色。在光線強的地方,膚色就會變得很淺,隨著光線變弱,怪魚的膚色則會變得越來越青黑。
相關詞條
-
九成宮醴泉銘
《九成宮醴泉銘》是唐貞觀六年(632)由魏徵撰文、書法家歐陽詢書丹而成的楷書書法作品(碑刻者不可考)。現存於陝西麟遊縣博物館。 《九成宮醴泉銘》敘述了“...
書法內容 創作背景 藝術鑑賞 名家點評 後世影響 -
九成宮醴泉銘碑帖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碑帖》是唐代碑刻。由魏徵撰文,歐陽詢書。記載唐太宗在九成宮避暑時發現泉水之事。
簡介 正文 注釋 譯文 相關詩文 -
萍瀏醴
萍瀏醴是江西萍鄉、湖南瀏陽以及醴(lǐ)陵地區的簡稱,歷史上在此地區發生了一次影響深遠的戰役——萍瀏醴起義,這是同盟會成立後第一次大規模的武裝起義。具有...
簡介 歷史背景 起義過程 領導人物 歷史意義 -
醴腸
醴腸,別名旱蓮草,墨草,一年生草本,高15-60厘米。種子繁殖。在長江流域,5-6月出苗,7-10月開花、結果,8月果實漸次成熟。性寒,味甘酸,能夠補腎...
形態特徵 地理分布 用途 -
萍瀏醴起義
萍瀏醴起義,指1906年12月4日,同盟會策動江西萍鄉、湖南瀏陽、醴陵地區會黨和礦工的武裝起義。
概述 歷史 -
《醴泉》
《醴泉》是宋代章天與寫的一首七言律詩。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 -
醴泉岩
醴泉岩,位於福建省白水漈西北側,岩中有一座禪寺。始建於南宋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毀於元代兵亂,明代重建,後來又毀於“文化大革命”期間,1982年在...
簡介 歷史淵源 -
《九成宮醴泉銘》
《九成宮醴泉銘》,唐代碑刻。公元632年鐫立於麟遊(今屬陝西)。魏徵撰文,歐陽詢正書。記述唐太宗在九成宮避暑時發現醴泉之事。筆法剛勁婉潤,兼有隸意,歐陽...
唐代碑刻 釋文 “九成宮”遺址 關於作者 -
九成宮醴泉銘集字聯
《九成宮醴泉銘集字聯》由中國書店出版社出版。
圖書信息 作者簡介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