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圩農場

普濟圩農場

普濟圩農場位於長江畔,現隸屬於銅陵管轄。占地136平方公里數,耕地8萬畝,職工1.2萬人,總資產2.3億元(人民幣)。GDP1.1億元,糧豆總產5萬噸。農場實行農工商綜合經營,產供銷、貿工農一體化,農業實行農場、家庭農場雙層經營體制。1998年銷售收入達1億元,糧食商品率達80%以上。該場水陸交通便捷。水路緊靠黃金水道長江;陸路靠近滬寧、京九鐵路;合銅、銅無公路穿場而過;農場距九華山、黃山百公里,非常適宜開發旅遊型農業。同時,銅陵長江公路大橋將農場與市區一橋相連,城郊型農場特色十分明顯。

農場簡介

普濟圩農場 普濟圩農場

普濟圩農場位於東經117°43′,北緯31°55′,土地總面積13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571.6公頃,總人口1.007萬人,職工2901人,地跨樅陽、無為兩縣,與銅陵市隔江相望,隸屬於省農墾事業管理局。

農場場部有25 個科室,內設法庭、檢察組;下屬5 個農業場(副縣級)、19 個工副業企業(其中1 個副縣級)。有中學3 所,教師88 人,在校學生805 人;國小6 所,教師73 人,在校學生1218 人。有醫院7 所。

1990 年社會總產值5839 萬元,其中農業產值2966 萬元、工業產值2017 萬元、建築業產值475 萬元、運輸業產值162 萬元、商業飲食業產值219 萬元。利潤176 萬元(1989年),稅金100 萬元。主要農產品年產量:稻麥豆28925 噸、棉花82 噸、油料237 噸;主要工業品年產量:水泥31600 噸、農用汽車200 輛、大米3927 噸、白酒420 噸。

位置規模

普濟圩農場,1950 年2 月建立。該場位於長江北岸,西靠沙湖,地跨樅陽、無為兩縣,與銅陵市隔江相望。農場的北埂有輪渡碼頭,與銅陵橫港之間有載客輪渡,是銅陵到樅陽、桐城、廬江、舒城的西大門,場部到合肥通直達班車。農場從土橋、北埂、老洲頭有船隻通往沿江各地、市、縣。場內砂石公路55 公里,可通各分場、生產隊。

土地總面積20.4 萬畝,其中耕地71021 畝、林地86 畝、水面34131 畝(養殖面積1646畝)、果園302 畝。總人口12564 人,職工8162 人。其中工人5648 人、管理人員1097 人、文教衛商業服務人員822 人、其他595 人。有科技人員606 人,其中高級技術職稱16 人、中級技術職稱145 人、初級技術職稱445 人。有離退休幹部548 人、退休工人3122 人。尚有在司法廳管理時遺留下來的、刑滿留場失去勞動力養起來的人員900 人。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15564 千瓦,包括大中型拖拉機86 台、小型拖拉機60 台、聯合收割機31 台、農用排灌機械271 台、汽車11 輛。

自然條件

普濟圩地勢低洼平坦,地下水位高,平均海拔8.5~9 米。土壤為長江沖積層,多屬重粘土,少部分地區略帶壤性,沿江部分屬砂質壤土,中部多系湖沼地區。建場初,因雜草荊棘腐爛,兼洪水游積年久而沉澱成較厚的腐殖壤土,內含腐殖質極高。土壤中空隙甚多,又因內含死魚爛骨、鳥類及螺蚌等殘骸,土壤極肥沃,適宜種植水稻。土壤養分是多氮、少鉀、缺磷。

農場位於東經117°43′,北緯31°55′,屬中低緯地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適中,光照充足,濕度大,無霜期長,季風氣候顯著。年平均氣溫為16.1℃,月平均氣溫最高是28.5℃(7 月);最低在3℃以上(1 月)。年平均降雨量1297.5 毫米,最多年達2226.1 毫米(1983 年),最少年只有756 毫米(1978 年),年平均降雨139 天,大多集中在春夏兩季,占年降雨量70%以上。年蒸發量為1432.4 毫米。月平均日照166 小時。無霜期240 天左右。

