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烹彘

曾子烹彘

曾子烹彘的故事,小而言之,是親職教育的問題:父母對孩子說話要算數,才能為孩子樹立一個守信的榜樣。大而言之,是處世為人要講誠信的問題。

原文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為女殺彘。”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選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注釋

⑴曾子(前505~前432):曾參,春秋末年魯國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輿,被尊稱為曾子.性情沉靜,舉止穩重,為人謹慎,待人謙恭,以孝著稱.曾提出"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的主張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養方法.據傳以修身為主要內容的《大學》是他的作品.
⑵之:到
⑶泣:小聲哭。
⑷彘(zhì):大豬。
⑸適:往,到……去。適市來:去集市上回來。
⑹止:阻止。
⑺特:不過,只是。
⑻嬰兒:小孩子。
⑼戲:開玩笑。
⑽今:現在。
⑾女:同“汝” 意為你,對對方的尊稱。
⑿非所以成教也:這樣做就不能把孩子教育好。
⒀烹(pēng):煮。

譯文

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去,她的兒子邊跟著她邊小聲哭,母親對她說:“你回去,等我回家後殺豬給你吃。”妻子從市場回來了,看見曾子就要抓住豬把它殺了,妻子阻止他說:“剛才只不過是和小孩子開玩笑罷了。”曾子說:“孩子是不能隨便戲弄的。小孩子是不懂事的,等父母去教育他如何學習,聽從父母的教育。如今你欺騙他,就是教他學會欺騙。母親欺騙兒子,兒子就不會相信母親,這不是教育孩子該用的方法。”於是就把豬煮了。

中心

父母與孩子答應的每一件事都必須做到,要與孩子誠實相待。

作者

曾子(前505~前432),姓曾,名參,字子輿,春秋末年魯國南武城(山東濟寧嘉祥縣)人。十六歲拜孔子為師,他勤奮好學,頗得孔子真傳。積極推行儒家主張,傳播儒家思想。孔子的孫子孔汲(子思子)師從參公,又傳授給孟子。因之,曾參上承孔子之道,下啟思孟學派,對孔子的儒學學派思想既有繼承,又有發展和建樹。他的修齊治平的政治觀,省身、慎獨的修養觀,以孝為本的孝道觀影響中國兩千多年,至今仍具有及其寶貴的的社會意義和實用價值,是當今建立和諧社會的,豐富的思想道德修養。著述《大學》、《孝經》等,後世儒家尊他為“宗聖”。

文章中心

這個故事小而言只是親職教育的問題:父母對孩子說話要算數,才能為孩子樹立一個守信的榜樣;大而言之是處世為人要講誠信的問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