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橋村

月橋村位於廣東省鶴山市龍口鎮南邊,全村常住人口850人。近年來,該村結合自身實際,確立“科學規劃,分步實施”的思路,多方籌集資金,在村幹部齊心協力、示範帶動下,全體村民積極參與、齊抓共管,堅持一年辦一件實事,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如今的月橋村,正向著“村莊整潔,環境優美,民風淳樸”的目標大步邁進。

基本信息

月橋村簡介

月橋村位於廣東省鶴山龍口鎮南邊,全村常住人口850人。近年來,該村結合自身實際,確立“科學規劃,分步實施”的思路,多方籌集資金,在村幹部齊心協力、示範帶動下,全體村民積極參與、齊抓共管,堅持一年辦一件實事,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如今的月橋村,正向著“村莊整潔,環境優美,民風淳樸”的目標大步邁進。

月橋村規劃

月橋村“兩委”幹部的規劃意識非常強,確立“科學規劃,分步實施”的思路,對新農村建設作出整體規劃,從村民最迫切希望解決的事情入手,按照逐年推進原則,有計畫地加強村莊基礎設施建設和綠化、環境整治,使村莊實現“一年一小變,三年一大變”。一是高標準規劃新村。月橋村“兩委”在充分尊重民眾意願下,聘請鎮建委高標準規劃了新村,共32戶,新村的主巷寬6米,側巷寬3米,統一規劃給排水及地面標高,利用競投的辦法進行分配,使有需要的村民擁有自己的宅基地,村莊建設整齊劃一。二是重建金崗橋和月橋橋。金崗橋和月橋橋是月橋村民出入的必經之路,因為年久失修,橋樑較殘舊,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村“兩委”急民眾所急,帶頭髮動村民和外出幹部,集資27萬元對這兩座橋進行重建,解決了800多人生產生活“過橋難”問題。三是村道硬底化。為徹底解決村民“行路難”問題,月橋村又集資近45萬元對村道進行硬底化建設,有了平坦寬闊的村道,村莊面貌煥然一新。四是規劃文體設施。為使村民有娛樂、健身的活動場所,村“兩委”規劃建設兩個籃球場,豐富村民的文體生活。目前,籃球場正在積極籌建中。

新農村建設

為順利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村“兩委”想方設法籌集經費,按照“五個一點”(即上級部門支持一點、廠礦企業贊助一點、村民小組生產聯隊各出一點、村民民眾集資一點)的模式籌集建設資金。如在村道硬底化建設中,村“兩委”幹部帶頭捐資1.3萬多元,在村幹部示範帶動下,廣大村民也踴躍捐資,在短短的半個月內便收到148人次共20多萬元的捐款。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以來,月橋村共籌集建設資金70多萬元,全部用於改善村容村貌和基礎設施建設。

自然資源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233畝,人均耕地1.07畝,主要種植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492.2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32.2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61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其他面積713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7年底,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133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33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93.66%和1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0戶(分別占總數的75.76%和30.3%);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彈石路,進村道路為彈石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0公里,全村共擁有機車4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戶;裝有太陽能農戶3戶;建有小水窖30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84畝,有效灌溉率為78.97%。
該村到2007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7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1.4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6.5萬元,占總收入的32.08%;畜牧業收入17.49萬元,占總收入的3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00頭,肉牛10頭,雞20隻);林業收入3.18萬元,占總收入的6.18%;第二、三產業收入6.1萬元,占總收入的11.86%;工資性收入0.5萬元,占總收入的0.97%。農民人均純收入19.14萬元,農民收入以種植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9.4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0人(占勞動力的11.11%),到省外務工10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第三產業等,主要銷往本縣,計畫發展核桃、茶葉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有農戶33戶,全村人口142人,其中男性64人,女性78人。142人全部是農業人口,勞動力90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族彝5人,漢族137人。
到2007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19人,享受五保1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4.5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0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33戶。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杏子山國小,中學生就讀到碧溪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4.5公里,距離中學1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5人,其中小學生10人,中學生5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7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33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有固定資產65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會議方式公開 。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員總數5人,黨員中男黨員5人,團員11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