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憲煌

曾憲煌 男,1924年生,江西省興國縣人。畢業於省高級農林學校。

基本信息

職務

1949年5月參加革命,1953年起歷任鄱陽縣人民政府建設科副科長、水利局第一副局長,縣1-6屆人大代表、人民委員會委員、縣政協1-5屆常委。1985年中共上饒地委批准為副縣級離休幹部。

主要業績

1949、1950年積極投入抗洪救災和復堤工作,並經辦發放以工代賑大米330萬斤,自己家缺糧挨餓也未動用半斤,全部發給民工,復堤結束,帳物兩清。縣委評他為先進工作者;1950年冬參加農村各區土改電話線路架設,採用兩頭並進方法提前完成任務,受到縣領導表揚;1951年5月參加鄱陽電廠規劃施工,當年10月建成發電;1954年參加興建鄱陽第一座10萬畝以上的饒河聯圩,該工程由省水利廳設計,中南水利部批准。他和工程師余士誥、章文燦等在施工實踐中提出改線建議並組織實施,在不增加國家投資、不影響安全前提下,增加可耕良田2萬多畝,至今已受益50年;1955年1-5月,他主建饒豐大閘排水工程,由於精心組織施工,分班作業嚴格質監,使原安排投資14.3億元(舊人民幣),實際支付出12.2億元,節約2.1億元,工程進度快質量好。受到省水利廳和中南水利部表彰獎勵;1955年6月25日凌晨1時,昌江河上游山洪暴發,古縣渡站洪水位22.67米,洪峰水頭高3米多,他和水利幹部徐元初在半夜巡邏查險時,發現北圩張屋裡險段堤頂發裂下沉,立即報警,半小時後堤頂就崩塌半邊,隨時有倒圩危險,這時孫嘉文縣長和埠口鄉書記曹賽娥趕到現場,研究搶險對策,他提出建議拆倒一幢紅石屋沉船固腳(棄一幢、保萬幢),同時在堤內加築新堤作二道防線,孫縣長同意立即動手,300多人奮力拚捕,經過3個多小時夜戰,終於化險為夷,避免了圩內11萬畝早稻和6萬多人口、1萬多幢房屋免遭大水災。1958年10月興建鄱陽縣第一座大型水庫—濱田水庫時,縣委調集全縣民工3.8萬人,他和工程師余士誥、劉章仙等參加施工,日夜拼搏在濱田水庫工地認真工作,確保工程質量。水庫建成後,經國家水利部檢查驗收,評為全國水利建設先進單位,並頒發獎旗獎狀。他1983年離休後,還繼續工作10年,主動協助整理歷史資料,參加編撰鄱陽縣誌、水利志和鄱陽農業區劃等工作。1999年6月,中共鄱陽縣委研究,根據他在水利戰線工作的突出貢獻,評選為國家級創業功臣,上報國家統計局,水利部審核後編入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創業功臣大典》第一部;中國科技研究交流中心根據鄱陽縣委上報他的材料,評為優秀水利專家,編入《中國專家大辭典》、《世界優秀專家人才名典》(中華卷第二卷)、《世界華人突出貢獻專家名典》。他飽經風霜,歷盡千辛萬苦,在搶險工作中三次遭險,幾乎喪命,都挺住了。為革命和建設事業奉獻了自己的心血,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其人生經歷感人,凝聚著他的創業精神,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和廉潔奉公品質,受到縣領導和社會廣泛讚揚。在新世紀深入學習體會黨的十六大精神,認真實踐“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作為對其光彩人生的真實寫照,其業績入編《中華老年光彩人生》等大型典籍,以此為鼓勵,將繼續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及國家統一事業發出光和熱。2005年繼續參加修水利志工作,榮獲《中國紀錄年鑑》金獎,受聘世界華人文化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