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的祖先是夏禹的後代,姓姒。禹的第五代孫少康封他的小兒子曲烈於曾阝地,建立 曾阝國。曾阝國故址,在今山東省蒼山縣西北,原名“繒邑”,以當地多產絲織品而得名。公元前567年(魯襄公六年)鄰近的莒國滅掉了曾阝國,曾阝太子巫無家可歸,在遠離莒國的魯國南武城居住下來。曾阝太子巫的曾孫叫曾點,字皙,他就是曾子的父親,是孔子的早期弟子之一。?
曾皙在孔子的學生中屬於狂者,即敢說敢為,不拘小節。魯國執政大夫季武子死時,曾皙曾“依門而歌”。有一次,曾皙和子路、冉有、公西華陪孔子坐著。孔子問他們的志向,曾皙說:“晚春的時候,穿上春天的服裝,約上五六個成年人,帶上六七個小孩子,在沂水裡洗洗澡,到舞雩台上吹吹風,然後一路唱著歌兒走回來。”描繪出了一個昇平祥和的大同世界,因而孔子表示贊同。曾子的母親上官氏是位勤勞善良的家庭婦女,一生織布、操勞家務,對曾子非常慈愛。曾子的生母去世後,曾皙曾續娶,姓氏不詳。? 少年時期 ?曾子是在母親的關愛和父親的嚴教下成長起來的。曾皙對曾子寄予厚望,在曾子六、七歲時,就教他讀書識字。等到曾子年齡稍長,曾皙就把自己從孔子那裡學來的“六藝”知識傳授給他。據傳說,曾子小時候學習就非常用功,父親教給他的字,他總是不停地背、寫。隨父親田間勞動,見到樹呀、草呀、蟲呀,總要問父親怎么寫。曾子十二歲就跟隨父親讀詩書,每天除完成父親安排的學業外,總儘量多讀書,常常學習到深夜。
? 曾子從小就是個勤快的孩子,幾歲就開始幫助母親幹家務活。年齡稍長,就跟父親下農田勞動。十三、四歲時就獨自到野外打柴。後來又學會了犁地、駕車。?曾子稟性孝順。據《論衡?感應篇》記載,有一次(清代熊賜履說是十四歲時),曾子在曠野打柴,有客人到他家。曾子的母親情急中掐了一下手臂,曾子立刻感應到疼痛,他認為是母親病了,疾步趕到家中。感應的事不一定實有,但可說明曾子時刻掛念著父母。《琴操》記載,曾子年少的時候,就對父親尊敬親愛。他家貧又沒有固定職業,就靠親自耕作供養父母。有一次在泰山下乾農活,遇到大雨雪,一個月沒能回家探望父母,心中非常擔憂和思念,創作了《梁山操》這首琴曲。“梁”是“架橋”的意思,寓意是:讓琴聲架起橋樑去慰問父母。又有一次,曾子出發到鄭國去,來到一個地方,聽說那裡的地名叫“勝母里”,他認為那個名字對母親不敬,就非常厭惡,便調轉車繞道而行。(參見《淮南子・說山訓》)
曾子在他的少年時期,仁愛、堅毅、誠實的性格就已經形成,父母對他也充滿了信心。《呂民春秋・勸學》記載了這樣一件事:一次,曾子的父親派曾子外出做事,過了時間而沒有到達。因為當時戰亂,人們都懷疑曾子可能被殺了,因而對曾點說:“曾參莫不是死在外邊了吧?”曾點說:“他雖然有可能遇害死去,但有我活著,他哪裡敢死呢?”意思是說,有父母在家等著,他會千方百計地避免傷害的。曾子一家曾就近移居過費國(費國與原曾阝國同為姒姓)。據《戰國策》記載,曾子住在費國的時候,費國有一個與曾子同名同族的人殺了人。有人告訴曾子的母親說:“曾參殺人了。”曾母說:“我兒不殺人。”仍像原來一樣織自己的布。過了一會,又有人說:“曾參殺人了。”曾母還像原來一樣織自己的布。又一會,有一個告訴曾母說:“曾參殺人了。”曾母這才害怕了,丟下織布梭越牆逃走了。雖然曾母最後還是逃走了,但仍可以看出,她是堅信兒子不會殺人的。
從師孔子 曾子十七歲那年,曾皙認為曾子需要進一步深造,便決定派兒子去求師於孔子。於是,曾子從魯國南武城出發,經陳國到楚國追上孔子,成為孔子的學生。孔子對曾子的第一印象是“參也魯”,也就是說曾子比較質樸、憨厚。
曾子學習的最大特點是勤學好問。他說:“君子要珍惜時間用於學習,有適宜的時間就要學習,對疑難問題不迴避,容易的問題也不放過。”(見《大戴禮記・曾子立事》)他對遇到的事理千方百計地弄明白,他曾說:“不會的就學,有疑難就問,想有所作為就要向賢達人看齊,雖然道路多艱險,順著這個方法走下去,沒有行不通的。”(見《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上》)每次在孔子身旁,必然提出問題,凡是吉、凶、軍、國的禮儀,常規和權變的方法,沒有不問個究竟的。《禮記》中有篇《曾子問》,記述曾子一次向孔子請教就達四十多問。曾子在向老師請教問題中摸索出了經驗,他說:“向老師請教問題要講究輕重緩急的順序。對請教的問題沒有弄明白,趁著老師有空察言觀色再進行請教,假如老師不解答也不要強求。”《大戴禮記・主言》開頭的一段文字形象地記述了曾子向孔子請教問題的情形:
? 一次,孔子閒坐著,曾子陪伴著他。孔子說:“曾參!現在的帝王國君,有士大夫的主張在中間,很少聽到君子的主張了。唉呀!我的治國主張到死也得不到推行了嗎?真讓人傷心啊!”
