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杖歌

《曳杖歌》是記載於《禮記》《史記》等古籍上的一首歌謠,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所作。作品用泰山快要崩塌、梁木快要折斷來比喻生命快要停息,表達了作者對生命將盡的無奈與悲嘆。

作品原文

曳杖歌

泰山其頹乎?

梁木其壞乎?

哲人其萎乎?

作品譯文

泰山快要崩塌了么?

屋樑快要斷裂了么?

哲人快要死去了么?

作品鑑賞

關於孔子作《曳杖歌》前後的情況,在《禮記·檀弓上》、《孔子家語·終記解》以及《史記·孔子世家》等書中都有大體相同的記載。茲引《禮記·檀弓上》中的相關文字如下:

孔子蚤作,負手曳杖,消搖於門,歌曰:“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當戶而坐。子貢聞之,曰:“泰山其頹,則吾將安仰?梁木其壞,哲人其萎,則吾將安放?夫子殆將病也。”遂趨而入。夫子曰:“賜,爾來何遲也!……予疇昔之夜,夢坐奠於兩楹之間。夫明王不興,而天下其孰能宗予?予殆將死也。”蓋寢疾七日而沒。

東漢鄭玄在上述引文之末註解說:“明聖人知命。”所謂“知命”,字面意思是了解自己的命運;比較科學的解釋,也就是依據已知的情況對未來作出較為近是的預測。孔子唱這首歌時,只是一種預感,接著病倒了,七天后去世,正應驗了他預感的正確。活著,活得清醒;快去世時,也不糊塗。大概這就是孔子之所以為孔子,也是這首《曳杖歌》所要昭示世人的這一層意思吧。

從《禮記》的記載中可以知道,孔子在吟唱這首《曳杖歌》之前,心靈上正經歷著微妙的深刻的變化:夜裡他做了一個不祥的夢,夢見正坐在兩個廊柱之間被人祭奠;他早早地起了床(“蚤作”),或許夢醒後就一直未曾睡著吧;他反背著手,拖著手杖,孔穎達解釋“負手曳杖”說:“杖以扶身,恆在前面用。今乃反手卻後以曳其杖,示不復杖也。”(《禮記正義》)所謂“示不復杖”,意思是自己將不久於人世,不會再用手杖了;他還“消搖於門”,從屋內走到門口,顯出一副放鬆隨便的樣子。“消搖”,即“逍遙”,安閒放鬆的樣子。孔穎達說:“夫子禮度自守,貌恆矜莊。今乃消搖放蕩以自寬縱……示不能以禮自持。”又說“負手曳杖”與“消搖於門”二句,“並將死之意狀”(引書同上)。正是在這樣一種特殊的心態支配之下,孔子這位在二十多年前已早知“天命”的哲人,面對即將到來的死亡,也不能不長歌當哭,動情地唱出這首留戀人生、愛惜生命、無奈地直面死亡的悲歌。

《曳杖歌》全文只三句。前兩句用比擬,以物比人,以“泰山”、“梁木”擬“哲人”。“泰山”是眾山所仰的高山,現在泰山快要崩塌,眾山就無可瞻仰了。“梁木”是放置檁條、椽子的地方,現在梁木快要折斷,檁條、椽子就無可依託了。緊接著這兩個比喻的句子,末句直接說到自身。“哲人”,乃夫子自道;“萎”,原指草木枯死,引申為病危。上述做夢等種種潛意識的以及行為上的異常情況,令孔子自感已經病入膏肓,將不久於人世了。孔子的高足子貢,這天早上剛好來看望老師,聽了這首歌,由“泰山”、“梁木”的比喻,他想到了“哲人其萎”的後果將是十分嚴重的。他所說的“則吾將安放”,意思是他們這些學生就將永遠失去孔子這位誨人不倦、可敬可親的好老師了,不覺心情黯然。

全詩三個句子,雖有前兩句的比喻與後一句的直陳兩個層次,但因感情真摯,比喻貼切而又形象,且句式整齊,每句的第三字都用表示“大概”或“將要”的副詞“其”字,故仍不失一氣呵成、流利緊湊的即興吟成的本色。

作者簡介

孔丘(公元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世人尊稱孔子。相傳有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帶領弟子周遊列國14年。孔子還是一位古文獻整理家,曾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其思想及學說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其言行思想主要載於語錄體散文集《論語》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