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路上多艱辛
個人履歷
曹國鴻生於1956年,7歲讀書的他,11歲就輟學了。當時,在河邊國小當教師的父親被劃為地主,他跟隨父親去農村接受改造。儘管父親白天接受勞動改造,但晚上回到家裡還是會要求曹國鴻讀書寫字。曹國鴻沒有想到,他在農村一呆就是13年。這13年中,他多么渴望回到學校,坐在教室里,聽老師講課,下學後與同學戲耍。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一切都變得越來越遙遠,就像一個無法企及的夢。
1979年,23歲的曹國鴻回到了河邊國小。他頂替父職,成為一位學校教師。曹國鴻是一個責任感很強的人,他知道,要教好學生,自己必須具備相應的知識積累。白天的時間不夠,晚上他就站到路燈下看書,後來還到南昌師範學院進修了數月。由於他自身的努力,他多次被評為三好教師,最後被調到鎮裡樣板學校蔣巷中心國小。
曹國鴻說,我覺得無論做什麼,都應該盡最大努力做得最好。以前當教師時他是這樣做的,現在做企業也是這樣。
辭教養豬真艱難
一個教師,為什麼會走上辦實業的道路呢?面對我們的疑問,曹國鴻淡淡一笑,說,那時候家裡窮,自己總是想盡一切辦法來解決貧窮問題。他戴的手錶、騎的腳踏車都是用幫別人割禾、插秧得到的報酬買的。付出就會有收穫,曹國鴻在生活中感悟到了這個樸素的道理,或者說,他體會得比任何人都要深。不僅如此,他走街串巷賣過幾分錢一個的氣球;烈日炎炎的日子,他騎著腳踏車,流著汗水,叫賣過冰棒;還從南昌販過木料到蔣巷來賣。他在蔣巷中心國小擔任學校的後勤組長時,看到同事中有人養豬,一頭豬能賺幾百塊錢,不由得心裡一動。他覺得這是發家致富的一條路子,經過幾天的反覆思索,他毅然請辭了教職,開始了自己的辦實業之路。
1989年,他開始承包魚塘,去浙江買豬仔,並在沙洲上搭起豬欄。自己就在豬欄邊用油氈搭個棚子睡覺。僅有的100多元錢,擔心晚上被人偷或搶去,也不敢放在身上,而是埋在沙中。那年冬天,妻子帶著2個小兒子來看他,晚上一家人睡在棚中。北風呼嘯,大雪紛飛,棚里也不擋風,雪不斷地從油氈縫中鑽進來。外面下大雪,裡面下小雪,多冷多累,曹國鴻都能扛住,可是看著兩個小孩冷得蜷做一團,在被子裡不停地抖動,曹國鴻繃不住了,他無聲地向上凝望著,眼淚止不住地流了下來。這是他創業以來第一次流淚。
1993年,曹國鴻養豬已經4年多了。由於缺乏養豬經驗和必要的技術,盤算下來,居然一分錢都沒賺到。曹國鴻走在蔣巷鎮上時,不時有人在背地裡冷言冷語:“好好的老師不當,去養什麼豬?看他能折騰出什麼來!”