曾子從座席上站起來說:“我冒昧地問一下,治國的主張指的是什麼呢?”孔子不回答。曾子驚慌失措,恭敬地提起衣服走下座席,說:“學生知道這樣做不恭順。難得老師有空閒,因此冒昧地問您。”孔子還是不回答。曾子害怕了,退後背向牆站在那兒。
孔子說:“曾參!你能談談聖明君主的治國方略嗎?”曾子說:“不敢認為能談得上來。難得老師有空閒,所以冒昧地相問。”
孔子說:“我告訴你。……”?
經過曾子的耐心請教,孔子終於向他講述了一大篇治國的大道理。?
曾子不僅善於向老師請教,還善於向師兄們學習,一旦發現自己的看法、做法不妥,就立即認錯改正。《禮記・檀弓上》記載,曾子在衛國的負夏弔喪。主人已行過了祖奠禮,撤了奠,見曾子來弔喪,又把靈柩推回到祖奠的位置上,讓婦人降到階下,然後行禮。隨來的人問:“這合乎禮嗎?”曾子說:“祖奠是暫且的禮儀,既然是暫且的,為什麼不能將靈柩推回原先停放靈柩的地方呢?”隨從來的人又去問子游:“這樣做合乎禮嗎?”子遊說:“飯含在窗下,小殮在室門內,大殮在東階,停柩在西階,祖奠在廟前,下葬在墓地,這一切是用來表示逐漸遠去的,所以辦喪事只能進不能退。”曾子聽到這番話後說:“子遊說的出祖的道理勝過我啊!”《禮記・檀弓上》還記載,曾子穿著皮衣外的全套衣服去弔喪,子游脫去外套露著裼衣去弔喪。曾子指著子游讓別人看,說:“這個人還是研習禮儀的,怎么可以露出裼衣去弔喪呢?”主人在小殮後,脫去衣袖露出臂膀,用麻布束住頭髮。子游快步走出,穿好全套衣服,頭上腰裡繫上麻布帶再走進去。曾子見到這種情形說:“我錯了,我錯了!那個人是對的。”
在與同學們切磋學問的時候,曾子總是追根求源。有一次,有若問曾子:“你從老師那裡聽說過關於喪失官位後應該怎么辦嗎?”曾子說:“聽說過:喪失了官位要趕快貧窮,死了要趕快腐爛。”有子說:“這不是君子說的話。”曾子說:“我是從老師那裡聽來的。”有子還是說:“這不是君子說的話。”曾子說:“我和子游一起聽到的。”有子說:“那一定是針對什麼事情說的。”曾子把這番話告訴了子游。子遊說:“有子的話太像孔子了!從前孔子住在宋國,看見桓司馬為自己設制石槨,三年沒有做成。孔子說:‘像這樣奢侈,還不如死了快點腐爛的好。’死了趕快腐爛,是針對桓司馬說的。南宮敬叔失去官位再回魯國時,必定載著寶物朝見國君。孔子說:‘像這樣用賄賂求取官位,還不如快點貧窮的好。’喪失官位趕快貧窮,是針對南宮敬叔說的。”曾子把子游的話告訴有子。有子說:“我本來說這不是老師說的話。”曾子問:“你根據什麼知道老師不會說出這樣的話呢?”有子說:“孔子在中都制定過規則,棺厚四寸,槨厚五寸,憑這點就知道他不主張人死後快點腐爛。從前孔子喪失了魯國司寇的官位,將要到楚國去,就先使子夏前去表明自己的意思,又再令冉有前去,憑這點就知道他不主張失去官位後快點貧窮。”《見《禮記・檀弓上》)
曾子十分注重自身道德品質的修養,他把學業與自身修養緊密結合起來。他說:“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了?老師傳授的學業是不是複習了?”(見《論語・學而》)他注意學習老師和同學們的優良品質。有一次,孔子在學生們面前誇讚顏回在四個方面符合君子的道德,史魚酋 在三個方面符合男子的道德。曾子說:“從前我曾聽說過關於老師您的三句話,我還沒有做到。老師見別人做了一件好事就忘了他一百個過錯,這是您容易侍奉;老師見別人有了善行就好象自己有了一樣,這是您不與人爭;老師聽到善事必定親自去做,然後引導人們去做,這是您善於操勞。學習您老人家這三句話我還沒有做到,所以我知道自己終究不如他們兩個人。”(見《孔子家語・六本》)顏回是孔子的一位品學兼優的學生,曾子處處以他為榜樣,直到顏回去世以後,曾子對他的優點仍念念不忘:“有才能的人卻向沒有才能的人請教,知識多的人卻向知識少的人請教;有學問象沒有學問一樣,知識充實象空無所有一樣;別人侵犯他,他不計較。從前我的一位朋友曾經這樣做了。”(見《論語?泰伯》)這位朋友就是指的顏回,其實顏回做到的,曾子也都照著做到了。曾子還非常注重交友,他把交友作為提高自身素質的一條重要途徑。他說:“君子要用文章學問來聚會朋友,憑藉朋友輔助自己培養仁德。”(見《論語・顏淵》)
孔子認為曾子能夠繼承自己的事業,也特別注重傳授給他學業。有一天,孔子坐著,曾子陪著他。孔子說:“先生有一種最高的關鍵的道德,用來治理天下,你知道嗎?”接著把孝道系統地講授給他,傳授的內容記錄在《孝經》上。又有一天,孔子閒坐著,曾子陪著他,孔子又把治國的方略傳授給他,傳授的內容記錄在《大戴禮記・主言》里。禮儀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內容,孔子也對他進行了耐心的傳授,傳授的內容記錄在《禮記?曾子問》里。這種多次的單獨傳授,不能不說是孔子對曾子的特別關照和信任。?
