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茄的發現與傳播
位於現今墨西哥尤卡坦(Yucatan)半島上的美洲原住民,可能是最早種植菸草的民族。之後南美洲,北美洲才開始菸草的種植。最早種植菸草或抽菸草的民族已無從追溯,但可以肯定的是,歐洲人一直要到1492年哥倫布航海之旅發現新大陸後,才知道有菸草的存在。 一切都從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開始,當時哥倫布的兩名水手發現古巴的印地安人利用棕櫚葉或車前草葉,將乾燥扭曲的菸草葉捲起來抽,這即是原始的雪茄。研究之下發現島上有一種從來沒見過的植物,土著用此植物的葉子,曬乾然後燃燒並吸取其煙。哥倫布將發現了的菸草種子帶回種植,成為歐洲貴族最新潮流,主要的葉子捲成雪茄,切剩的部份和不好的葉子就做為香菸及菸斗菸草。政府發現抽菸草的人越來越多於是開始抽稅賺錢實在太好賺了,於是把種子帶去殖民地大量種植。美國殖民地,非洲殖民地,印度尼西亞殖民地等都大量種植菸草。抽菸的習慣於是快速傳播到西班牙與葡萄牙本土,不久後又傳到法國、義大利,十六世紀中期,歐洲人對菸草已相當熟悉。
中國主要的曬煙與雪茄產地
“中國雪茄之鄉”什邡市地處成都平原西北部,距成都60公里,幅員面積864平方公里,現有耕地31.5萬畝。什邡市屬於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全年氣候溫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5.9℃至16.1℃,年均日照1247小時至1254小時。無霜期長達277天至284天,雨量充沛,年降雨量900~1000毫米,其中5~10月份降雨量占全年總降雨量的89%。土壤屬紫色土類型,種煙區多為新沖積油砂壤土,土壤肥力較高,礦物質營養元素豐富,非常有利於什邡雪茄原料曬煙種植。
什邡曬煙種植始於明末清初,迄今已有二百多年歷史。品種主要有柳煙、毛煙、雜交品種煙等。由於其色澤紅亮,脈細綿軟,煙味淡雅,口感柔順,品味醇香,品質上乘,清光緒年間,被譽為宮廷貢品。1983年什邡被國家列為名曬煙生產縣,享有“川西明珠,名曬煙之鄉”的美譽,白毛曬煙被列為國家二類農副產品。
什邡市委、市政府歷來高度重視什邡煙產業的發展,將雪茄菸發展作為調整農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內容之一,從1995年起,按照“市場導向、主攻質量、調整結構、發展效益農業”的發展思路,把加強產銷銜接,走農業產業化之路作為工作重點,積極引進香菸料、白肋煙、曬黃煙等國內外優質新品種,與什邡煙廠合作建立菸葉基地,開發選育適合我市土壤、氣侯特點並具有優良品質的雪茄原料品種,並逐步推廣。在生產技術方面,什邡市菸草公司專門成立了科研所,負責全市雪茄菸葉原料生產技術的研究推廣和普及,全面提高雪茄菸葉原料的質量和產量。在菸葉調製方面,大力宣傳新的調製方法,改進加工技術,逐步改過去傳統的繩索晾曬為平攤晾曬,改“把煙”為“平攤煙”。在此基礎上,積極探索“企業+農戶”的產業化模式,以什邡煙廠為龍頭,直接與農戶簽訂訂單(訂面積、訂質量、訂價格),企業負責雪茄菸葉原料的生產技術指導和產後銷售。通過這些措施,提高了我市雪茄菸葉原料質量,增強了市場競爭力,促進了菸農增收和雪茄菸葉原料生產基地的不斷發展。2007年,全市種植曬煙面積達5.3萬畝,產量達1.2萬餘噸,菸農種植曬煙畝平均收入達到3000元左右,全市78%的村都種植了雪茄原料煙,實現收入達1.6億元,占什邡市全部種植業產值的25%,僅此一項,就為全市農業人口人均增收460餘元。雪茄菸產業已成為什邡市農村經濟發展、農民增收和工業發展的主要支柱產業。
什邡雪茄菸加工業從清光緒二十五年開始興起,以後逐步發展壯大。什邡煙廠以什邡曬煙為原料,在長期實踐中,總結、繼承、創新並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獨特的雪茄菸製作工藝技術和方法,如“新菸葉快速發酵法”、“加料發酵法”、“糊米液製作工藝技術”、“快速工藝處理工藝技術”、“適度化加工特色工藝技術”、“遞疊反轉層式卷制工藝技術”等,使什邡雪茄菸的質量有了新的飛躍,形成了獨特的、具有馥郁清雅、吃味醇厚、餘味尚舒等特色的雪茄菸風格。上個世紀中葉的1964年開始至1976年,什邡煙廠一直為毛澤東、賀龍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卷制“特供雪茄”。