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崩村[雲南省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勐罕鎮曼崩村]

曼崩村隸屬於勐罕鎮勐波村委會,屬於山區。位於勐罕鎮東南邊,距離村委會1.00 公里,距離勐罕鎮19.00公里。國土面積2.61平方公里,海拔530.00米,年平均氣溫21.8℃,年降水量1067.9毫米,適宜種植水旱稻、橡膠、茶葉等農作物。

村情概況

有耕地14畝,其中人均耕地0.1畝;有林地7325畝。全村轄曼崩、曼洪閣2個村小組,有農戶29戶,有鄉村人口141人,其中農業人口141人,勞動力9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73人。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32.9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4815元,農民收入主要以林業為主。

村情概況

曼崩村隸屬於勐罕鎮勐波村委會,屬於山區。位於勐罕鎮東南邊,距離村委會1.00 公里,距離勐罕鎮19.00公里。國土面積2.61平方公里,海拔530.00米,年平均氣溫21.8℃,年降水量1067.9毫米,適宜種植水旱稻、橡膠、茶葉等農作物。有耕地14畝,其中人均耕地0.1畝;有林地7325畝。全村轄曼崩、曼洪閣2個村小組,有農戶29戶,有鄉村人口141人,其中農業人口141人,勞動力9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73人。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32.9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4815元,農民收入主要以林業為主。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0年底,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29戶通自來水,有29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29戶,占農戶總數的1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9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9戶(分別占總數的100%和100%)。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砂石路;進村道路為砂石路;村內主幹道均為砂石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9.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9.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2輛,拖拉機1輛,機車36輛。全村裝有太陽能農戶29戶。

該村到2010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9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32.9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1.83萬元,占總收入的5.08%;畜牧業收入6.73萬元,占總收入的2.8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71頭,肉牛10頭);漁業收入2.16萬元,占總收入的0.93%;林業收入204.75萬元,占總收入87.9%。第二、三產業7.47萬元,占總收入的3.21%;工資性收入1.64萬元,占總收入的0.7%(外出務工2人,占勞動力的2.22%,省內2人);其他收入2.22萬元,占總收入的0.95%。農民人均純收入4815元,農民收入以林業等為主。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林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12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22.25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橡膠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林業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29戶,共鄉村人口143人,其中男性76人,女性65人。其中農業人口143人,勞動力85人。  到2012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06;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43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鎮)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9.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0戶。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勐罕鎮國小,中學生就讀到勐罕鎮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9.00公里,距離中學19.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16人,中學生7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2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151.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1151.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2.15萬元,有固定資產17.63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21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0個,黨員總數12人,黨員中男黨員11人,女黨員1人。 團員8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1、水利、交通、電力等農業基礎設施薄弱; 2、農村二、三產業滯後;3、農民整體素質亟待提高,4、村集體經濟實體薄弱。。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1、充分利用本村海拔低、氣溫高的熱區資源優勢,堅持“低膠高茶”發展模式,利用山區優勢建設茶園基地和橡膠基地,同時發展畜牧業,建立肉牛凍精改良基地,在增加經濟收入的同時,改善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2、加大“三農”投入;一是加速全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進程;二是加速道路交通建設;三是對全村農村電網進行改造、降低用電成本。深入開展農村衛生行動計畫,繼續抓好市級文明衛生創建活動,以文明村寨為示範,著力搞好村容村貌整治,制定完善《村規民約》,加強村間衛生環境治理,消除不良衛生環境和行為。加大農民職業技術和農業實用科技培訓力度,在村委會建立農民技能培訓和農業科技培訓點,定期不定期開展培訓;加大農業科技推廣力度,使全村委會18歲以上、45歲以下年齡段的農村勞動力基本掌握1-2門農業實用技術或職業技能,推動剩餘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3、加強鄉村文化實施建設 ,提高廣播、電視、信息、通信等網路覆蓋面的基礎上,深入持久開展“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依託“萬村書庫”的建設管理,廣泛開展農民讀書、用書活動,豐富民眾精神文化生活,滿足農民對科技文化的需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