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海洋自然保護區
海洋自然保護區是針對某種海洋保護對象劃定的海域、岸段和海島區,建立海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和防上海洋生態環境惡化的最為有效的手段之一。
概況 我國的海洋自然保護區 海洋保護區建立政策 海洋保護區管理辦法 我國海洋保護區一覽表 -
海洋生物學
海洋生物學(marine biology)是研究海洋中生命現象、過程 及其規律的科學,是海洋科學的一個主要學科,也是生海洋生物學是一門綜合性交叉學科,主...
簡介 發展簡史 學習內容 學科體系 海洋生物學發展的方向 -
山東省海洋經濟十一五發展規劃
2006年6月30日,山東省人民政府以魯政發〔2006〕75號印發《山東省海洋經濟“十一五”發展規劃》。該《規劃》分回顧與展望、總體思路和目標原則、培植...
通知 發展規劃 -
連雲港市海洋牧場管理條例
為了規範海洋牧場管理,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推動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江蘇省海域使用管理...
修訂發布 條例全文 條例的說明 審議意見的報告 相關報導 -
海洋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
《海洋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是1995年5月29日國家海洋局發布,自1995年5月29日起施行的,為加強海洋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和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
檔案概況 保護對象 海洋資源 檔案細則 -
海洋生態系統
海洋生態系是海洋中由生物群落及其環境相互作用所構成的自然系統,生態系(Ecosystem)一詞,系英國A.G.坦斯利於1935年提出。在此之前,德國K....
英文 中文 海洋的大致情況 海洋的動植物分布 海洋的作用 -
海洋自然保護區[海洋自然保護的特定地帶]
海洋自然保護區是針對某種海洋保護對象劃定的海域、岸段和海島區,建立海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和防上海洋生態環境惡化的最為有效的手段之一。
基本情況 歷史淵源 中國的海洋自然保護區 作用 -
海洋底棲生物
海洋底棲生物(marine benthos)指棲于海洋基底表面或沉積物中的生物。這類生物自潮間帶到水深萬米以上的大洋超深淵帶(深海溝底部)都有生存,是海...
研究簡史 分類 海洋底棲植物 海洋底棲動物 自養型物 -
暖溫帶濕潤季風氣候
暖帶季風氣候位於最大的大陸亞洲大陸與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間,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顯著。夏季亞歐大陸低壓連成一片,海洋上副熱帶高壓西伸北進,從北太副高散發出來的...
氣候分類 劃分及其分布 暖溫帶的植被 溫帶季風氣候 -
海洋爬行動物
海洋爬行動物是指可以在海洋中生存的爬行動物。現存海洋爬行動物包括海龜、海鱷和海蛇三類,已滅絕的包括魚龍,蛇頸龍等。
動物簡介 海洋爬行類特徵 海龜種類 海蛇種類 海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