這段歷史被稱為“132秘史”。1986年鄧小平訪問尼泊爾時還將什邡雪茄作為國禮相贈。什邡煙廠生產的“長城”、“工字”、“獅牌”雪茄,廣銷全國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並出口俄羅斯、埃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澳門等國家和地區。“長城”雪茄曾多次代表中國參加國際博覽會,榮獲“大馬士革”國際金獎、“巴拿馬”銀獎,2005年度被評為“中國雪茄最具影響力品牌”,“工字”雪茄也曾榮獲全國骨幹暢銷產品稱號,2006年“獅牌”雪茄系列中的“獅(銀)”和長城雪茄系列中的“ 長城132”包裝榮獲全國金獎。從小到大,現已成為中國定點生產雪茄菸的四家企業之一,2007年生產銷售雪茄菸4億支,占全國四家雪茄菸生產企業生產總量的85%,產值位居全國第一。經過多年的發展,什邡雪茄已被譽為世界三大名牌雪茄之一。
隨著四川菸草工業工廠制向公司制的改革,川渝中煙工業公司高度重視什邡雪茄菸的發展,並納入了重要議事日程,列入川渝公司“十一五”五個一目標之一,占了五個一目標20%的比重,從基地建設、產品研發、市場行銷、產品生產等都組建了專門負責雪茄管理的機構,配備了高級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對雪茄菸的發展在軟體和硬體上從戰略出發進行科學配置,為雪茄戰略發展提供保障。
曬煙產業已成為什邡市農村經濟發展、農民增收和工業發展的主要支柱產業。
福建四大名曬煙[圖] |
-更新於2005年8月15日- |
眾所周知,福建 菸絲 聞名遐邇,但是如果優質的福建菸絲離開了同樣聲名在外、品質優異的福建曬煙,也就成了無源之水, 無本之木 。 曬煙之所以能夠在福建落地生根、迅速繁衍發展,得益於福建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光照、溫濕度、土壤植被等自然條件,清人在 《菸草譜》 中總結道:福建以幾百里範圍內所出產的菸草,平常足夠供應數個省份使用,並不一定都是因為當地人力特別勤勞,種煙肥料使用特別好,而是因為福建的良田地氣使菸葉長得特別好。 福建曬煙在長達四百多年的發展歷程中,逐漸形成了多處以產地聞名的曬煙,如平和曬煙、永定曬煙、 沙縣曬煙 、浦城曬煙等。這些曬煙的名聲出眾也與當地出產的菸絲成名在外形成一種水乳交融、相輔相成的關係。 平和縣 為閩南重要的曬煙產縣,也是我省最早的產煙縣之一。民國初年,豐年產量達38000擔,歉年產28500擔左右。品種有烏葉、赤葉二種,主要銷往台灣、南洋及漳州、潮州等地。該縣崎嶺、爐溪、四鄉、阪仔、井尾、 甘棠 腳、小溪、山格、浦仔等鄉鎮均為重要產煙地,所產菸葉各有特色。歷史上曬煙是平和縣農民的 大宗農產品 ,重要的經濟來源,也是平和商人致富的門路之一。 永定縣 與 漳州南靖 相鄰,明萬曆年間即已開始種植曬煙,清乾隆時期,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縣內山多田少,但受種煙厚利的驅動,農民還是將好田種植曬煙,即使在政府嚴令控制種煙的情況下,煙田還是占了肥田的一半以上。清中葉,種煙面積達3萬餘畝,占全縣肥沃土地的37%,菸葉總產量曾達9萬餘擔,重點產煙區有坎市、撫市、湖雷、龍潭等地。清道光年間,呈現春夏煙田連各鄉的景象。永定縣的曬菸品種曾有10餘個,其中質量最好、種植面積較大的有烏骨子、紅骨子、湖耳煙、松煙、芥菜煙等。因該縣自然條件和獨到的栽培、製作技術,使得永定曬煙獨步天下,讓其他各省各地的曬煙望塵莫及,所製成菸絲色味均不及永定所出。到了明末清初乃至民國,永定條 絲煙 一直享譽國內外並遠銷東南亞一帶。 沙縣曬煙主要集中在距縣城西面六十里地的 夏茂鎮 , 梨樹鄉 有零星種植。沙縣曬菸葉片顏色黃帶紅棕,光澤鮮明而均勻,葉面潔淨,葉厚適中,是製作菸絲的重要原料。沙縣曬煙栽培歷史悠久,清同治初年,沙縣的東北區如十四、十五、十七、十八都都是以曬煙生產為主。清至民國,沙縣曬煙大部分輸往福州,省內外其他地方的需求量也相當大。 福建曬菸品質上等的,葉大而莖細;品質下等的,葉小而莖粗。根據菸葉的區別,夏茂葉和永定葉專門用作製造條絲煙,其他產煙區如順昌、福鼎、霞浦和大田等地的菸葉,供應當地市場為主,作為厚煙和赤煙製造的原料,其餘的多作為對外流通商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