通過刻苦的學習和實踐,曾子對孔子思想的實質有了深刻的理解。有一次孔子對子貢說:“端木賜,你認為我是學習廣博而有知識的人嗎?”子貢回答說:“是這樣的,難道錯了嗎?”孔子說:“是錯了,我的學說貫穿著一個基本思想。”子貢沒有說什麼。(見《論語・衛靈公》)當孔子對曾子說“曾參,我的學說貫穿著一個基本思想”時,曾子堅定地回答:“是!”孔子出去以後,別的學生便問曾子:“老師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曾子說:“老師的學說,只是忠恕罷了。”(見《論語・里仁》)
? 曾子對學業的精通,還有一件事可以體現出來。《韓詩外傳・卷七》記載,孔子彈瑟,曾子、子貢在門旁聽。一曲彈完,曾子說:“哎呀!老師的瑟聲接近有貪婪如狼的心意,邪惡不端的舉動,沒有仁愛,追逐私利怎么那么嚴重呢?”子貢認為對,沒回答進入室內。子貢把曾子的話告訴孔子。孔子說:“哎呀?曾參真是天下賢能的人。剛才我彈瑟,有老鼠出來走動,有隻野貓出現在屋裡,它沿著房梁偷偷地爬行,又突然躲避,伏下眼睛,曲起脊背,捕捉老鼠而得不到,我用瑟音表示了它的邪惡。曾參認為我的瑟音貪婪如狼,邪惡不端,不是很合適嗎?”?
曾子通過強化自身修養,道德品質也有了很大提高。孔子評價他說:“孝順父母是道德的開始,敬愛兄長是道德的延續,信用是道德的深化,忠誠是道德的主旨,曾參是符合這四種道德要求的人啊!”(見《大戴禮記・衛將軍文子》)?
公元前479年(魯哀公十六年),孔子病故。曾子與同學們一起心喪三年。心喪三年後,子夏、子張、子游認為有若的相貌像孔子,便想用服事孔子的禮節來服事他,勉強讓曾子同意。曾子不同意這種做法,說:“不行。就像用長江漢水的水洗濯過,就像用夏天的太陽曝曬過,他老人家的潔白無瑕,任何人都比不上!”孝事父母曾子歷來以孝著稱,他不僅在理論上重視孝道,而且在行動上更注重實踐孝道。曾子行孝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奉養父母。《新語・慎微》記載,曾子孝事父母,晚上安定床鋪,早晨探望慰問,住宿調節冷暖,飯食調和濃淡,盡心盡力在照料父母衣食住宿上操勞。《孟子・離婁章句上》記載,曾子奉養他的父親曾皙,每餐必有酒肉。將要撤席的時候,必定請示剩下的給誰。如果問:“有剩餘嗎?”一定回答:“有。”孟子評價說:“像曾子那樣,就可以稱得上順從父母意志的奉養了。侍奉父母如果能做到像曾子那樣,就可以了。”《戰國策・燕策》記載,曾子孝順父母,“一夜也不離開父母住在外地。”曾子安身處世,包括出仕做官,都以能否奉養好雙親為出發點。《韓詩外傳・卷一》記載:曾子在莒地做官,只得到三秉粟的俸祿。在這個時候,為了用來孝事父母,曾子重視俸祿而不計較自身價值。父母去世以後,齊國迎接他去做相國,楚國迎接他去做令尹,晉國迎接他去做上卿,曾子為重視自己的人格都拒絕了。《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也有這類記載:齊國曾聘請曾子,想讓他擔任卿的官職,他卻不去就職,說:“我的父母都年老了,接受人家的俸祿就要擔憂人家的事情,我不忍心遠離父母去為別人做事。”?
曾子不僅孝順自己的親生父母,對後母也極盡孝道。曾子的後母對待曾子並沒有恩情,曾子對她的供養從不減少。有一次,他的妻子為後母蒸梨吃而沒有蒸熟,曾子就把妻子休棄了。有人說:“這不屬於休妻的七種理由啊!”曾子說:“蒸梨是小事,我想讓她蒸熟,她卻不聽從我的差遣,何況是大事呢?”(見《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
二是尊敬父母。《說苑・反質》記載,曾子與父母在一起時不敢大聲說話,就是呼喊也不曾讓犬馬聽到。曾子做什麼事都請示父母,他曾說:“孝子使喚人,不敢過分,行動不敢自己作主。”(見《大戴禮記・曾子本孝》)《孟子・盡心上》記載,曾皙喜歡吃羊棗,因而曾子不忍吃羊棗。正像不能隨意稱呼君主和父親的名字一樣,對父母喜歡吃的東西,自己也不能隨便吃。?
三是取悅父母。曾子曾說:“孝子奉養父母,要使他們心裡快樂,不違背他們的心意。”(見《禮記・內則》)在這方面有個流傳很廣的“耘瓜受杖”的故事:曾子在瓜地里除草,失誤鋤斷了瓜根。他的父親曾皙很生氣,舉起大棒敲打他的背。曾子向前仆到在地,許久不省人事,過了一會才甦醒過來。他甦醒過來後不僅沒有表現出痛苦,反而帶著高興的樣子站起來,上前對曾皙說:“剛才,我得罪了您老人家,您老人家用力教訓我,豈不是讓您擔憂了?”接著退回到房內,彈琴歌唱,想讓曾皙聽到,而知道自己的身體仍然健康。孔子聽說這件事,認為曾子做的太過分了,他生氣地告訴看門的學生說:“曾參來時不要讓他進來。”曾子自認為沒有過錯,派人謁見孔子,孔子說:“你沒有聽說嗎?瞽叟有個兒子叫作舜。舜侍奉瞽叟,讓他來做事,沒有不在父親身旁的;如果想尋找來殺死他,從沒有讓父親找到過。小打就忍受懲罰,大打就逃走。所以瞽叟沒有犯不守父親本份的過錯,舜也沒有失去淳厚、美好的孝德。曾參這樣侍奉父親,不顧身體忍受暴怒,就是死也不躲避。假如自己死去,就把父親陷於不義,與不孝相比,哪個重要呢?你不是天子的臣民嗎?殺害天子的臣民是什麼樣的罪過呢?”曾子聽到這話後說:“我犯了大罪過啊!”於是到孔子那裡去檢討過錯。(見《孔子家語・六本》)孔子這番話的意思是說,子女應該以實際行動取悅父母,但不要過火。我們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曾子雖然做的有些過分,但他確實是真心順從父母的。?
