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遠輝

民國19年(1930年),他畢業於新加坡英語學校。 民國36年,擔任中央外事組行政秘書。 民國38年,被派往天津籌備成立天津外事組,並擔任外事處二科科長。

曾遠輝(1910~1982年),原名程學賢,古田縣吉巷蘭溪村人。清宣統二年(1910年)9月生。13歲喪父,隨母往新加坡投靠姑媽。
民國19年(1930年),他畢業於新加坡英語學校。民國20~26年,先後在馬來亞各埠國小、新加坡廣惠肇義學校擔任教員及私人翻譯。業餘常讀鄒韜奮的《萍蹤寄語》、斯諾的《西行漫記》等進步書籍。民國27年初,曾遠輝獲悉祖國抗日戰爭爆發,毅然回國,奔赴延安參加革命。2月,進陝北公學學習。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轉入中央黨校訓練,結業後受中共組織派往西安青年會從事地下黨工作,改名曾曾遠輝。民國29年,地下黨組織遭破壞,曾遠輝奉命回延安,進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學習,同時兼任魯藝英語教師和財務科長。民國33年,與校友路比結婚。民國34年,先後擔任晉綏軍區聯絡處、延安外賓招待所聯絡員、翻譯及副所長。民國35年秋,國民黨發動內戰,“美軍觀察組”奉命撤銷,留下十幾輛大車供中共中央領導撤退使用。時外事組內無人會開車,中央派20名警衛員要求在美軍離開前三個星期內學會汽車駕駛,派曾遠輝當翻譯。期間,曾遠輝邊翻譯邊學習,首先學會駕駛技術,奮勇擔負教練,手把手地教會各個警衛員駕駛技術,圓滿完成護送葉劍英等中央領導撤退的任務。民國36年,擔任中央外事組行政秘書。民國38年,被派往天津籌備成立天津外事組,並擔任外事處二科科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中央決定在滿洲里創建對外聯絡處。外交部副部長王炳南電召曾遠輝到京徵求意見,他毫不猶豫地說:“只要組織信任我,那裡的天候再寒冷,困難再大我也得去”,無暇顧及妻兒,即刻匆匆起程。滿洲里是祖國的北大門,地僻天寒,居住的多是沙俄時期流亡的俄羅斯人,環境尤為複雜。曾遠輝隻身在零下58度嚴寒下籌建外事處,先著手租用樓房開設辦公場所,物色人員,由三五人發展到七十多人。進而設計新蓋外事處大樓。他與工程師緊密配合,日夜趕建工程,半年竣工,終於在滿洲里建起外事工作基地,受到來滿洲里考察的王炳南副部長高度評價。1950年2月,毛澤東訪問蘇聯,途經滿洲里時,由曾遠輝陪送至奧得堡,聽取曾遠輝工作匯報,表示滿意和讚賞,並勸慰他要注意保重身體。而他身患嚴重胃病,經常在吞食大把蘇打片後忘我工作。還參加各類活動,教民眾唱革命歌曲。春節期間,組織人員到各單位拜年慰問,被民眾贊為北京派來的多才多藝好乾部。
抗美援朝期間,曾遠輝全力以赴,宣傳發動全市幹部職工捐款捐物,為援朝運輸大隊安排食宿,巡視途經滿洲里的援朝軍用物資運輸情況,同時還提出組織人員獵狩滿洲里野生動物黃羊以改善志願軍生活的建議,得到上級同意。不久千萬隻黃羊運送到朝鮮前線犒勞中、朝指戰員。抗美援朝結束後,曾遠輝受到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主席金日成嘉獎,榮獲三級紅旗勳章。
1952年曾遠輝調任內蒙外事處處長,不久國務院又抽調他到英國任參贊,後因遭誣告未能赴任。1956年1月調任北京外交部總務司專員、基建處處長。1964年起,又兼任外語學院附設中學校長,他把心血傾注於培養青年學生,為國家造就外語人才。
“文化大革命”期間,曾遠輝被下放到山西、湖南、河北幹校勞動達6年之久,因勞累過度跌成半身癱瘓。1975年回外交部總務司任司級顧問,之後又任北京外語學院院長兼黨委書記。1982年3月3日逝世於北京,終年72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