農田水利

1951 年,中央農林部會同皖北行署水利局、長江下游水利局,先後派出和邀請國內外專家實地勘測,對全墾區的水系、土壤、圍墾作了合理的規劃設計。當時對開墾普濟圩有“與江爭地或與湖爭地”和“蓄洪與否”之爭;11 月,召開“普濟圩水利建設組織生產委員會會議”,有省農林處、水利局、長江下游局負責人參加,決定在梳樁台建閘,與江爭地。按長江下游局實地勘測,認為陳瑤湖無蓄洪價值(如蓄洪僅降低洪峰3 公分),可以開墾。於是,水利工程從梳樁台堵口開始。經過40 年的建設,國家投資3200 萬元,興建了關係到全墾區及鄰近3 縣150 余萬畝隨潮田受益的泄洪排澇閘—— 梳樁台大閘、中缺節制閘和2 座通江電力排灌站(北埂抽水站1520 千瓦,灰河排灌站1395 千瓦)、3 座內圩電力排灌站及全場各機口的排灌設施共8279 千瓦。修築32.5 公里的長江大堤(高程18 米,頂寬8 米),培修68.5 公里的河湖堤(高程13.5 米,頂寬3~6 米)。全場完成環圩乾渠及圩內支渠土方共1310 萬方,現基本上達到土地條田化、水利河網化、灌溉自流化。

生產經營

農業生產以種植業為主,種植業中又以水稻為主。建場初期主要是圍堤墾荒,執行“邊治水、邊開荒、邊生產”的方針。以人畜力為主,1950 年完成圍墾14000 多畝。1952 年農建五師時期,當年種植水稻等作物16420 畝。1953 年,全場播種面積79186 畝,農場初步建成。1954~1969 年,農場隸屬公安廳(1958~1959 年下放樅陽縣除外),執行“改造第一、生產第二”的方針。農業生產上重視水稻良種繁育和品種良種化,普濟圩是全省水稻良種繁育基地之一。1955~1957 年,每年向社會提供優良稻種均在100 萬公斤以上。60 年代初,農場貫徹以水稻良種繁殖為主體的三級良種繁育制度,1964 年全場建種子田11604 畝。栽培技術上,從1953 年進行水稻直播試驗,1956 年小面積雙季稻種植試驗成功,1957 年大面積推廣。1971 年開始雜交稻制種工作,1977~1979 年,推廣雜交稻26936 畝。70 年代,選育出早熟晚稻品種“建農一號”。1978~1979 年,推廣水稻溫室無土育秧及小苗帶土移栽技術。1982~1984 年,與上海、安徽等民航局聯合進行小麥飛機根外噴硼成功。1983~1990 年,進行水稻葉齡模式技術栽培試驗成功並加以推廣,對大小麥的種植,也逐步推廣葉齡模式,為全場一麥一稻生產走出了路子。儘管該場生產人員不斷減少,但由於重視科學種田,水稻生產持續穩產高產。1990 年,達到創紀錄的28925 噸。40 年來,農場共生產糧食近60 萬噸。年產成魚達250 噸。

普濟圩在50 年代就建立了一批小型場辦工業。1951 年建成鐵木工廠和新生石灰窯廠。1952 年建北埂碾米廠和新生榨油廠;是年,省公安廳把繁昌大陽煤礦劃給農場管理,這是該場在江南第一個工業企業。1953 年總場辦起了被服廠。1958 年在繁昌荻港鎮成立採石廠。60~70 年代,隨著普濟圩隸屬關係的變更,場辦工業時有變動。80 年代後,工業才有較大發展,形成以建材、機械製造和食品加工三個體系。建材方面,1990 年生產磚1200 萬塊、瓦30 萬塊、水泥31600 噸、石料216100 噸。機械製造方面,從維修農機具到生產發動機配件。建設兵團時期,一度生產過620 車床、龍門刨床、40 余種汽車配件和170柴油機。80 年代初期生產織布機配件。1988 年與省農機科研所聯合試製W K —1206 微型農用運輸車,年產量達200 輛。食品加工方面,各農業場均有糧油加工產品,二、三、四場生產松花皮蛋。1985 年農場與亳州市古井鎮老“古井”傳人懷珍燦、懷珍清等人在古井鎮合辦老貢酒廠,生產的老貢系列酒,暢銷省內外,年產值在300 萬元左右。1990 年,該場有工業企業19 個。

在長江有運輸船隻1000 余噸和250 人的客運渡船。陸路運輸有載重汽車43 輛、輪式拖拉機60 多台、大客車2 輛。普濟圩建築工程公司有職工400 多人,年產值400 多萬元。

商業從1950 年在無為縣土橋鎮設供應站開始。1990 年,全場已有5 個商業批發機構,65 個商業網點,營業面積7256 平方米,年銷售收入1200 余萬元,年盈利30 多萬元。

經過40 多年的建設,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10 多年的發展,普濟圩農場已從單一經營種植業發展成以農業為基礎,農工商綜合經營的農業企業。

建置沿革

1950年2月,經皖北行署批准,在普濟墾殖社的基礎上組建“皖北區普濟圩農場”;4月,改為國營農場,歸華東農林部和皖北行署農林處雙重領導;9月,成立總場,場部在龍王嘴,場長彭光福,副場長張石平。下轄灰河、蒼蕪、青山3個分場和1個機耕隊。