四是思念父母。曾子不僅在父母活著的時候能夠盡心孝敬父母,父母死後仍對父母念念不忘。曾子三十一歲時,父親曾皙去世,曾子辦理父親的喪事,七天沒喝一點湯水,把父親埋葬在南武山下。(見清人熊賜履《學統・正統》)為他父親出殯的時候,曾子悲痛萬分,他攀著喪車拚命哭喊,拉喪車的人不忍心,只得停了下來。(見《淮南子・說山訓》)他對母親也同樣思念。有一次他吃生魚,感覺味道很鮮美,因此把它吐了出來,別人問他什麼原因,他說:“我母親活著的時候不知道生魚的味道,現在我卻吃了生魚的美味,所以就把它吐出來了。”從此以後,終生不再吃生魚。(見《孝子傳》)雙親去世以後,曾子每次觀看喪禮,都會想起死去的父母,經常淚水浸濕衣襟。(見《尸子卷下》)可見曾子懷念父母是發自內心的。推行德政?
曾子和孔子一樣是主張積極參與政治的。他曾說:“讀書人不可以不堅強而有毅力,因為他責任重大而路途遙遠。把實現仁德作為自己的責任,不是很重大嗎?奮鬥到死才罷休,不是很遙遠嗎?”(見《論語・泰伯》)他還說:“可以把幼小的君主託付給他,可以把一個國家的命運委託給他,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卻不動搖屈服。這樣的人是君子嗎?是君子啊!”孔子之後,曾子勇敢地擔負起推行仁德的重任。?
曾子推行德政,首先選擇的是入仕為官。為父親守孝三年結束後,曾子便出遊齊國,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齊國沒有接納他,他又回到魯國。在齊國時他曾拜見晏子。他問晏子:“古時候曾經有過對上不勸諫國君,對下不顧及百姓,退居深山之中,而成為施行道義的人嗎?”晏子回答說:“審視這些人並沒有什麼才能,卻託言於不想勸諫國君,我說這是荒誕的想法。國君昏庸,德政不能實行,奸佞相互勾結,賢能的人得不到任用,那些普通做官的人又不去改變他們的行為,而是跟隨奸佞以求進身,所以有的人士隱居,有的人士不隱居。那些能夠按禮法行事的人,就是施行道義的人。只是評論評論君主是非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對上不勸諫國君,對下不顧及百姓,退身隱居深山,我晏嬰不知道他怎樣成為施行道義的人。”(見《晏子春秋・內篇問下》)曾子回國的時候,晏子給他送行,說:“君子用華麗的車子贈人,不如用言語贈人。請允許我贈送您言語呢還是車子?”曾子說:“請贈以言語。”晏子說:“就像這車輪,本是山中的直樹,優秀的木匠烘烤使它彎曲,它的圓度完全符合圓規,即使再烘烤曝曬也不會變直了。所以君子要小心看不見的烘烤揉曲。我聽說,違背倫理常規會改變人的本質,習慣風俗會改變人的性情,不可不謹慎啊!”(見《晏子春秋・內篇雜上》)。
從齊國回國不久,曾子又到達楚國。楚惠王熱情接待了他,讓他做了高官,曾子決心趁機大幹一番,實現自己的抱負。不久曾子便發現,自己與楚國君臣往往意見不合,自己的抱負難以實現,不到一年便辭職回到魯國。後曾子曾回顧這段經歷時說:“父母去世以後,我出遊到南方的楚國,得了高官,住的房子有九仞高,出檐有三圍粗,供乘坐的車子有百輛,但還是面向北方哭泣,不是因為貧賤,而是因為再也不能孝順父母了。”曾子所傷心的,不全是思念父母,大概也與做官不如意有關吧。?
曾子三十七歲時,被費國國君聘請到費國。恰逢魯國軍隊攻打費國,曾子向費國國君告辭說:“請讓我離開,進攻結束後我再回來。請暫且不要讓豬狗進入我的館舍。”費國國君說:“我對於先生,人們沒有不知道的。現在魯國軍隊攻打我國,先生卻離開我,我為什麼要為先生守護館舍?”魯國軍隊果然攻打費國,列舉費國十條罪狀,而曾子對其中九條進行了爭辯。魯國軍隊結束攻打後,費國國君重新修葺了曾子的館舍,然後迎接曾子回來。(見《說苑・尊賢》)後來曾子發現費國也不是理想之地,便回歸故里,再也不尋求做官。?
孔子說:“把自己的主張套用於政治,也就是參與了政治,何必一定要做官才算參與政治呢?”(見《論語・為政》)曾子不再尋求做官以後,仍利用一切機會宣傳德政的好處,宣傳孝治和德治思想。同時,特別注意用儒家道德、君子形象來感化影響社會。?
他堅持仁愛。《禮記・檀弓上》記載,有一天,曾子和客人站在門旁,他的一位學生快步走出門去。曾子說:“你要到哪裡去?”那位學生回答說:“我父親死了,要到里巷裡去哭。”曾子說:“你回來,就在你住的地方哭吧。”曾子又臉朝北向他父親弔喪。按常禮要求自己的父母死了,是不能在別人家哭的,當時曾子辦學是在自己家中,讓學生在自己家中哭父親,這充分顯示了曾子對學生的憐愛和同情。?
