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公令出裘發粟與饑寒者

《景公令出裘發粟與饑寒者》又名《景公令出裘發粟與饑寒》,原名《景公衣狐白裘不知天寒,晏子諫》,出自《晏子春秋》,為第二十篇。

原文

景公之時,雨雪三日而不霽,公被狐白之裘,坐堂側陛。晏子入見,立有間。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對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嬰聞之,古之賢君,飽而知人之飢,溫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勞,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聞命矣。”乃令出裘發粟與饑寒者。

出處及作者簡介

出處簡介

本文選自《晏子春秋》,原題為《景公衣狐白裘不知天寒,晏子諫》。
《晏(yàn)子春秋》是記敘春秋時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晏嬰言行的一部書,大約成書於戰國末期。其書共八卷,包括內篇6卷(諫上下、向上下、雜上下)不完全真實,外篇2卷,計215章,全部由短篇故事組成。全書通過一個個生動活潑的故事,塑造了主人公晏嬰和眾多陪襯者的形象。這些故事雖不能完全作信史看待,但多數是有一定根據的,可與《左傳》、《國語》、《呂氏春秋》等書相互印證,作為反映春秋後期齊國社會歷史風貌的史料。

作者簡介

晏子。名嬰,字平仲,漢族,春秋時齊國夷維(今山東高密)人。晏嬰歷任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三朝的卿相,輔政長達50餘年。周敬王二十年(公元前500年),晏嬰病逝。孔丘孔子)曾贊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補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現存晏嬰墓在山東淄博齊都鎮永順村東南約350米。
晏嬰頭腦機靈,能言善辯,善於辭令,使楚時曾舌戰楚王,維護國家尊嚴。內輔國政,屢諫齊君。對外他既富有靈活性,又堅持原則性,出使不受辱,捍衛了齊國國格和國威。司馬遷非常推崇晏嬰,將其比為管仲。 晏嬰是齊國上大夫晏弱之子。以生活節儉,謙恭下士著稱。當任期間,其主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都信於他,甚是睿智,愛民,不辱使命;為春秋時期的人才之一。
其封地為晏城,在今山東省齊河縣晏城鎮。

原文翻譯

景公在位時,連下三天雪還不放晴。景公披著用狐狸腋下白毛做的皮衣,坐在正堂前的台階上。晏子進宮謁見,站了一會兒,景公說:“奇怪啊!下了三天雪可是天氣不冷。”晏子回答說:“天氣不冷嗎?”景公笑了。晏子說:“我聽說古代賢德的國君自己吃飽卻知道別人的飢餓,自己穿暖卻知道別人的寒冷,自己安逸卻知道別人的勞苦。現在君王不知道別人了。”景公說:“說得好!我聽從您的教誨了。”便命人發放皮衣、糧食給饑寒交迫的人。

字詞註解

1、霽:雨雪天轉晴。出裘發粟:出,拿出。 發,發放。
2、雨:落,降,用如動詞。
3、雨雪:下雪。
4、被:通“披”穿著.披著.
5、狐白之裘:用狐腿白毛皮縫製的皮衣。狐白,狐狸腿下部分的白色皮毛,是狐皮最好的部分。裘,皮衣。
6、陛:宮殿的台階。
7、 間:一會兒。
8、聞命:受到教誨。
9、 出裘發粟:出,拿出。 發,發放。

人物介紹

景公既齊景公,是春秋後期的齊國君主,他的大臣中有相國晏嬰、司馬穰苴以及梁邱據等人。齊景公既有治國的壯懷激烈,又貪圖享樂。作為君主,他不願放棄其中的任何一個,與此相應,他的身邊就必有不同的兩批大臣,一批是治國之臣,一批是樂身之臣。齊景公也和歷史上許多君主一樣,運用如此的治國用人的之道。
晏嬰(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00年),字仲,謚平,習慣上多稱平仲,又稱晏子,夷維人(今山東萊州)。春秋後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嬰是齊國上大夫晏弱之子。以生活節儉,謙恭下士著稱。據說晏嬰身材不高,其貌不揚。齊靈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嬰繼任為上大夫。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