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優通貨區

最優通貨區(Optimal Currency Area,OCA)是指“一種最優的地理區域,在此區域內,支付手段或是單一的共同貨幣,或是幾種貨幣,這幾種貨幣之間具有無限的可兌換性,其匯率在進行經常交易和資本交易時互相釘住,保持不變;但是區域內的國家和區域以外的國家之間的匯率保持浮動。”

最優通貨區方案

最優通貨區方案,也稱為最優通貨區理論,最早由蒙代爾和麥金農於60年代提出,後經許多經濟學家發展而日益成熟和完善。它既是國際經濟政策協調的理論主張之一,也是國際貨幣制度改革的方案之一。

通貨區是區域貨幣合作的最高形式。它具有5個基本特徵:①成員國貨幣之間的名義匯率是固定的;②具有一種占主導地位的貨幣作為成員國匯率確定的共同基礎;③主導貨幣與成員國貨幣間具有充分的可自由兌換性;④存在著一個負責協調和監管的超國家的權力機構;⑤成員國的貨幣政策主權受到削弱,其中包括發鈔權。

最優通貨區的衡量標準是指相關國家在符合什麼條件下,建立通貨區才是可行的。對此問題,不同的經濟學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其中主要有:

(1)要素流動性標準。這是由蒙代爾在1961年提出的。蒙代爾認為,需求轉移是一國出現外部失衡的主要原因。例如,若需求從A國轉移到B國,則 B國出現超額需求,而A國出現超額供給。在勞動力不流動的情況下,A國將會出現失業現象;若要解決A國的失業問題,則必須調整兩國的匯率。但在勞動力可以自由流動的情況下,勞動力將從A國移向B國,從而降低了A國的勞動力供給,而B國的勞動力供給提高,在匯率不發生調整的情況下,就可以消除經濟的不均衡。顯然,若要在國家之間維持固定匯率,並保持物價穩定和充分就業,就必須保持要素的高度流動性。

(2)經濟開放性標準。這一標準由麥金農在1963年提出。麥金農將社會總產品分為貿易商品和非貿易商品,其中貿易商品占的比例越大,說明該社會的開放程度越高。在一個高度開放的小國中,浮動匯率制是難以實行的。因為在此類國家中,市場匯率的微小變化都可能引起市場物價的劇烈波動;如果進口商品在居民消費中占有較大比例的話,那么匯率的微小變動還會對居民的實際收入產生較大的影響。因此,一些貿易關係比較密切,開放度較高的國家之間應該建立一個相對封閉的貨幣區,對內實行固定匯率制,而對外則實行統一的浮動匯率安排。

(3)產品多樣化標準。這是由彼得?凱南(PeterKenen)在1969年提出的。他認為,對於一個出口產品多樣化的國家來說,如果外部經濟的動盪使得對該國某種產品的需求降低,則不會給該國經濟帶來大的影響,匯率也就不用做出大的調整;而對於一個產品多樣化程度較低的國家來說,外部經濟動盪可能會對該國經濟造成大的衝擊。若要抵消這種衝擊,就需要對匯率作出較大幅度的調整。換句話說,就是產品多樣化程度低的國家不能夠承受固定匯率的後果,而應該建立在匯率上能夠靈活安排、並具有相對獨立性的通貨區。

(4)國際金融一體化標準。這是由詹姆斯?依格拉姆(JamesIngram)在1973年提出的。他認為,如果國際金融的一體化程度較低,則金融市場的交易是不充分的,此時金融市場的交易將會以大量短期證券交易的形式表現出來(因為短期證券交易的風險可以通過遠期市場的拋補來避免),從而引發各國市場利率結構的較大差異,並進一步帶來匯率的較大波動。相反,若國際金融市場高度一體化,則利率的小幅波動就會引發資本的流動,從而可以避免利率的劇烈波動。因此,通貨區的建立應該以金融一體化程度為標準。

(5)通貨膨脹率相似性標準。這是由哈伯勒和弗萊明於1970年和1971年分別提出的。他們認為國際收支失衡最可能是由各國的發展結構不同、工會力量不同和貨幣政策不同所引起的通貨膨脹率差異造成的,而通貨膨脹率的差異又會引發投機資本的流動和匯率的波動。因此,如果區域內各國的通貨膨脹率趨於一致,匯率的波動就可以避免。

值得指出的是,以上的各種標準都是從某一個角度提出來的,雖然或多或少的反映了國際經濟形勢的客觀變化,但依然無法對區域貨幣合作問題作出完滿的解釋。因此,進入到20世紀90年代以後,對通貨區問題轉向了從綜合的角度,即成本與收益比較的角度進行研究。

最優通貨區的歷史沿革

羅納德˙麥金農(最優通貨區理論建立者) 羅納德˙麥金農(最優通貨區理論建立者)

20世紀50年代,弗里德曼在論證固定匯率制和浮動匯率制的優劣時,對英鎊區的貨幣合作進行了分析。當時的大英國協國家採用的就是類似於後來的國際匯率機制的一種匯率制度安排:成員國之間匯率固定,成員國對外共同浮動。弗里德曼指出,英鎊區匯率合作的前提是協調一致的貨幣和財政政策、成員國之間密切合作及相互信任的長期傳統,以及在國內外政策間權衡取捨以適應共同需要的意願和誠意。

1961年,羅伯特˙蒙代爾開創性地提出了建立在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基礎上的最優通貨區理論。蒙代爾指出,經濟需求的轉移導致的國際收支不平衡可以通過匯率浮動來解決。在浮動匯率制實現通貨區內外部經濟平衡的同時,通過相對固定價格的商品、資本和勞動力等要素的自由流通實現各成員國內部經濟的平衡。

羅納德˙麥金農的最優通貨區理論則建立在經濟開放和貿易與非貿易部門的基礎上。他認為,用浮動匯率來矯正國際收支平衡會導致經濟在貿易部分和非貿易部門的不同反應,貨幣升值會引起貿易部門的價格上升必須以非貿易部門的價格下降來抵消。所以,麥金農強調,一個內部開放、對外封閉的經濟區建立最優匯率安排的前提是:內部保持價格穩定,將貨幣釘住某種貿易與非貿易產品的組合;對通貨區之外則採用浮動匯率,以實現外部經濟平衡。

最優通貨區為歐洲貨幣一體化和歐元的形成及產生提供了理論基礎和實踐指導。歐元區的實踐表明,歐洲各國,尤其是西歐國家,在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方面的相互趨同和認可構成區域經濟合作和貨幣一體化運動的基礎。建立最優通貨區、實現貨幣統一意味著各成員國必須放棄獨立的貨幣政策,而歐洲國家聯合自強的決心和信心,以及得天獨厚的經濟和社會文化淵源預示著歐洲貨幣合作和一體化能夠以較低的成本實現最佳的收益。反觀美洲地區不同政治文化背景和經濟發展水平的國家之間實行美元化和建立美元區的努力就不是很成功。

理論上,最優通貨區是將固定匯率制和浮動匯率制很好地結合在一起,並以此來實現通貨區參與國家內部與外部經濟平衡的一種有效制度安排。而且在實踐中,歐元區的誕生和運作也已經說明在滿足一定條件的基礎上是可以實現最優通貨區的。不過,從建立國際貨幣體系的目標來看,最優通貨區的形成充其量只是其中的一項階段性成果,歐元區、美元區甚至亞元區的建立並不代表國際貨幣體系的成功。最優通貨區是否能夠引致國際貨幣體系最終確立,一方面有賴於歐元區的持續發展以及美元區和亞元區的形成;另一方面也取決於未來三大貨幣的相互競爭與合作的方式以及發展前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