1951年7月,經皖北行署批准,皖北公安局在普濟圩建立勞改總隊;11月,從皖南地區調來幹部94名、勞改犯人5382名。當年開荒3000餘畝,種麥豆2500畝,建房506間。

1952年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軍區農業建設第五師(簡稱農建五師)到普濟圩;7月1日,農建五師正式成立,師長孔令甫、副師長孫靖宇、陳德三(兼參謀長),官兵10886人。原農場職工1090人也由該師管理。1953年1月,農建五師奉命離場赴朝鮮抗美援朝。

1953年1月,省公安廳接管普濟圩,改為勞改農場,桂俊亭為書記兼場長。下轄青山、紅陽、章家壩、蒼蕪、黃盆湖(1955年撤銷,遷至花園分場)5個分場。

1956年7月5日,改名為“安徽省地方國營普濟圩農場”,對內稱“安徽省第一勞動改造管教隊”。

1957年,糧食總產19970噸,同時改造了大批反革命分子和刑事犯罪分子。

1958年4月,中共安徽省委批准將普濟圩農場下放給樅陽縣管理,幹部和犯人調出支援工業和水利建設。

1960年6月,樅陽縣將花園分場(耕地1.9萬畝、資產66萬元)下放給陳湖區成立花園公社。

1960年9月,省委決定將農場歸公安廳辦勞改農場,共收回耕地81800畝,資產524萬元。

1967年5月,農場改名“建新農場”。

1970年6月,省革命委員會決定將普濟圩移交給生產建設兵團,改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區安徽生產建設兵團建新農場”。農場為團、分場為營、生產隊為連。原農場幹部807人,分兩批下放農村。第一批兵團戰士(城市下放知識青年)到農場,農場“知青”最多時達6千餘人。

1975年1月,調出幹部75名、有帽就業人員(刑滿釋放後留場就業但戴有種種“帽子”,如“反革命”、“壞分子”等)1855人到白湖農場。

1975年6月,撤銷建設兵團,由省農墾局接收,部隊幹部調出。

1979年6月,仍恢復普濟圩農場名稱;12月,省委辦公廳通知:普濟圩農場黨團、政法工作、文教衛生、戶口糧油關係及物資供應等劃歸銅陵市領導。

1986年6月,省委、省政府決定將無為縣東風村、民權鄉馬窪村和太陽、中壟、五洲共5個村的崩江災民劃歸普濟圩農場管轄,實行場管村;6月23日,農場成立“農村工作委員會”,專門負責5個村的管理工作(1989年12月,5個村成立灰河鄉,劃歸銅陵市郊區,農委隨之撤銷)。

1989年4月,農場的5個農業場和水泥廠升格為副縣級單位。

普濟圩農場歷史沿革

建場五十多年來,歷經生產建設兵團、勞改、農墾等體制的變遷。農場是在原普濟墾殖社基礎建場的,

1949年4月由解放軍接收,隸屬於皖北農林處。

1950年更名為國營普濟圩農場,

1953年隸屬於省公安廳省勞改總隊,

1958年8月下放到安慶市樅陽縣,

1960年9月至1970年6月,再隸屬於省公安廳管理(1967年農場改名為“建新農場”),

1970年6月省革委會決定,普濟圩農場等11個勞改單位移交給省生產建設兵團。

1975年6月,省革委會決定建新農場由省農墾廳管理至今。

普濟圩農場的公安分局已於2006年成建制移交銅陵市;檢、法機構的移交也進行了多次的調查和摸底。

1985年和1992年郵政及郵政編碼、通訊屬地移交銅陵市;

1997年農場職工養老保險由銅陵市社保機構管理;

其他情況

2005年國家各項支[1]農資金都是通過銅陵市財政局轉撥至農場。

2005年來,中國小“兩免一補”的解決渠道等也在銅陵市。

以年為例,完成工農業總產值1.9億元其中,實現農業總產值9753萬元,同比增長7.4%,工業總產值8616萬元,同比增長36.46%;商業零售、運輸服務業實現3092萬元。實現利潤237萬元;完成糧豆總產量4.5萬噸,職工人均收入9480元,同比增長65%。農場是一個農工商綜合經營農墾企業。農業以種植業為主,種植業中又以水稻為主,主要水稻品種以糯稻為主。正常年份水稻總產量在4萬噸左右。普濟圩農場在50年代初就建立了一批小型場辦工業。現水泥廠(位於繁昌荻港鎮)水泥年產量15萬噸,石料40餘萬噸;汽車配件廠汽車配件年產值2200萬元;北埂修船廠年產值達220多萬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