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學廣東產業發展與粵港澳區域合作研究中心

暨南大學廣東產業發展與粵港澳區域合作研究中心

暨南大學廣東產業發展與粵港澳台區域合作研究中心成立於2009年1月,是在暨南大學產業經濟研究院和暨南大學特區港澳經濟研究所基礎上組建的一個開放性研究機構,承擔廣東省和暨南大學重大課題、探索發展路徑、籌劃發展戰略等研究使命。

中心概況

暨南大學廣東產業發展與粵港澳區域合作研究中心 暨南大學廣東產業發展與粵港澳區域合作研究中心

暨南大學廣東產業發展與粵港澳台區域合作研究中心將採取整合優勢資源,凝練學術方向,培育學術隊伍,打造學術特色,規範機構管理等辦法,力爭在3-5年內建設成為廣東產業發展與粵港澳台區域合作研究領域省內領先、國內先進的科學研究和決策諮詢中心、資料信息和學術交流中心、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

學科支撐

廣東產業發展與粵港澳台區域合作研究中心擁有很好的學科支撐平台。產業經濟學和區域經濟學是建設中心的核心學科,這兩個學科是暨南大學的強勢學科。產業經濟學擁有華南地區最早的經濟類博士點,從2000年開始成為國家重點學科。區域經濟學博士點是到目前為止仍然處於華南地區唯一的地位。此外,暨南大學經濟學院擁有套用經濟學一級學科博士點授權,形成了支持本中心建設的強勢學科群。暨南大學在管理學、法學、華人華僑研究、東南亞研究等方面的具有很強的實力,為中心建設提供多學科的配套支持。

學術隊伍

中心建立了一支以博士、教授、副教授為主體的專職研究隊伍。現有校內專職研究人員15位,其中博導10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3人,占全體專職研究人員的87%。

機構設定

中心為具有獨立人事和財務管理權的專門研究機構。該中心直屬學校領導,與學院平級。中心下設產業布局與區域協調發展研究室、產業發展與產業規劃研究室和粵港澳台區域合作研究室等3個二級研究機構。還設有辦公室、資料信息室、電腦室等工作機構和基地學術委員會。

研究方向

暨南大學廣東產業發展與粵港澳區域合作研究中心 暨南大學廣東產業發展與粵港澳區域合作研究中心

基地形成產業布局與區域協調發展研究室、產業發展與產業規劃研究室和粵港澳台區域合作研究室並設立相應的三個研究室。

中心成立以來,研究員先後主持了“應對國際資源環境變化挑戰與加快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研究——基於政府規制視角”、“促進澳門長期繁榮穩定與發展規劃研究”、“珠江三角洲港澳台資企業升級轉型研究――基於全球價值鏈的視角”、“廣東現代產業體系發展研究”、“產業轉移與區域協調發展機制及對策研究”、“大珠三角地區現代服務業區域分工與合作研究” 等教育部、國台辦、中央統戰部、省委省政府委託課題77項。發表學術論文約218篇,其中SSCI收錄的文章3篇;編著《廣東台商投資年鑑2009》、《先進制造業知識幹部讀本》、《CEPA架構下粵港澳服務業法規引導》、《華人家族企業傳承研究》、《厚生利群:香港保險史((1841-2008)》等學術專著十多部。

特色研究

產業布局與區域協調發展

主要學術帶頭人姓名:胡軍

致力於在總結我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理念、建立協調互動發展機制等方面的經驗基礎上,嘗試建立中國特色的區域協調發展機制的理論框架,從而豐富區域經濟發展理論體系,為區域經濟學科的理論建設做出我們中國的特殊貢獻。在實踐層面,有助於為我國制定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有關政策,消除區域發展中的體制機制障礙,實現到2020年區域協調互動發展機制基本形成的戰略目標,提供決策參考。

產業發展與產業規劃

主要學術帶頭人姓名:朱衛平

以前沿的產業經濟理論為指導,以體現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反映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結合新時期我國產業結構調整最佳化的戰略任務為前提,深入研究新時期產業發展和產業規劃面臨的一系列理論和實踐問題,一方面有利於構建中國特色的產業發展理論框架,同時也有助於為我國制定促進產業結構最佳化調整的有關政策,消除產業發展中的體制機制障礙,提供決策參考。

粵港澳台區域合作與發展研究

主要學術帶頭人姓名:陳恩

暨南大學廣東產業發展與粵港澳區域合作研究中心 暨南大學廣東產業發展與粵港澳區域合作研究中心

方向深化和拓展粵港澳台區域合作有重要作用,而且對彰顯暨南大學的僑校特色,使暨南大學成為港澳台人才培養基地,圖書資料和學術文化交流以及港澳台問題學術研究基地有重要意義。

部分專家專著

作者 專著名稱 出版單位 出版時間
胡軍等主編 經濟全球化格局下的的兩岸產業分工與合作 經濟科學出版社 2006年
胡軍等主編 CEPA與“泛珠三角”發展戰略 經濟科學出版社 2005年
覃成林 中國區域經濟成長分異與趨同 科學出版社 2008年
覃成林 區域經濟發展的軌跡 科學出版社 2008年
覃成林主編 環境經濟學 科學出版社 2004
覃成林 經濟地理學(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覃成林 資源型區域可持續發展探索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6
韓兆洲 勞動工資與社會保障—廣東最低工資調研與統計測算模型研究 經濟科學出版社 2006.4
韓兆洲 統計學原理(第六版) 暨南大學出版社 2006年
傅京燕 環境規制與產業國際競爭力 經濟科學出版社 2006年
朱衛平 廣東工業產業發展報告 廣東經濟出版社 2008年
朱衛平 企業家本位論——中小企業所有權制度安排研究 經濟科學出版社 2004年
張耀輝 產業規制與產業政策理論 經濟管理出版社 2008年
張耀輝 產業經濟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
張耀輝 產業組織與規制 經濟科學出版社 2006年
張耀輝 實驗經濟學教程 經濟科學出版社 2006年
張耀輝 技術創新與產業組織演變 經濟管理出版社 2004年
張耀輝 電子商務實驗系統 重慶大學出版社 2004年
劉德學 全球生產網路與加工貿易升級 經濟科學出版社 2006年
顧乃華 轉型期中國服務生產率研究 經濟科學出版社 2008年
陳恩 區域一體化--香港在泛珠三角的作用研究(作者之一,撰寫第八章)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9年
馮邦彥 香港企業購併經典 東方出版中心 2008年
馮邦彥 香港金融業百年 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2007年
馮邦彥 香港地產業百年 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2007年
馮邦彥 100 YEARS of LI & FUNG: Rise from family business to multinational Thomson Learning 2007年
馮邦彥 《百年利豐——從傳統商號到現代跨國集團(繁體版)》 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006年
馮邦彥 發展循環經濟,實現廣東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廣東省政協優秀提案)省政府採用 廣東省政協 2006年
馮邦彥 在CEPA得框架下,深化粵港金融合租,將廣東建成金融大省 中國人們政府協商會議廣東省委員會 2005年
劉金山 乘數效應與區域收斂 經濟科學出版社 2007年
劉金山 巨觀經濟數量分析 經濟科學出版社 2005年
代明 管理新概念與新概念管理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4年
左正 廣州:發展中的華南經濟中心(電子版) 廣東人民出版社 2006年
鍾韻 區域中心城市與生產性服務業發展 商務印書館 2007

領導班子

主任:胡軍(教授,暨南大學校長)

副主任:朱衛平(教授,暨南大學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

陳恩(教授,暨南大學特區港澳經濟研究所所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