他堅持道義。《說苑・立節》記載,曾子穿著破舊的衣服從事農業勞動,魯國國君派人去贈送給他采邑,對他說:“請用采邑的收入置辦一下衣服。”曾子不接受,再次前往,還是不接受。國君派去的人說:“不是先生您向人乞求的,而是人家奉送給您的,為什麼不接受呢?”曾子說:“我聽說,接受別人贈送的人往往害怕贈予他的人,贈送的人往往對接受的人表現出驕縱,既使國君贈給我采邑而對我不驕縱,我怎能不害怕呢?”最終也沒有接受。?
他堅持禮儀。《禮記・檀弓上》記載,子夏死了兒子,哭瞎了眼睛。曾子去慰問他,說:“我聽說,朋友眼睛失明就應該為他哭泣。”曾子哭,子夏也哭。子夏說:“天啊!我沒有罪過啊!”曾子聽後生氣地說:“卜商!你怎么沒有罪過呢?我和你過去在洙水、泗水之間事奉老師,離開老師後在西河邊養老,使西河的百姓把你比作孔子,這是你的第一條罪過。你父母去世,沒有讓老百姓知道喪禮的知識,這是你的第二條罪過。死了兒子,就哭瞎了眼睛,這是你的第三條罪過。怎么還說你沒有罪過呢?”子夏扔掉自己的手杖下拜,說:“我錯了,我錯了!我離開大家單獨居住,時間也太長了啊!”在子夏十分悲痛的時候,曾子仍毫不留情地指出子夏不遵守禮儀的過錯,說明曾子對禮儀的一絲不苟。?
他堅持誠信。《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記載,曾子的妻子去趕集,她的兒子哭鬧著要跟著去。她哄兒子說:“你回家去,等我回來給你殺豬吃。”妻子剛從集市回來,曾子就要捉豬準備殺掉。妻子制止說:“那只是哄騙小孩子的。”曾子說:“對小孩子是不能哄騙的。小孩子沒有識別能力,跟隨父母學習,聽從父母的教誨。現在你欺騙兒子,就是教兒子欺騙。母親欺騙兒子,兒子就不相信他的母親,就無法進行誠實教育了。”於是就把豬殺掉燒肉吃了。
他安貧樂道,不為名利所動。《莊子・讓王》記載,曾子在衛國的時候,穿著以亂麻為絮的袍子沒有完整的表面,面色浮腫,手上和腳上都有老繭,常連續三天不生火做飯,十年不做一件衣服,戴正帽子卻沒有帽帶,抓住衣衿就露出了胳臂,穿上鞋了就裂開了腳後跟。飄搖著束髮的帛唱《商頌》,聲音充塞天地之間,象敲響的鐘磬。天子得不到他做臣下,諸侯得不到他做朋友。?
設教講學?曾子一生從事的主要事業是講學,據“公明宣學於曾子,三年不讀書”並且“親在”看,曾子最遲在二十三、四歲就開始設教講學。從明《兗州府志・聖里志》曾子幾位主要弟子公明儀、陽膚、樂正子春、沈猶行等都是南武城人的記載來看,首先設教的地點就是其家鄉南武城。起初曾子設教於自己家中,後來學生增多,就搬入大戶沈猶家。曾子做事十分注意守本會。在沈猶家設教講學的時候,沈猶家發生了遭受負芻攻打的災禍,當時曾子正在向七十多位學生授課,曾子沒有過問這件事,也沒讓學生參與這件事。(見《孟子・離婁章句下》)。
曾子三十八歲時,受武城大夫所聘,設教於武城。《孟子・離婁章句下》記載,曾子在武城講學時,有越國軍隊侵犯武城。有人說:“侵犯的軍隊來了,離開嗎?”曾子說:“好吧!不要讓人在我房裡借住,破壞了那些樹木。”越軍一退,便說:“修理一下我的牆屋,我將要回去。”越軍退走了,曾子也回來了。他旁邊的人說:“武城的官員對待先生是這樣的忠誠和尊敬,越軍來了就首先離去,已經受到百姓的責備;越軍退走了就馬上返回,這恐怕不合適吧。”他的學生沈猶行說:“這是你們所不知道的,過去我們家有負芻作亂,跟隨先生的有七十人,沒有一個參與的。”?
曾子三十九歲時,離開武城進入越國講學。現郯城縣西北六十里有磨山,相傳曾子曾在那裡授徒。當時越國建都琅邪,原國故地已歸屬越國。曾子到曾阝國故地追念先祖,憑弔故國,實踐了自己“慎終追遠”的主張。不久曾子離開越國到自己曾經擔任過官吏的齊國莒地,在那裡設教講學。《孟子外書・性善辨》記載,孟子出遊到莒地,莒地有曾子講學的廳堂。孟子登上講堂一邊彈琴一邊唱歌,有兩三個男子跟著唱。莒地的老年人說:“很長時間沒有聽到這樣的音樂了,是聖人一類的人啊!”
