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江陵送馬大卿公恩命追赴闕下

天意高難問,人情老易悲。

基本信息

【名稱】《暮春江陵送馬大卿公恩命追赴闕下》

【年代】盛唐

【作者】杜甫

【體裁】五言排律

作品原文

暮春江陵送馬大卿公恩命追赴闕下

自古求忠孝,名家信有之。

賢富才術,此道未磷緇

玉府標孤映,霜蹄去不疑。

激揚音韻徹,籍甚眾多推。

潘陸應同調,孫吳亦異時。

北辰征事業,南紀赴恩私。

卿月升金掌,王春度玉墀。

薰風行應律,湛露即歌詩。

天意高難問,人情老易悲。

樽前江漢闊,後會且深期。

作品簡析

此詩作於公元768年(唐代宗大曆三年)舊曆三月,其時杜甫漂泊江陵一帶,暮年多病,親友盡疏,北歸無望,而以舟為家。此乃贈別詩,馬卿,名未詳,杜甫摯友,詩中公、卿稱謂復疊,以見尊禮之至。詩首夸馬卿出於忠孝之門。次贊馬卿文武兼優,道術過人。再祝其入朝見重於天子。末敘送別之情,自憐貧老淒涼。既有惜別之情,亦有自傷之意,詩情沉鬱悲涼。其“天意高難問,人情老易悲”一聯,最為傷神。言天意固難曉,而人間又無可共語者,僅得馬卿一人,今又遽別,其悲可知。故歷來為送別者常引用。南宋張元乾《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即化用此聯。清代浦起龍評云:“以多年去國之人,送新命趨朝之客。猛然感觸,真不能不問天而悲老。”(《讀杜心解》卷五)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生於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天寶中到長安,仕進無門,困頓了十年,才獲得右衛率府胄曹參軍的小職。安史之亂開始,他流亡顛沛,為叛軍所俘;脫險後授官左拾遺。後棄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又有杜拾遺、杜工部之稱。晚年舉家東遷,途中留滯夔州二年,出三峽,漂泊鄂、湘一帶,貧病而卒。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譽為“詩史”;其人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被奉為“詩聖”。他善於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制,並加以創造性地發展。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他的樂府詩,促成了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發展。他的五七古長篇,亦詩亦史,展開鋪敘,而又著力於全篇的迴旋往復,標誌著詩歌藝術的高度成就。他在五七律上也表現出顯著的創造性,積累了關於聲律、對仗、鍊字鍊句等完整的藝術經驗,使這一體裁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並稱“大李杜”。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傳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