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曾子耘瓜,誤斬其根,曾皙怒,建大杖以擊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頃,乃蘇,欣然而起,進於曾皙曰:"向也得罪於大人,大人用力教參,得無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皙聞之,知其體康也。孔子聞之而怒,告門弟子曰:"參來,勿內。"
曾參自以為無罪,使人請於孔子。
子曰:"汝不聞乎?昔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嘗不在於側,索而殺之,未嘗可得。小棰則待過,大杖則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蒸蒸之孝。今參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於不義,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殺天子之民,其罪奚若?"
曾參聞之,曰:"參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謝過。
注釋
耘,除草,此處譯為“修整”更妥。
建,豎起,此處譯為“舉起”更妥。
知,知覺。
之,音節助詞,無義。
乃,才。欣然,欣喜的樣子。
向,剛才。
得無……乎,固定句式,該不會……吧?
疾,生病。
內,通“納”,接納。
使,派。
請於孔子,向孔子請教,介賓短語後置。
之,結構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無義。
事,服侍,侍奉。
使,使喚。
索,尋找。
過,罪,加罪,處罰,隱含被動,被處罰。
不父,不象父親。
蒸蒸,淳厚的樣子。
委身,獻身,以身事人。
殪,殺死,隱含被動,被殺死。
既,……之後。
孰,誰,哪一個。
焉,句末語氣助詞,助疑問語氣。
奚若,何如,怎么樣。
造,拜訪。
謝,認錯,道歉,謝罪,此處當為為動用法,為……道歉,同“謝罪”。
翻譯
曾子鋤瓜,不小心鋤斷了瓜的根。父親曾皙非常生氣,舉起一根大棍來擊打他的背。曾子倒地不省人事許久。過了很久才甦醒過來,曾子高興地(從地上)爬起來,走近曾皙問候道:“剛才我得罪了父親大人,您為教導我而用力打我,您的身體沒有什麼不舒服的地方吧?”退下去回到房裡,曾子邊彈琴邊唱歌,想讓父親聽見以知道他的身體健康無恙。孔子聽說了這件事很生氣,告訴門下弟子:“如果曾參來了,不要讓他進來。”曾參自認為沒有過錯,托人向孔子請教。孔子說:“你沒聽說過嗎?昔日瞽叟有一個兒子叫舜,舜侍奉父親瞽叟,父親使喚他,他總在父親身邊;父親要殺他,卻找不到他。父親輕輕地打他,他就站在那裡忍受,父親用大棍打他,他就逃跑,因此他的父親沒有背上不義之父的罪名,而他自己也沒有失去為人之子的孝心。如今曾參侍奉父親,放棄身體來等著被父親暴打,父親要打死他,朝死里打也不躲避。他如果真的死了就會陷他父親於不義,相比之下,哪個更為不孝?你不是天子的百姓嗎?殺了天子的百姓,那罪過怎么樣?”曾參聽說了這些話,說:“我的罪過很大啊!”於是拜訪孔子為自己的過錯道歉。
道理
真正孝順的人並非什麼都聽父親的,但是一定要為父親著想,把握住什麼樣的選擇才是真正為父親好的,不能陷父親於不義。
曾子本人
曾子是黃帝的後代,也是夏禹王的後代,是鄫國(繒國)太子巫的第五代孫。父親曾點(曾皙)母親上官氏。生於公元前505年十月十二日(周敬王十五年,魯定公五年),死於公元前435年(周考王五年,魯悼公三十二年),生於東魯,移居武城,十六歲拜孔子為師,他勤奮好學,頗得孔子真傳。積極推行儒家主張,傳播儒家思想。孔子的孫子孔伋(字子思)師從參公,又傳授給孟子。因之,曾參上承孔子之道,下啟思孟學派,對孔子的儒學學派思想既有繼承,又有發展和建樹。曾參是孔子學說的主要繼承人和傳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地位。曾參以他的建樹,終於走進大儒殿堂,與孔子、孟子、顏子(顏回)、子思比肩共稱為五大聖人。 曾子性情沉靜,舉止穩重,為人謹慎,待人謙恭,以孝著稱。齊國欲聘之為卿,他因在家孝敬父母,辭而不就。曾提出“慎終(慎重地辦理父母的喪事),追遠(虔誠地追念祖先),民德歸厚(要注重人民的道德修養)”的主張。又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的修養方法,即“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他著述有《大學》、《孝經》等儒家經典,後世儒家尊他為“宗聖”。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郕伯”。宋大中宋大中符二年(1009)加封“郕侯”(一作瑕丘侯)。元至順初年,加封為“郕國宗聖公”。明嘉靖九年改稱“宗聖”。在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南建有曾子廟、曾林(曾子墓),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建有曾點墓和曾參墓。 姓曾的後裔均把曾參作為自己開派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