曾子四十歲時來到衛國,一待就是十多年。曾子在衛國不僅教學,還發表了一系列言論,並且繼續加強修養,堅守道義。他曾說:“晉國和楚國的財富我趕不上。但是,他有他的財富,我有我的仁德;他有他的爵位,我有我的道義,我有什麼感到不足的呢?”(見《孟子・公孫丑章句下》)《韓非子・說林下》記載,衛國的將軍文子去會見曾子,曾子沒有起身,而是在坐席上迎候他,端正著身子在室內西南隅的尊位上接見他。文子對曾子藐視權貴的行為不理解,出門後對駕車的人說:“曾子是一個愚蠢的人啊!如果把我看作是君子,君子怎么可以不尊敬呢?如果把我看作是殘暴的人,殘暴的人怎么可以怠慢呢?曾子不被殺,是他的命運好。”
在衛國時,曾子與子夏經常交換意見。《韓詩外傳・卷九》記載,有一次,子夏去拜訪曾子。曾子說:“請在這兒吃飯。”子夏說:“不是讓您破費了嗎?”曾子說:“君子有三種浪費,吃飯不包括在內。君子有三種快樂,鐘磬琴瑟的樂聲不包括在內。”子夏說:“冒昧地問,什麼是三樂?”曾子說:“有父母可以敬服,有明君可以奉事,有兒子可以遺傳後世,這是第一種快樂。父母有過錯能接受勸諫,君主昏庸自己能夠離去,兒子有錯能聽從遣責,這是第二種快樂。有君主能相互了解,有朋友能相互幫助,這是第三種快樂。”子夏說:“再冒昧地問,什麼是三費呢?”曾子說:“少年學到的知識,長大後卻忘記了,這是第一種浪費。奉事君主有功勞卻輕易地背棄他,這是第二種浪費。長期交往的朋友卻中途斷絕了關係,這是第三種浪費。”子夏說:“說的好啊!謹慎自身奉行一句話,勝過一生背誦它;謹慎自身奉事一位德才兼備的人,勝過治理萬民的功業。”《韓非子・喻老》記載,一次,子夏遇見曾子,曾子說:“怎么胖了?”子夏回答說:“戰勝了,所以胖了。”曾子說:“是說的什麼意思呢?”子夏說:“我在家中讀書,看到先王的美德就感到敬仰,出外聽到人家講富貴的安樂又感到羨慕。兩者在胸中交戰,不知道誰勝誰負,所以就瘦了下來,現在先王的美德勝利了,所以就胖了起來。 曾子在他六十一歲時,從衛國回到家鄉南武城,繼續設教講學。《列女傳・賢明傳》記載,魯國名士黔婁死時,曾子和他的學生前去弔喪。黔婁的妻子迎出大門,曾子向她表示慰問。曾子和他的學生走進前室,看到黔婁的屍體躺在窗下,頭枕磚坯,下鋪禾桿,穿的破絮袍子沒有完整的表面,蓋著麻布被,頭腳不能全遮住,蓋住頭就露出腳,蓋住腳就露出頭。曾子說:“斜著拉一下被子就全蓋住了。”黔婁的妻子說:“斜著有剩餘,不如正著不夠用。先生活著的時候做事從不偏斜,死後卻讓他偏斜,這大概不符合先生的意願吧!”曾子不能回答,於是哭著說:“啊呀!先生的死,用什麼作諡號呢?”黔婁的妻子回答:“用‘康’字作諡號。”曾子說:“先生活著的時候,飯不能吃飽,衣不能遮體,死後手腳都不能覆蓋,身旁沒有祭祀的酒肉。活著沒有享受到美好的東西,死後也沒有得到榮華,還有什麼安樂可言而用‘康’為諡號呢?”黔婁的妻子說:“先生生前,國君曾想授給他政務讓他擔任國相,他推辭不去任職,這是尊貴有餘吧,國君曾賜給他三千鍾粟,他推辭不去接受,這是財富有餘吧。先生他這個人,甘願吃天下最淡薄的飯食,安心居天下最低的地位,不為貧賤表現出憂懼的樣子,不為富貴表現出喜樂的樣子,他追求仁愛就得到了仁愛,他追求正義就得到了正義,把他的諡號定為‘康’,不是很合適嗎!”曾子說:“有這樣高尚的丈夫就有這樣高尚的妻子啊。”
曾子教授學生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原原本本地傳授孔子的教導。例如,一次曾子對他的學生子襄講什麼是勇敢,就直接引用孔子的話。他說:“你喜歡勇敢嗎?我曾聽孔子說過什麼是最大的勇敢:自我反省,正義不在自己一方,既使對方是普通百姓,我也不恐嚇他們;自我反省,正義在自己一方,既使對方有千軍萬馬,我也勇往直前。”(見《孟子・公孫丑章句上》)再如:曾子在回答他的學生單居離關於“天圓地方”的問題時說:“過來,我告訴你,我曾經聽孔子說:天的事理叫做圓,地的事情叫做方,方幽暗,圓明亮。”(見《大戴禮記・曾子天圓》)以致他的學生樂正子春在授徒時也像他一樣:樂正子春走下台時傷了腳,傷好以後,仍幾個月沒有出門。他的學生問他:“老師腳上的傷好了,幾個月不出門,還有憂愁,為什麼呢?”樂正子春說:“你這個問題問得好。我從曾子那裡聽到孔子說的一番話:‘上天所化生的,大地所養育的,人是最偉大的。父母完整地生下兒女,兒女死時也要把身體完整地歸還給父母,這才算是孝;不傷害自己的身體,才能算是完整啊。’所以君子既使走上半步也不敢忘記孝道。如今我忘記了孝道,因此憂愁。”(《見大戴禮記・曾子大孝》)?
曾子教授學生的另一個特點,就是注意教學相長。《說苑・反質》記載著這樣一件事:公明宣跟著曾子上學,三年不曾讀書。曾子說:“你當我的學生,三年不學習,為什麼呢?”公明宣說:“哪裡敢不學習呢?我見先生在房內,父母在,呼喊的聲音不曾讓狗、馬聽到,我喜歡這一點,學習了但還沒做到。我見先生接待賓客,恭敬節儉卻不鬆懈怠慢,我喜歡這一點,學習了但還沒有做到。我見先生在庭院,嚴格對待下人卻不詆毀傷害他們,我喜歡這一點,學習了但還沒做到。我喜歡這三點,向您學習了但還沒做到,我怎敢做您的學生,而不學習呢?”曾子離開坐席道歉說:“我不如你。你是在學習啊!”《荀子・大略》有這樣一則記載:曾子吃魚剩下了幾條。曾子說:“用米汁浸漬起來吧。”他的一位學生說:“用米汁浸漬的魚吃後容易傷人,不如醃製的好。”曾子流著淚說:“是我有了不專心的情況啊!”他傷心自己聽到的晚了。曾子不擺老師的架子,善於聽取學生的意見,向學生的長處學習。《孔叢子・居衛》記載,曾子對子思說:“從前,我跟隨老師週遊於各諸侯國,老師不曾丟掉做臣下的禮節,而先王的禮法還不能推行。如今我看你有傲慢國君的意思,豈不是不合乎禮法嗎?”子思說:“時代改變了,世事不同了,各個時代有各個時代相適宜的做法。在我祖父的時候,周朝的制度雖然已遭到破壞,但君臣還各在原來的位置上,仍保持著上下的關係,像一個整體。想推行先王之道,不按禮節去尋求,就不會被接納。當今天下的諸侯,正欲用實力相競爭,競相召請英雄,用來作自己的助手。這是得到賢能的人就昌盛,失去賢能的人就滅亡的年代。在這個時候,我不抬高自己,別人就會貶低我;我不尊貴自己,別人就會輕視我。舜和禹以禮相禪讓,商湯王和周武王用兵相爭奪,不是他們故意相違背,而是時代不同了。看這段對話,多么像兩位朋友在交談啊。?