1994年初的倒春寒,曹國鴻記憶猶新,那年他已經養了1000多頭小豬了。為了建造牢固完善的豬欄,他白天到南昌買好拆房的廢料,半夜開手扶拖拉機去拉(手扶拖拉機白天不能進城)。那年的寒流來得迅猛,一時間到了攝氏零下八九度,而曹國鴻身上已經沒有錢了。為了籌5000元錢買一個供豬仔取暖用的發電機,他跑了很多地方,向朋友和信用社借錢。可是沒有誰願意借錢給他。那么冷的天氣,曹國鴻回到沙洲的豬欄,身上出了一身汗。沒有辦法,他只好不斷巡視豬欄,把有可能進風的地方遮蓋住。儘管如此,天亮的時候,他清點豬欄,發現還是有100多頭豬仔被凍死了。他一屁股坐在了冰冷的沙堆上,再一次流下了淚水。
國鴻品牌叫得響
曹國鴻說,在他艱難創業的過程中,他有一個很深的體會,那就是不管你是一個多么有能力的人,都無法孤軍作戰,必須要有一個好的創業環境,不能離開政策和有關部門的支持。一個企業的成功不是一個人的成功,而是多種合力的結果。曹國鴻的企業後來得到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這使國鴻公司駛向了快車道。1993年,縣裡專門劃出40畝地給曹國鴻作為養殖基地,不久,他還得到銀行的600萬元貸款。1997年左右,由於國鴻實業的豬肉質地優良,獲得了省政府的生豬出口配額,使得國鴻實業再上一個台階。
經過16年的艱苦創業,江西國鴻集團有限公司已由一個小型養豬場發展壯大為一家集養殖、種植、加工和產品自營出口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農業企業,被認定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公司建立了以沼氣為紐帶的豬—沼—魚—苗木—果蔬綠色生態產業鏈,形成了生豬養殖—肉品加工—連鎖銷售—自營出口主業一條龍生產經營模式。公司的商品豬飼養基地是江西省首批無公害農產品(畜禽)基地、國家級無公害生豬標準化示範區。“國鴻”牌商品豬和豬肉被評為江西省名牌產品,並獲得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頒發的“無公害農產品”標誌證書。公司主要產品活大豬70%出口香港,其餘均加工成分割冷卻肉,通過南昌市各大超市和“國鴻綠色菜園”實行連鎖銷售。公司被評為全國對外貿易信用AAA級企業。國鴻綠色肉食品有限公司已獲得出口食品生產衛生註冊證書,並通過了HACCP體系認證。
綠色產品向未來
國鴻集團公司還就加入世界貿易後中國畜牧業的市場與發展方面進行了深入思考和探索。他們認為,南昌市農村養豬業應採取非均衡發展戰略,探索跨越式發展模式,運用現代生產要素,增強南昌市畜牧業的競爭力,特別是應通過著力推進“三個創新”,即技術創新、融資創新、組織創新來發展外向型經濟,走公司加農戶之路。所謂技術創新,就是要把高科技融入傳統的養殖業。南昌蔣巷地區的養豬業比較發達,但由於大多以傳統的方式養殖,仔豬品種差,缺乏科學養殖,形不成規模導致成本高、品質低,農戶養豬賣不出好價錢。前些年所謂“南昌人一車豬,換來廣東人一車水(飲料)”就是一個真實寫照。江西國鴻公司經過國家、省市有關專家論證,包括生豬養殖在內的生態農業高新技術示範開發項目,已經獲得國家開發辦立項,目前已經進入實施階段;所謂融資創新,就是要培育畜牧養殖業發展資本市場。實施公司加農戶的戰略,其本身就是一個有效的融資手段。從南昌地區實際情況著眼,必須著力放在吸引外資、加強肉類製品的生產與加工上,使活畜養殖向肉品精深加工轉化,形成工業化的大農業。組織創新則是發展公司農業,提高組織化程度。必須發展一批具有技術實力、規模潛力、市場行銷實力和融資實力的企業為龍頭,形成種豬繁育、仔豬供應、飼料開發、科技服務、活畜銷售一條龍的縱向產業組織;還應當以肉品精加工為主體,聯合食品科研單位、工商企業、外貿公司形成分工協作、集團化的橫向產銷體系。作為龍頭企業來講,發展農戶加盟,首先必須要以市場為導向,確立主導產品和企業的市場定位,這是公司加農戶經營成敗的關鍵;其次要正確處理與農戶的關係,龍頭企業與農戶要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聯結機制;第三,要積極爭取各級政府的支持,按照產業政策和政府有關部門的引導辦好企業;第四是龍頭企業在轉化與推廣科技成果、依靠技術進步、實行科學管理、提高農戶科學文化素質方面也要成為龍頭。
曹國鴻在談到集團公司未來的發展時,他說,我們會堅持以生豬繁養、屠宰及肉製品加工為基礎,以發展綠色農產品為導向,加快做強、做大企業的發展步伐,一切以經濟效益為中心,提高企業的綜合實力、提高企業的競爭力,突出生豬飼養、優質種豬繁育、生產加工和銷售三個重點,狠抓現有結構調整、狠抓科技興企、狠抓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和對農業的投入,實現產品的產量、產值、優質率、銷售量、市場占有率五個全面增長。依託產業優勢帶動農業,拉長產業鏈,形成種豬繁育業、飼料業、養殖業、屠宰業、肉製品加工業、生物製藥、包裝業、連鎖商業、物流配送等配套的產業群,為實現江西省的“希望在山、潛力在水、重點在田、後勁在畜、出路在工”的農業發展戰略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