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國家桃產業技術體系加工與特色育種崗位科學家團隊成員、中國園藝學會桃分會理事,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果樹種質改良研究中心副主任 。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18篇,其中SCI收錄7篇。主持和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科技支撐、行業專項以及948課題多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獎勵3項。參與培育桃新品種10餘個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科英才 。現從事桃種質資源的評價與優異基因發掘研究。在利用基因組學研究了桃的起源進化路線、利用全基因組關聯分析鑑定桃重要果實品質性狀的優異基因、利用連鎖分析鑑定桃抗南方根結線蟲基因以及分子育種技術研發方面取得重要研究進展 。現已入選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科英才”培育工程 ,根據2018年1月25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學位評定委員會公告被遴選為博士生導師 。
主要學習經歷
1997.9—2001.7 河南農業大學 園藝學 學士
2001.9—2004.6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果樹學 碩士
2012.9—2015.6 中國農業大學 果樹學 博士
工作經歷
2005.4—2007.12 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 研究實習員
2008.1—2012.12 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 助理研究員
2013.1—2016.12 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 副研究員
2014.1—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 果樹種質改良研究中心副主任
2017.1—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 研究員
承擔主要科研任務及獲獎情況
近5年主要科研情況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PpSUT5信號系統在桃果肉花色素苷合成通路中的作用及機理分析(31672130)”,2017.01-2020.12,主持 ;
(2)農業行業標準制定和修訂項目“桃品種鑑定技術規程SSR分子標記法(22J 19-3)”,2017.01-2017.12,主持 ;
(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於基因組、氣候因子、物候期的互作高通量發掘桃適應性相關基因(31572094)”,2016.01-2019.12,第1執行人 ;
(4)科技部863“特色果樹功能基因組學研究與套用(2013AA10260601)”,2013.01-2017.12,第1執行人 ;
(5)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桃資源與育種”團隊(CAAS-ASTIP-2015-ZFRI-01),2016.01-2020.12,參加;
(6)農業部桃產業技術體系“特色品種選育(CARS-31-1-3)”,2016.01-2020.12,參加;
(7)農業部行業專項“我國重要果樹野生資源評價、優異基因發掘與利用研究(201303093)”,2013.01-2017.12,參加 。
獲得主要科研獎勵
(1)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桃優異種質的發掘、優質廣適新品種的培育與利用”,2013年
(2)中華農業科技一等獎“桃種質資源與遺傳育種創新團隊”,2015年
發表論文及著作
(1)Cao K, Ding T, Mao D, Zhu G, Fang W, Chen C, Wang X, Wang L. Transcriptome analysis reveals novel genes involved in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 in the flesh of peach. Plant Physiol Biochem. 2017 Dec 7, 123: 94-102 .
(2)Ke Cao, Haiyan Li, Qi Wang, Pei Zhao, Gengrui Zhu, Weichao Fang, Changwen Chen,Xinwei Wang, Lirong Wang. Comparative 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 genes involved in the responseof resistant and susceptible peach cultivars to nematode infection. Scientia Horticulturae, 2017, 215: 20-27 .
(3)Ke Cao, Zhengkui Zhou, Qi Wang, Jian Guo, Pei Zhao, Gengrui Zhu, Weichao Fang, Changwen Chen, Xinwei Wang, Xiaoli Wang, Zhixi Tian, Lirong Wang.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of 12 agronomic traits in peach.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6, 7: 13246 .
(4)Ke Cao, Pei Zhao, Gengrui Zhu, Weichao Fang, Changwen Chen, Xinwei Wang, Lirong Wang. Expansin genes are candidate markers for the control of fruit weight in peach. Euphytica, 2016, 210: 441-449 .
(5)Cao Ke, Chang Yuansheng, Sun Rui, Shen Fei, Wu Ting, Wang Yi, Zhang Xinzhong, Han Zhenhai. Candidate gene prediction via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analysis of fruit shape index traits in apple. Euphytica, 2015, 206: 381-391 .
(6)Cao ke, Zheng zhijun, Wang Lirong, Liu Xin, Zhu Gengrui, Weichao Fang, Shifeng Cheng, Peng Zeng, Changwen Chen, Xinwei Wang, Min Xie, Xiao Zhong, Xiaoli Wang, Pei Zhao, Chao Bian, Yinling Zhu, Jiahui Zhang, Guosheng Ma, Chengxuan Chen, Yanjun Li, Fengge Hao, Yong Li, Guodong Huang, Yuxiang Li, Haiyan Li, Jian Guo, Xun Xu, Jun Wang. Comparative population genomics reveals the domestication history of the peach, Prunus persica, and human influences on perennial fruit crops. Genome Biology, 2014, 15: 415 .
(7)丁體玉, 曹珂, 等. 紅肉桃兩類花色素苷積累模式與相關基因表達差異[J]. 中國農業科學, 2017(13):2553-2563 .
(5)曹珂, 王力榮, 等. 桃單果重與6個物候期性狀的遺傳關聯分析[J]. 中國農業科學, 2012, 45(2):311-319.
(9)王力榮, 曹珂,等.中國桃遺傳資源[M].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12.
人物評價
自工作以來,一直從事桃種質資源與遺傳育種工作,在種質資源的評價、優異基因挖掘和分子育種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一定進展:
(1)利用桃的全基因組重測序數據研究了桃的起源進化路線,指出光核桃是普通桃的野生近緣祖先種,之後進化為山桃、甘肅桃,而新疆桃只是普通桃的一個地理類型。為了更精確的解析種間進化在基因組水平上的變異方式,正在開展桃4個野生近緣種的泛基因組研究 ;
(2)利用全基因組關聯分析方法,對桃10個質量性狀和2個數量性狀進行了關聯位點的鑑定,大部分關聯位點與前人連鎖分析的結果是一致的,但定位更為精確,部分位點甚至直接鑑定到性狀的決定性變異位點,正在開展桃初生和次生產物等主要數量性狀的關聯分析工作 ;
(3)在質量性狀關聯分析的基礎上,篩選並驗證了其中的8個性狀共19個標記,大部分位點的準確在90%以上,而桃果形性狀的SNP標記驗證準確率達到100%。利用其中高效的SNPs標記,構建了中國桃第一個包含6個位點的桃分子育種晶片,將顯著提升桃育種效率,加快桃品種的本土化進程 ;
(4)對其他一些重要性狀如紅根甘肅桃抗南方根結線蟲、桃紅肉性狀關鍵基因等的研究也在穩步開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