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性戀

智性戀

智性戀(sapiosexual)指的就是,“認為一個人的智商和頭腦是最吸引人的性徵,會被對方的智識所吸引,產生愛慕之情,甚至是性慾”。

基本信息

簡介

智性戀,即,以機智為取向的一種性向,這是一種金字塔頂端的性取向。他們深深迷戀智商高的Boyorgirl,高舉“我們不看性別不看臉,只看智商”的大旗,定義自我的高逼格。

原因分析

從進化的角度來講

智性戀智性戀
喜歡智商高的人,是我們生存的一種策略。

新墨西哥大學的GeoffreyMiller教授曾經檢測了400個男性的精子質量和他們的智商,他發現這兩者之間存在著很密切的關係,那些智商測試中得分最高的人,有著最高質量的精子。

也就是說高智商的人,從某種程度來講,基因質量也好。

我們的祖先,為了生存,會本能地尋找智商高的伴侶,這樣才更有可能留下更優質的後代。

所以智商對我們來說,有著天生的吸引力,這是紮根於基因里的。

從心理學來講

前面說到過,智性戀並不是一種嚴格意義上的性取向,它和我們常常說的“我是顏性戀”一樣,是人們自造出的一個標籤,其實形容的是一種特殊的性偏好(fetish);

就像有人對異性的手、腳等部位有特殊的喜愛一樣,Sapiosexual的特殊在於對高智商人群有一種超乎常人的偏好和欣賞。

這種偏好的形成很有可能和我們童年的經歷有關係。

童年經歷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我們對於伴侶的期待;

比如,如果父母總是罵我們笨,讓我們在這方面非常沒有信心,那我們就可能把對自己的期待轉移到伴侶的身上去,會對聰明的人產生一種特別的崇拜和愛慕。

從社會方面來講

智性戀智性戀
其實這是一種社會的進步。

越來越多的人給自己貼上“智性戀”這樣的標籤,展示出自己在擇偶過程中的特殊喜好,我們找男女朋友,不再局限於“男朋友要找有錢的、帥的、壯實的”,“女朋友要找傻白甜、要溫柔、要顧家”,甚至伴侶的性別都可以不再局限於異性。

我們現在完全可以因為一個人的內涵而喜歡他,而不用再去受那些刻板標準的牽絆。

所以,如果你也是“智性戀”者,並且因為這個,拒絕了很多好看的男孩子們,導致自己單身至今......

不用懷疑自己是口味出了問題,看臉才不是這個時代的唯一標準。

智慧和學識是我們窮盡一生想要追尋的美好事物,愛情也是,如果這兩個能結合在一起,那簡直是世界上最好的事情啦。

網友評論

“春光乍泄”說:最喜歡的姿勢是腦交,一對好戀人有義務讓伴侶一天(用腦)高潮三次。

“貓君”說:好多小夥伴說我是個智性戀,其實對於我自己的情況,“智性戀”這個說法大概有些不夠完善的地方,以下這個解釋大概會更好:“擁有高智商高情商高文化涵養的人,會更能吸引我的注意力、得到我的認同與讚賞,而我愛上這類人的可能性會更高。”

匿名1:到時候如果有阻礙你們感情的小三,豈不是要叫“智障戀”?

匿名2:愛因斯坦就是我男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