曾子教授學生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抓住一切機會對學生進行思想和道德教育。《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上》記載,曾子的學生有人將要到晉國去,對曾子說:“晉國沒有我熟悉的人。”曾子說:“為什麼要有熟悉的人呢?去吧。有熟悉的人稱他為朋友,沒有熟悉的人就去做他的客人。君子堅持仁愛,成就德行,先做後說,千里之外都是兄弟。假如你不知道加強學習修養,那么就是你的親人,有誰願意親近你呢!”學生臨出發前,曾子也要進行一番加強道德修養的教育。《論語・子張》記載,孟孫氏任命陽膚做法官,陽膚向曾子請教。曾子說:“在上位的人不按正道行事,民心離散已經很久了。如果了解了罪犯的真實情況,就應該憐憫他而不應該居功自喜。”曾子又抓住陽膚去做法官的機會,對他進行了一番愛民的教育。
由於曾子教育得法,教育成果顯著。據《孟子・離婁章名下》記載,在他三十多歲時就有學生七十多人,最終有多少學生已無從統計。在他教的學生中有成就者不乏其人。最著名的有子思、樂正子春、公明儀、吳起等人。子思是孔子的孫子,名亻及 。孔子臨終前把子思託付給曾子,子思跟隨曾子學習,頗得曾子真傳,成為戰國初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是思孟學派的創始人。他先在魯國收徒授業。中年一度居住衛國,後又到宋國。晚年返魯,受到魯穆公禮遇。著有《子思子》二十三篇,多亡佚。樂正子春與曾子一樣以孝聞名,其母死,五天沒有吃飯。(見《禮記・檀弓下》)樂正子春還以守信聞名。《韓非子・說林下》記載,齊國攻打魯國,討要“讒鼎”,魯國送去一個假的。齊國人說這是假的,魯國人說是真的。齊國人說:“讓樂正子春來,我們相信他。”魯國國君把樂正子春請來,樂正子春說:“為什麼不把真的送去呢?”魯國國君說:“我愛惜它。”樂正子春說:“我也愛惜自己守信用的名聲。”樂正子春也象曾子一樣設教講學。孔子之後,儒家分為八個支派,就有樂正氏之儒。再一個是公明儀。據《大戴禮記・曾子大孝》記載,公明儀曾請教過曾子:“老師可以算作孝了吧?”曾子回答:“這是什麼話,這是什麼話?君子所說的孝,是父母還沒有把意思表示出來就能知道他的意思並且照辦,我僅能直養,哪能算得上孝!”公明儀具有鮮明的民本思想。他說:“廚房裡有肥肉,馬廄里有肥馬,而百姓卻面黃肌瘦,野外有餓死的屍骨,這是放任野獸去吃人。”(見《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孟子對公明儀非常敬重,曾經把公明儀的話與孔子的話一塊引用。《孟子・滕文公章句下》記載,周霄問:“古代的君子做官嗎?”孟子說:“做官。《傳》文中說:‘孔子如果三個月沒有事奉君主就會心神不安,每次出國境必定帶著拜見別國君主的禮物。’公明儀說:‘古代人如果三個月不被君主任用,就要去安慰他。’”曾子還有一個被他趕出門的著名學生,就是吳起。據《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記載,吳起少年離開家時盟誓說:“我吳起當不上卿相,不再回衛國。”於是從學於曾子。不久,他的母親去世了,吳起沒有回家弔喪。曾子認為吳起不孝順,斷絕了與他的來往。後來吳起做了魯國的將軍,又繼任魏將,屢建戰功,被魏文侯任命為西河守。文侯死,遭陷害,逃奔楚國,初為宛守,不久任令尹,佐楚悼王實行變法,促進了楚國的富強。楚悼王死,被舊貴族殺害,變法失敗。著《吳起》四十八篇,已佚。曾子比較有名望的弟子還有單居離、公明高、公明宣、子襄、陽膚、沈猶行等人。得正以終?曾子一生忠於孔子思想,直到晚年仍為推行和實踐孔子思想作著不懈的努力,做出了老年著書、病中教徒(子)、守禮至終三件有影響的事,實踐了自己“死而後已”的諾言。?
一是老年著書。《顏氏家訓・勉學篇》說:“曾子七十乃學,名聞天下。”這裡的“學”,應該是研究學問、著書立說的意思。曾子晚年考慮到靠什麼傳播孔子思想的問題,於是他組織學生在他的指導下開始編寫書籍。他們首先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輯錄起來,最後以子思為主編輯成《論語》。同時曾子認為自己也應有書,於是在樂正子春等學生協助下開始編寫《曾子》一書,最後由樂正子春等定稿。他們還一起編寫了《孝經》、《大學》、《主言》等書和篇章。由於曾子的去世,這些書大多由他的學生完成。?
