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坊村[高橋街道曹坊村]

曹坊村[高橋街道曹坊村]

曹坊村隸屬於陝西西安市長安區高橋街道 ,現由西鹹新區灃西新城代管 西鹹新區灃西新城 高橋街道,位於西安市西北部,長安、戶縣、鹹陽三地交界處的灃河西岸,高橋鄉政府所在地,交通較為便利。灃河西岸、渭河南岸,距長安區縣城30公里,屬平原糧園牧漁區。高橋街道辦行政中心,鄉鎮企業有電子儀表、汽車配件、建材、鑄造、木器等。農產有小麥、玉米、棉花,兼產蔬菜。

地理環境

曹坊村隸屬於陝西西安市長安區高橋街道,位於西安市西北部,長安、戶縣、鹹陽三地交界處的灃河西岸,高橋鄉政府所在地,交通較為便利。灃河西岸、渭河南岸,距長安區縣城30公里,屬平原糧園牧漁區。

自然資源

村內資源:鈦、褐鐵礦、赤銅礦、 沙石等

人口民族

槽坊姓氏較雜,但居住卻較集中,以姓氏命名巷道,有文家巷,馬家巷,李家巷,趙家巷,史家巷,郭家巷等,共九個組。有人口2130人,耕地2657畝,450戶。

經濟概況

該村主要以傳統的小麥、玉米、蔬菜茅菜、西瓜、平菇、鳳梨蜜、小胡瓜、、荔枝、蔥等農作物種植為主,該村耕地面積大,村民吃苦耐勞。近年來收入有所提高。正所謂面向黃土背朝天,經濟收入翻一番。更有部分村民積極探索致富新路。

社會事業

1966年高橋初級中學在槽坊村建校。校舍簡陋,學生在冰冷的水泥板上寫字。吃的冷饃就的生蔥,住的冷鋪,敲鈴沒聲就是當時真實寫照。

1970年前後,李玉亭醫生學識淵博,尤擅長兒科。退休後在村里開診所,名播方圓。

趙占科作為教員回憶1973年前後當時每個勞動日工份值0.25——0.4元,這還算相對好的。

1981年,李培林平反後上台,架設電線,修建戲樓。當時村裡有黨員50人。

1984年分田到戶,打破了農業社舊制。

1997年,許多農戶種起了西瓜,種的西瓜沙甜小有名氣。

1999年村里回響高橋鄉發展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的號召,從山東引進了大棚蔬菜栽培技術。

2004年村子完成了主要幹道的水泥硬化。

2006年村子成立老年大學。

2008年引進了日光溫室栽培技術,發展勢頭良好,現有近80個大棚,主要集中在3組的可耕地上,前景看好。村民李信利一下就承包了三個溫室大棚,所育的聖女果果實纍纍,如今已上市,價格每公斤達10元錢。西紅柿黃瓜長勢喜人,預計效益可觀。

歷史文化

槽坊村是高橋街道辦政府駐地,緊挨灃河,毗鄰鹹陽秦都區,自古為周長戶桶鹹陽地區的交通要道,解放前形成的“交流大會”至今享譽四方。史載:明嘉靖年間在曹坊村東灃河上修文昌橋,長116米,寬5.4米,28孔,清鹹豐年間因本地馬務村清末高官薛允升在灃河上重修文昌古橋,得名:高橋。西安地區高橋有三,灞橋有高橋居東名東高橋,終南山灤鎮有高橋居南有名南高橋,本地位於西安西郊,故又名西高橋。

相傳北宋時期為抵禦西夏,在渭河南北兩岸設定了駐軍務所。當時餵馬養馬的地方即是槽坊村。元代地圖在此處即記為“秦馬廄”。古稱馬廄為“槽坊”,清嘉慶記村名為槽坊。現為西鹹新區灃西新城核心地帶。槽坊村姓氏較雜,但居住卻較集中,以姓氏命名巷道,有文家巷,馬家巷,李家巷,趙家巷,史家巷,郭家巷等,共九個組。

歷史事件

清末回民亂時,其他各族均死人無數,只有馬家未遭此劫。

解放前,文家有65畝地,史家有80畝地,是較富的家族。當時村子有200來戶人,窮人居多。那時侯人住的是‘間半莊子斗半牆,頭蓋的竹竿房’,種的地是‘青蛙打更水圍城’,‘套磨要問馬鞍,種地不問濕乾’。日子有上頓沒下頓,苦不堪言。

解放後,先是成立便工隊,後發展成互助組,再到初級社,到高級社。後又叫農會,設村長,農會主席,貧協主席。

1950年,村民史某用刀捅傷其叔父,貧協農會將其捆綁在到大樹上,男女排成隊用繩子抽打,致其被活活打死,政府將時為農會主席的德生和貧協主席楊師逮捕,判刑十餘年。

1951年,土改時的農會主任是趙占凱。

1964年,社教運動中,文定祥、文兆祥,李世昌、李培林,趙應昌、趙應泉,史成德、史耀先,郭正新等十戶被打成地主富農。直到1979—1981年才陸續平反。1979年,史成德由於文革中被定為現形反革命分子,聽到平反訊息高興而死。

本村交通便利,企業較為發達,創建於1978年的長安電子儀器廠,主要生產印刷線路板。市政府授予“西安市鄉鎮企業家”稱號。創建於1970年的陝西省長安汽車配件廠,主要生產風機。企業榮獲縣“科技示範企業”,“省級先進企業”稱號。

高橋古會的由來

在高橋上扔一顆石子,回來才能聽見卟噔一聲響,是說高橋的高。

那時侯我就信了,十幾歲時,我有一日站在其上,才覺得不過如此。被騙了這多年,想想挺好笑的。後來知道省城周邊有三座高橋,分別是東高橋,在明犢;南高橋,在灤鎮;西高橋便說的是此橋了。

老高橋原在現在的橋以南,西岸是麻子渡村,東岸是馮三村,橋成連同緊鄰槽坊村三村約會成集。這是古會的前身,後橋被洪水衝垮,而古會依然。再後新橋落成,在槽坊村正東1公里處。古會隨之也移至槽坊村。規模較以前更大,吸引了十方鄉里前來貿易聚會。

走在古會上,說不過來也數不清,賣衣服的、賣年糕的、賣糖葫蘆的、賣鍋的、買樹的、賣花的、賣杴的、賣掃帚的、賣涼皮、賣辣子面的;打靶的、套圈的、算命的、驗稱的、磨刀磨剪的、拔牙的刮臉的、日鬼的掏炭的,都從這四面八方而來,哪個人呀沒有個五萬也有個三四萬。

會在每年農曆初十開始,會期十天。地址便在高橋鄉政府所在地的槽坊村街道上。西從沙河橋頭北到電子儀器廠門口,東至老供銷社門口這一狹長的丁字街頭,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這個時節,正是農閒時候,人們盡情的逛著熱鬧。

這些都是有歷史見證的。古碑已字跡模糊,會場腦頭的新石碑上記載:高橋由來久已,始於嘉慶年間,橋成慶典約期成會,商旅慕名紛至沓來,爾來四百餘載。幾經風雨滄桑,老橋面目已非,古會迄今依然。往者已矣,古碑可考。解放後因系民心改革中新橋落成,拓寬了人們的視野,方便了治富門路,適逢經濟發展強鄉富民,趁古會契機舉辦首屆高橋鄉農科大集暨物資交流會,古為今用造福人民。籌辦中得到縣政府及各界人士大力支持贊助,謹以此碑以示垂念。

文革中中斷,1982年恢復古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