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形灣

月形灣

月形灣,走張坊,進入江西省銅鼓縣境不到一公里就是了。一條山溪從遠處的大溈山麓潺潺流下,曲曲折折。溪水清且漣漪,行人往往都會在這裡小憩,掬一捧山溪水,洗洗臉,或者喝上一口,沁人肺腑。頓感心曠神怡,沒有了疲勞,甚至沒有了煩惱。

基本信息

走張坊,進入江西省銅鼓縣境不到一公里就是。這裡古時候是湘贛商人交通要道,木頭,山貸,都是通過這裡進入湘贛兩省。
一條山溪從遠處的大溈山麓潺潺流下,曲曲折折。溪水清且漣漪,行人往往都會在這裡小憩,掬一捧山溪水,洗洗臉,或者喝上一口,沁人肺腑。頓感心曠神怡,沒有了疲勞,甚至沒有了煩惱。小溪兩邊是層層疊疊的梯田,農舍在梯田間錯落有至。山頂是連綿起伏的群山,森林和翠竹,把它點綴成一幅山水墨畫。站在大溈山麓朝這裡瞭望,月形灣正好處在一條巨龍的頭上,似一灣月亮,又似一顆龍珠,在青山綠水中若隱若現。

相關傳說

1927年9月5日,毛澤東同志在中共瀏陽縣委書記潘心源的護送下,從安源出發,奔赴銅鼓,親自領導秋收起義。一路上日夜兼程,繞過敵人重兵把守的萍鄉,在進入瀏陽、銅鼓邊界張坊鎮雙溪的一個小山村時,被一幫團防隊員扣留,在押往瀏陽團防局的途中,先是故意落在後面,然後猛地抓出一把銀園往前一甩,團丁開始一愣,見是銀元,忙跑去撿。毛澤東趁團丁滿地尋撿銀元的時機,往左一拐,朝山上跑去。只顧著撿銀元的團丁,見毛澤東往山上跑,一邊大喊:“站住!”,一邊連忙追趕。毛澤東跑上山坡,見團丁趕來。就沿著山埂斜插跑入江西省銅鼓縣境內。這裡山林漸密,茅草叢叢,一陣陣山風吹來,只聽到一片悉悉索索的聲響,見不到毛澤東的身影。
團丁追過來,拿著槍刺和梭標在茅草叢中東刺西銼。突然,一陣悉悉索索的響聲傳來,猛聽得一個團丁怪叫:蛇來了,蛇來了,快跑。只見一條巨蟒頭腦昂起,從草叢中衝出。一下子就竄到團丁隊長面前,嚇得團丁隊長面如土色 ,瑟瑟發抖。蟒蛇圍著團丁隊長轉了一圈,又慢慢地爬回草叢。團丁們誰也不敢再到草叢中搜查了。再看看這裡已到了江西銅鼓的境地,不遠的排埠就有工農革命軍駐紮,團丁們不敢久呆,便垂頭喪氣地離去。
其實,毛澤東進入銅鼓縣境後,從山坡直下,跳進小溪。借著溪邊的茅草、灌木作掩護,整個身子躺在溪水裡。旁晚,毛澤東從小溪里爬起來,只見自己一身都是泥污,鞋子也不知道什麼時候丟了。他沒有到過銅鼓,不識路徑,光著腳慢慢地走著。這時,從山上下來一個挑柴的中年男子。
毛澤東主動上前打招呼,中年男子一見毛澤東這付模樣,對他的身份猜出了個十有八九。因為最近一段時間,銅鼓的工農運動蓬勃發展,排埠就成立了好幾個農民協會。經常有象毛澤東這樣的外地人,在銅鼓這一帶活動。他們走家串戶,和藹可親,盡講一些窮苦人喜歡聽的道理。因此,中年男子見到毛澤東就一股親近的感覺。
他們一邊走一邊交談,當談到農民協會時,毛澤東問:“你們這裡辦了農民協會嗎?”
中年男人說“辦了,農民協會好,只是不該打菩薩。”
毛澤東回答說:“不錯,告訴你,我就是農民協會的委員長,我在農民協會是反對打菩薩的,今天下面喊捉人,就是捉我,朋友請救一救我吧!”
中年男人很驚訝:“怎么救法?”
毛澤東說:“這是兩塊錢,一塊請你幫忙買雙鞋,一塊請你買點飯。”
中年男人下山後沒有回家,而是到排埠街上,在一家雜貨鋪里買了飯和草鞋,匆匆送上山來。毛澤東一邊吃飯一邊詢問排埠的一些情況。
吃完飯後,毛澤東問:“到銅鼓怎么走?”打柴人說“這就是銅鼓的地界了,這個地方叫月形灣。從這裡到銅鼓縣城還要走二十多里。”由於一路奔跑,不知什麼時候毛澤東的腳拐了,此時,一陣陣痛楚襲來,步行十分困難。
中年打柴人見狀,就說:現在夜間了,你這個樣子只怕走不到銅鼓。不如在這裡住一夜再說。毛澤東便在打柴人的安排下,在月形灣的吳家祠住了一夜,第二天,也就是9月8日,一早起來就上路,趕往銅鼓縣城,到達起義指揮部肖家祠。
在和中年打柴男人分手的時候,毛澤東再次詢問打柴人的名字,打柴人不肯講。直到毛澤東上了井岡山,派地下交通員才打聽到,這個人姓陳,名帷德,又叫久興,是銅鼓紙工工會的會員,後來參加了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的地方工作。毛澤東不忘舊情,多次給陳帷德寫過信,稱他是“救命恩人”。
毛澤東在革命戰爭年代,遇險多次。但是,被敵人抓住,卻又從容而機智地逃脫,在江西省銅鼓縣月形灣的這次遇險,是唯一的一次。因此,毛澤東記憶深刻,三十年代在延安與美國友人回憶自己的革命經歷時,就談起過這次遇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