二是病中教徒(子)。曾子在重病中,仍念念不忘教育學生,教育兒子。《論語・泰伯》記載,曾子有病的時候,他的學生孟敬子去看望他。曾子對他說:“鳥快要死的時候,它的叫聲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時候,他說出的話是善意的。在上位的人應該重視的禮貌有三個方面:嚴肅自己的容貌,就可以避免別人的粗暴輕慢;端正自己的表情,就接近於誠實守信;說話注意用詞和口氣,就可以避免粗野和背理。至於祭祀和禮儀方面的事情,自有主管的官吏在那裡。”孟敬子是大夫,曾子就按在上位的人要求他,對於一般的君子應該怎么辦呢?《說苑・修文》記載,曾子有病的時候,他的學生孟儀去問候他。曾子說:“鳥將要死的時候,必定有悲哀的叫聲;君子到死亡的時候,必定有和順的話。禮儀有三條準則,你知道嗎?”孟儀回答:“不知道。”曾子說:“坐下,我告訴你。君子遵循禮儀用來樹立志向,那么思想上就不會出現貪慾;君子思考禮儀用來成就品德,那么怠惰輕慢的情況就不會發生;君子遵循禮儀用於仁義,那么忿爭暴亂的言詞就會遠離。至於說到辦理具體的禮儀事務,這是主管官吏的職責。君子既使不能夠做到,也是可以的。”對以上兩個人曾子都是講的禮的問題,對正在上學的學生曾子教導他們堅守孝道。《論語・泰伯》記載,曾子患病的時候,召集學生們到身邊,對他們說:“看看我的腳,看看我的手!《詩經・小雅・小日文 》中說:‘小心謹慎多提防,好像站在深潭旁,好像走在薄冰上。’從今以後,我知道我的身體不會再受到損傷了!學生們!”儒家認為,身體是父母的遺體,保護好身體就是尊敬父母。曾子臨終時讓學生們看看自己的手腳都保護得很好,是教育學生終生慎行,恪守孝道。曾子臨終時對自己的兒子更是諄諄教導。《大戴禮記・曾子疾病》記載,曾子的病情越來越重了,曾元撫摩著他的頭,曾華握著他的腳。曾子說:“沒有什麼可說的啊!我沒有顏淵的那些見解,告訴你們什麼呢?然而,君子對於緊要的事情,臨終都有個交待啊!開花多而結果少,這是大自然中常有的現象。說的多做的少,這在人類中也是常有的現象。鷹隼認為高山低矮,加高后在上面築巢居住,魚鱉黿鼉認為深潭太淺,深挖後在裡面作穴居住,之所以終了被捕獲,是因為貪食誘餌。因此,君子如果不為了謀求私利而去損害正義,那么有什麼原因會遭到羞辱呢!父母不喜歡,不敢與外人交朋友;親近的人不友愛,不敢尋求疏遠的人相友愛;小事情沒有弄明白,不敢談論大事情。人的一生當中,有生病的時候,有小的時候,也有老的時候,所以君子要想到那些不能返回的事情而先去做。父母去世以後,你雖然想行孝,還有父母讓你孝順嗎?自己年紀大了,雖然想對哥哥敬愛,還有哥哥讓你敬愛嗎?所以孝順父母和敬愛哥哥都有來不及的時候,大概就是說的這個吧!言論離不開實行,是言論有根本;行動不離開親自去體驗,是行動有根本。言論和行動都有根本,就能使自己的知識見聞得到豐富。君子尊重知識,就能夠使德行高超明達;把知識運用於實踐就能夠使事業寬廣宏偉。德行的高超明達,事業的寬廣宏偉,不取決於別的,取決於意志的加強罷了。與君子交往,芳香就好象進了存放蘭芷的房間,時間長了就聞不到它的香味了,這是與它同化了啊;與沒有德行的人交往,腥臭就象走進存放鮑魚的地方,時間長了就聞不到它的臭味了,這同樣是與它同化了啊。因此,君子要慎重地選擇他去成就事業的地方。”
三是守禮至終。曾子終生按禮制去做,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禮記・檀弓上》講了一個曾子臨終易簀的故事,很能說明問題。故事是這樣的:曾子臥病在床,病情很重。
他的學生樂正子春坐在床下,他的兒子曾元、曾申坐在腳旁。有一位童子拿著蠟燭靠邊坐著。童子說:“真華麗明亮啊!這是大夫用的蓆子吧?”子春說:“別作聲!”曾子聽到了,現出驚視的樣子,噓聲道:“呼!”童子又說:“真華麗明亮啊!是大夫用的蓆子吧?”曾子說:“是的。這是大夫季孫氏送的。我不能換掉它了。元兒,你過來換掉這蓆子!”曾元說:“您老人家的病已經很危急了,不能再挪動。希望到了天亮,再讓換掉它吧。”曾子說:“你愛我還不如那個童子。君子愛人是要成全別人的美德,小人愛人是無原則的寬容。我還有什麼要求呢?我能夠合乎規矩地死去,也就夠了。”於是抬起曾子換掉蓆子,再放回去時,還未放妥,曾子就去世了。?
曾子就這樣走完了自己的一生,時在公元前435年(周考王五年,魯悼公三十二年),葬山東嘉祥縣南23公里,南武山下。
曾子上承孔子,下傳子思,孟子又學於“子思之門人”。孟子把儒學發揚廣大,到西漢武帝時“罷黑出百家,獨尊儒術”,儒學成為國學。時至今日儒家文化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以致在全世界都有重大影響。?
曾子有兒子曾元、曾申、曾華,孫子曾西,都以賢達聞名。《說苑・雜言》中說:“孔子家的孩子不懂得罵人,曾子家的孩子不懂得追求權位,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父母善於教養。”這是說曾子家有良好的家教。曾子十五世孫曾據,有功於西漢王朝,封關內侯,因恥事王莽,率族人南遷江西,曾氏族人在南方得到發展,後又遍布全國,部分移居海外,成為名門望族,代代有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