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曾莊大鼓流傳於北京市順義區楊鎮一帶,為曾莊村傳統的民間花會。曾莊大鼓原名大鼓,是一種民間器樂演奏形式,相傳於明、清時隨山西、河南的移民傳入本地。源、流已不可考。平谷的萬莊子村、楊橋村、興隆莊村和順義的曾莊村等均有大鼓會,且有交流。曾莊的大鼓以鼓型大、分量重而有別於平谷的大鼓,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數百年來,曾莊的大鼓以鼓形古樸大方,聲音渾厚宏亮,套路花樣繁多,鼓隊聲勢浩大等獨特風格而久負盛名,深受當地民眾喜愛。
歷史
歷史上,曾莊大鼓聲名遠振。每年的三河廟會(農曆三月十五)、丫髻山廟會(農曆四月初一至十五)、麻林山廟會(農曆四月二十七)等,曾莊大鼓均赴會表演,村民們至今仍傳作美談。民國初年,三河縣長唐玉書做壽,特調曾莊大鼓會現場演奏。以十二面鼓分置於十二個屋內,互不謀面,鼓點整齊而不亂套,因此被譽為“京東第一大鼓”,曾莊大鼓由是得名。
曾莊大鼓為大型打擊樂器。鼓面直徑約60——70公分,鼓高40公分左右,鼓重約45斤。現存大鼓鼓面直徑為60公分,鼓高40公分,鼓重二十餘公斤。
鼓點套路
曾莊大鼓的突出特色為沒有鼓架,用絆帶挎在胸前單槌擂打。由於鼓大身沉,因此曾莊大鼓注重於鼓點套路,而對於身形步法等則不很講究。藝術形式完整是曾莊大鼓的又一特色。歷史上,曾莊大鼓的鼓點套路為七十二套,基礎套路為十二套。現存的套路有:《曲水》 《展翅》 《上調》 《亂點子》 《探春》 《迎春》 《迎春加花點》 《下調》 《鬧殿》 《刻牙》 《梁紅玉擊鼓戰金山》等。曾莊大鼓兼有兩種表演形式,一為定點兒表演,一為行進表演。行進表演時演奏《掃街鼓》。表演方式
傳統的表演形式是以十二面鼓為一鼓隊,伴有伴奏手和旗手,總計二十餘人,分兩隊行進表演或定點表演。“走會”為曾莊大鼓通常的傳統表演方式。“走會”一般為兩天。第一天為“拉街”,亦稱“踩街”,亦即現在的“彩排”。第二天正式“走會”,曾莊的幾條街道都要走到,通常由上午走到夜晚。鼓聲可傳出十餘里。
曾莊大鼓現有的表演者為十數人,均為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習練者,平均年齡四十餘歲,而傳承無人。曾莊大鼓的目前走勢為自生自滅,廣大民眾有熱情而無力量。經費、組織、重視等因素是造成曾莊大鼓目前處境的主要原因。
曾莊大鼓以鼓大而不用鼓架、傳統套路完整為突出特色,在全國傳統民間花會中未見雷同,因此具有極大的挖掘、保護、整理的藝術價值。如果任其自生自滅,將會因表演者的後繼乏人而逐漸失傳,造成我國傳統民間藝術的一大損失。
文化價值
對於曾莊大鼓進行必要的挖掘、整理不僅具有保護民間傳統藝術的歷史價值,並將呈現其巨大的社會價值。曾莊大鼓以其氣勢宏大而獨樹一幟,非常適合目前社會性廣場型慶典活動,如2008年的奧運會活動。整理後的曾莊大鼓盡可與著名的“安塞腰鼓”、“威風鑼鼓”相媲美。順義區文化館目前已完成了曾莊大鼓鼓點套路的初步挖掘工作,並且初步形成了對於曾莊大鼓的整理意見,具體如下:
1、曾莊大鼓表演者的服裝、服飾缺乏規範性,擬以民族性、地方性為特色進行規範性整理。
2、曾莊大鼓表演者的身形、步伐較為隨意,擬進行規化性、統一性整理。
3、曾莊大鼓的傳統表演形式為鼓隊表演,擬改“鼓隊”為“鼓陣”,以形成磅礴的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