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鎮概況
會山鎮 地處瓊海市西南部,東與陽江鎮相鄰,南與萬寧市交界,西同瓊中、屯昌兩縣接鑲,北與石壁鎮隔
河相望。會山鎮民風淳樸,社會穩定,是海南省22個風情小鎮之一,瓊海市唯一的苗族、漢族、黎族雜居鎮,苗族是全鎮主要居民,也是海南最大的苗族聚居區。
轄區總面積291平方公里,鎮屬面積56平方公里(其餘為農場用地)。鎮區人口32000餘人,其中國營農場人口23000多人。鎮屬人口8325人,苗族人口6495人,占全鎮總人口的83.5%、占海南苗族人口的10%。全鎮設5個行政村(村委會),35個村民小組。鎮內均有三級以上公路相連線,規劃中的萬寧至洋浦高速公路貫通會山境內,交通便利。
環境資源
會山鎮特色資源豐富,生態資源:森林覆蓋率達75%以上,萬泉河兩大支流穿境而過,境內擁有萬泉河最美的峽谷風光,植被保護完好,山清水秀,風景秀麗。有4個大中型水庫:牛路嶺水庫、南塘水庫、中平仔水庫、蘇區水庫等。苗族文化:會山具有海南獨具特色的苗族文化,濃郁的苗族風情,對中外遊客有較強的吸引力。橡膠文化:有中國第一個橡膠園和墾區經濟,是會山發展的強大推力。紅色文化:會山毗連紅色娘子軍和王文明的故鄉陽江鎮,紅色資源豐富。這些特色資源,為開發會山特色旅遊如萬泉河漂流、探險、濱水度假、科普觀光等時尚戶外運動,開闢了的新理念和新機遇。
發展概況
會山鎮經濟和社會穩步發展。全鎮主要以農業產業為主,主要品牌有:大甲珍珠柚,被評為全國消費者滿意產品、2008年北京奧運會指定食品;橡膠2.6萬畝,全市產量最大;檳榔1.8萬畝,全市品質最好。 2011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完成15127萬元,同比增長12%,其中農業產值13418萬元,同比增長12%;工業產值1709萬元,同比增長1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942元,同比增長10%;地方財政(鎮級)收入490萬元,同比增長43%。教育發展迅速,全鎮基本普及“兩基”教育,成為西南教育強鎮。全鎮“兩保”(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覆蓋率達95%。全鎮近10年刑事案件發案率為“0”,治安案件逐年下降。全鎮民族團結,社會穩定。
文明建設
會山民眾文體活動活躍,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民族傳統節日,苗族風情濃郁,文化活動多彩,吸引了鄰近不少市縣和鄉鎮廣大民眾踴躍參與。會山鎮多次榮獲“全國民族團結先進集體”和“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先進集體”等稱號。
會山迎來了新一輪發展的機遇。2010年被《海南省國際旅遊島發展規劃綱要》列為風情小鎮,2011年完成會山苗族風情小鎮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2012年完成全鎮村莊規劃,為會山苗族風情小鎮高起點發展繪製藍圖,為新一輪發展提供法規保障。會山鎮以其獨特的優勢資源和完整的發展規劃營造了優良的發展環境,必將迎來了新一輪的發展新高潮,會山的明天會更好。
基本情況
會山鎮轄區總面積291平方公里,其中權屬面積33平方公里,總人口32000餘人,其中國營農場人口23000多人,牛路庫區加略村1389人,會山鎮1189戶6438人,農村人口5820人,少數民族人口4821人。全鎮設行政村(村委會)4個,30個村民小組,最邊遠的溪仔村委會距鎮府駐地30餘公里。
區位優勢
會山鎮
會山鎮自然環境優美,物產豐富,森林覆蓋率達75%以上。萬泉河兩條主要支流穿境而過,境內沿岸植被保護完好,山清水秀,風景秀麗。此外,還有大中型水庫:牛路嶺水庫、南塘水庫、中平仔水庫、蘇區水庫等。獨特旖旎的自然風光、特色的民風習俗、萬泉河漂流、萬泉湖度假游等吸引著中外遊客的到來。大甲農場水晶柚生產基地及種肉豬生產基地、大火家超大型種豬基地,給沉寂的山區農業帶來了發展的新理念和新機遇。
經濟建設
會山鎮
2007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完成4066萬元,比去年增加216萬元,增長5.6%,其中工業產值853萬元,比去年增加63萬元,增長8%;農業產值3213萬元,比去年增加153萬元,增長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279元,比去年增加129元,增長6%。地方財政(鎮級)收入214萬元,超額完成市下達的預算任務。
全鎮現有橡膠1.7萬畝,檳榔1.2萬畝,水稻0.3萬畝,其它經濟作物0.2萬畝。
社會事業
會山鎮
會山鎮現有1所苗族中學、11所國小、文化站1間(圖書近萬冊)、廣播電視站1間,民眾文體活動活躍。一年一度的“三月三”節日,民族風味濃郁,文化活動多彩,吸引了鄰近不少市縣和鄉鎮廣大民眾踴躍參與。曾多次榮獲“全國民族團結先進集體”和“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先進集體”等稱號。
歷史沿革
為苗族聚居的山區集墟。1950年設會山鄉。1959年析設會山公社。1983設定區。1986年設會山苗族鄉。2003年改設會山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