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澄

智澄

智澄,男,漢族,(1904—1950),山西沂州人,20世紀年代入燕京大學,中共地下黨員,中國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及建國時的著名慈善家、教育家,國家一級演員智一桐之父。1939~1949年創辦西北兒童教養院,在解放前黑暗的十年里為祖國提供了大量接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才。

基本信息

簡介

畢業後赴南洋,在新加坡等地教授中國《語文》。192 6年9月廣州政府出師北伐後,智受革命之感召

歸國投筆從戎,入張發奎部某團做思想餵ぷ鰲?927年4月21日隨軍開赴豫南,與奉軍對峙。5月連

續參加西平、上蔡、臨潁三戰役,受槍傷兩處;在被送往後方醫院途中,又被信陽附近紅槍會會眾砍

了18刀,奄奄一息。在一位連長的堅持護衛下,三日後方才甦醒,但傷痛難支,先後以煤油、巴比通

和觸電等辦法自殺未遂。經醫護人員搶救,他的生命被挽救下來了,但手臂已傷殘,只好離開部隊,

到北平某中學任教。

抗日戰爭爆發後,晉冀諸省難民逃亡西北地區者甚多,其中有不少學齡兒童和孤兒。1939年6月,

智奉國民政府賑濟委員會之命,赴陝南漢中設立西北兒童教養院。他選定南鄭縣凹口寺(讀豁口寺)、

吳家山、黃家營及趙寨(今屬漢中市漢台區)等地的古廟作院址,11月11日正式建院,收容兒童達千人。

1944年奉命接收安康兒童教養所; 1946年更院名為陝西第一育幼院,同年又奉命接收陝西第二育幼

(即原西安兒童教養院)。十年間,在這裡修完高小課程,或升學深造,或走向社會的難童、災童和孤

兒近3000人。

教養院從抗日戰爭時期創辦,到新中國成立之後,院長一直是智澄。他十分推崇陶行知的教育思

想,既當嚴父,又是慈母,管、教、養、衛,無微不至,對難童全面進行體、德、智教育。他以公、

誠、愛為院訓,對學生愛得深厚摯誠,被學生們呼之為智“媽媽”。抗戰時期,教養院隸屬國民政府

賑濟委員會。由於戰亂和國民黨官員的腐敗,千餘名難童賴以生活的專項經費,卻不能按時、按數撥

付。智多次請求,甚至以自殺向國民政府抗議,經費才得以解決。他的行動感動了許多人:南鄭縣宗

營鎮(今屬漢台區)的趙某曾幾次向難童獻糧;李宗仁的夫人郭德潔女士也向難童捐助菜金。國民政府

監察院院長於右任幾次來院視察、訓話,並向智書贈對聯“天留餘地開新運,人以無私致大同”。

智仗義執言,正義感強。每星期一集會紀念孫中山時,他都向學生報告工作,常常揭露社會的黑

暗和官僚的昏庸。他選聘的教學人員才德高尚,多是流亡大學生或中國小教師中的佼佼者,其中有20

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中共地下黨員。愛國華僑蔡永瑞是他在南洋爪哇(屬印度尼西亞)的摯友,抗日負傷

退役後來院任童子軍教官,教育學生盡心盡力。國民黨在國統區加強特務統治時,蔡保護過中共地下

黨員教師李則民轉移。智以身作則,不殉私情。他的夫人李林徐建院後來院,精簡人員時,智又讓她

帶頭離院;兩個兒子在院讀書,一直和難童們一起過集體生活,不允許他們特殊。其他教師和一些高

官顯貴的子女來院也一律平等,恪守一切院規,沒有任何特殊照顧。對那些無人接濟的流亡難童,他

則處處予以照顧,深受廣大師生的愛戴。1950年3月16日逝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